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与爱国有关的古诗词)。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6、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姜特立《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7、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8、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9、爱国诗是诗歌题材的一种。就是把自己对祖国人民的热爱,用诗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诗歌题材。
10、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2、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4、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5、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16、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17、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1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19、作为唐代革新运动的启蒙者,陈子昂一直强调汉魏风骨。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一扫同类题材的悲切之风,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很能代表陈子昂的文学主张。
20、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21、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3、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24、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25、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6、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27、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28、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0、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3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2、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33、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34、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6、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是咏史怀古,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37、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38、?《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9、原文: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0、出自: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41、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42、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4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赏析:大丈夫当有如此志,有我在,决不让敌寇侵入我的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