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空悠悠飘落的雪,是多么漂亮,多么美丽。
2、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落英缤纷造句子)。
3、将已存在的双音节词的前后顺序颠倒过来,“述叙”“述阐”“路道”“刻雕”“行施”“涉跋”等。
4、例句:昨日,皓月当空。崇山峻岭高大陡峻的山岭。
5、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kuì),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ruì)。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liáo)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choú)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6、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7、小升初语文必考题:多音字+同音字汇总,从A-Z,基础题型不扣分
8、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9、例句:运动员从悬崖峭壁上跳入大海或大河;这是国外兴起的一种新的体育项目。(落英缤纷造句子)。
10、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11、他一边哭,还一边急切地想给亲人进行交流,但因为气管插管,无法说话。(引自新浪新闻)
12、动词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二者的区别在于能不能带宾语。及物动词,又叫“他动词”“外动词”,后面必须跟宾语如受事宾语、与事宾语来表示完整的意义,如“吃饭”“穿衣”,“饭”“衣”是“吃”“穿”的对象,为受事,“住两天”“进医院”中“两天”“医院”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与事;不及物动词,又叫“自动词”“内动词”,本身意义完整且无须再带宾语或者只可带施事宾语,如“飘”“走人”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时不能单用,必须借助“着、了、过”或者表示趋向的动词构成存现句,如“走过去了一个人”“飘着很多气球”,“人”“气球”都是施事。
13、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流离: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14、这些好句、谚语、哲理,赶紧背下来给作文增彩!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此次活动首先给老人们带来了70床的.被子、眼药及5个白内障老人的手术费用(约3万元),这些都是前几天眼科的95名医护人员自愿捐赠的。
17、该用介词时没有用介词,影响句子结构的完整和意思的明确。
18、答案 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 卓如 任公 饮冰室主人 戊戌变法
19、害怕、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措:安排,处置。
20、答案 A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句段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以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这段文字是按照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排列的,①④⑤是从一般情况讲,②③则是从个别情况分析,分成两部分后,再看每一部分内部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难找出排列的顺序了。
21、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22、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23、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地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24、刊误:“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中“提高到”包括底数,应是“提高到百分之一百五十”“提高了百分之五十”。
25、(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6、 2017年4月,我校语文组开展了题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品读语言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在长葛市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中心校孙淑华主任的指导下,自2017年4月启动运行,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开展,现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现将实验工作综合报告如下:
27、(二十四节气具体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8、刊误:“遭遇”作动词时,指遇到不幸、不顺利的事情,为贬义词。彭帅的总体实力远不如李娜,用“遭遇”夸大事实,应改为中性词“遇到”。
29、助词,起辅助作用,主要粘附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助词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比况助词和其他助词四类。助词误用,主要指结构助词和时态助词的误用。
30、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31、歌固然很好,听起来让人黯然神伤。(摘选自学生作文)
32、落花繁多而凌乱。英:花;缤纷:繁多而凌乱。
3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俄国·普希金)
34、养精蓄ruì( ) 报choú( )
35、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36、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百年孤独》)
37、令人歌颂赞美,感动流泪,指英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
38、 长葛市第六初级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
39、导师把这个课题交给了小李,他.对这件事情很重视。(引自《高分作文选刊》)
40、这张万能成语表,替孩子贴墙上,不出3月,出口成章!
41、答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所说的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并不懈追求,力争获得成功。作为学生对待学业更应入脑、走心。
42、刊误:“降低了3倍”说法错误,应改为“价格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43、成语同词一样,有名词性的、也有谓词性的,成语可以作句子的多种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不同类型的成语有不同的造句功能,根据成语的特点和造句功能,大致将成语分为三类:名词类成语、动词类成语和形容词类成语,名词类成语如“自知之明”“仁人志士”“清规戒律”“天上人间”“国色天香”等,一般作主语、宾语;动词类成语如“逍遥法外”“墨守成规”“翩翩起舞”“昂首阔步”“争先恐后”等,一般作谓语;形容词类成语如“水泄不通”“倾国倾城”“忠厚老实”“酣畅淋漓”“十全十美”等,一般作谓语、定语和补语。这几类成语之间不能误用,反之,会造成语句法功能的错误。
44、刊误:“和”应改为“以及”。“和”“及”“以及”都是表并列的连词,但是“以及”前面可以有停顿,而“和”“及”则无。“与”应改为“和”,以避免和第二个“与”重复。
45、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怨:责怪。
46、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承:继续,接续;启:打开,开创。
47、字 ,号 ,又号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
48、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但不必处处使用成语,在不该用成语时就可以不用,否则,会造成成语的滥用。一般而言,广告滥用成语最多,其次就是中小学生的作文。
49、“的”和定语紧密相连。定中关系中如果定语是表示领属性的人称代词,中心语是表示亲属称谓的名词,一般不用“的”,如“你爸爸”“我姐”;如果中心语是一般名词,单说时要用“的”,如“你的书包”“我的咖啡”,若这种结构用在句子中,可不用“的”,如果用“的”,则为滥用。
50、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方法一)
51、由古汉语动词转化而来,起标记作用,如“自、从、向、对、在、对于”。介词主要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组成“介宾结构”,从时间、处所、方式、原因、施事等方面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常作状语。
5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立春到来阳气转,春风阵阵仍微寒。
53、“正”和“正在”二者都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但是“正”不能单独跟双音节动词,如“正商量”不成立,“正在”可以,如“正在商量”成立。
54、将成语或词组随意压缩成一个双音词,如“培教”“融贯”分别由“培养和教育”和“融会贯通”的压缩而成。
55、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56、 从此,富尔顿发愤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为了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57、7)我在小径上踌躇不前,直到你的樱花落英缤纷,但是,我的爱呀,杜鹃花却为我送来你的.宽恕。
58、语气词误用,有的著作中并无此类,一方面可能是没有关注到这类语病现象,另一方面可能是将“语气词”归到了“助词”一类中作“语气助词”,所以有的著作在“助词误用”中有“语气助词误用”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