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作者:李毓秀出处:弟子规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在及时尽孝的名言)。
5、1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6、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7、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8、 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有一年的重阳节,正是礼拜天,我和妻子商量,一起去乡下,看望我的都是八十多岁外公外婆。妻子欣然答应,我感到特别高兴。老人到老,其实盼望的就是经常有子孙们去看看他们,比买点东西给他们,转身就走不知要强多少倍。
9、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0、1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1、38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12、至孝:以德拔亲,行道立德,使父母成就生命。百善孝为先,要求子女孝敬父母,不只限于一时一事,而是从其生到其死都要严格地依礼事奉父母,将其孝心贯彻于人生始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卒亲”即孝。要求子女在立言、立德、立功上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以扬名显亲,光宗耀祖,做到“慎终追远”,达到“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的目的,这是最高境界的孝道。
13、意思: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14、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
15、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6、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17、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18、20)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19、10)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0、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清)李毓秀《弟子规》。
2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22、少儿频道,只要播放到,公益广告里的一句“百善孝为先”,那个时刻,我的刚上学的女儿就跟着说一遍,我在旁边直乐,孩子大概只是一种模仿吧。但是就是模仿也是可贵的。
23、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24、亲情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洁;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到达一种意境。亲情,生命永久的动力。
25、2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27、谁也不知道,哪一次不经意的离别,或许就成了永别!
28、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9、1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3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1、20)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32、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33、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
34、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