1、三年后,柳永任满回京,途径江州时与谢玉英相会。谁知,谢玉英未守前盟,又陪客人吃酒去了。柳永在花墙上惆怅地写了一首词:“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2、隐娘说:这是柳永早期的作品,是他考试落榜后一句“牢骚词”。在这首词中,柳永说道自己是偶然失去了得到状元的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朝代,君主也会错失贤能之才。没有得到好的机遇,我何不随心游乐呢?
3、初秋的暮色,暗寓别意。悲凄的蝉鸣,声声入耳,融情入景。在这种被凄凉况味渲染的氛围下,柳永写下了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离别词,《雨霖铃·寒蝉凄切》:
4、,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5、阻、后约方遥。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6、在众多词人中,柳永应该不是最出众的,但是他的词读起来也有特别的味道。
7、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8、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柳永诗词风格)。
9、上片写刚起床的思妇,重以景衬情,描写人物的外表现;下片表现思妇的心理,深入到理想情趣,写内心的悔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词语言明白浅显,直写歌妓们的闺房生活,冲破了当时蕴藉典雅的词风,成为柳词中“俚词”的代表作。
10、隐娘说:这是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词作。词的上片写词人因思念而辗转难眠,颇有五言古乐府之神韵;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思归,表现了游子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复杂的内心体验。整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词人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11、萧条。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
12、这年二月,柳永从汴京到睦州上任,途中经过苏州。那个因为爆文《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天下的范仲淹,此时正在苏州当省委书记。柳永遂慕名前往拜谒范仲淹,并作词进献。
13、如果用喝酒来做比喻的话,有的词要配上烈酒,有的词适合狂饮,而柳永的词最好配上清淡的酒,慢慢的品尝。
14、词本来是从民间而来,敦煌曲子词,也多是民间词,到了文人手中后,渐渐被用来表现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感。柳永生活在市民阶层已渐壮大的北宋中前期,混迹青楼酒馆。
15、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这首词以一个少妇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上片,通过艳丽春光和良辰美景来衬托少妇的孤寂之情。下片,极写内心的悔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6、同时代的晏殊、欧阳修、范仲淹,以及后来的王安石、苏轼、曾巩,他们自然是无法体会柳永的这种矛盾心理的。但他们的成功,似乎都在告诉柳永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永远不缺有才华的人,缺的只是有才能的人。所以,光会读“武侠小说”的你不行,真的不行。柳永当时写的“淫诗艳词”,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武侠小说,在国学大师们的眼里,压根就划不进正统文学范畴。
17、苏东坡在玉堂的时候,属下有善于歌词的幕士,苏轼便问他:我的词与柳永比怎么样?
18、柳永的词非常优美,读他的词眼前有一种画面感,很容易被带入进去。
19、 善用赋的手法,层层铺叙,恣意渲染。柳永词以铺叙见长,且能把写景、叙事、抒情融成一片,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如《雨霖铃》。
20、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21、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22、柳永因作词忤仁宗,屡试不第,所以心中失意忧愤,常流连秦楼楚馆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