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____白居易《夜雪》
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赞美雪景的句子古诗)。
5、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6、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____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7、寄叹与路遥,夜雪初积。——姜夔《暗香疏影》
8、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9、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10、(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11、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12、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____崔道融《梅花》
13、那飘逸的雪花,飘飘洒洒的落下来,看到那无数的雪花飘下来,好像无数个花瓣特意合拢起来,又像给人们在跳舞,还象无数个小天使,在给我们奉献出清香的气息。真美啊!
1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5、冰雪覆盖,江河沟渠都变成陆地了,天空阔野白茫茫地连成无垠一片。诗句写雪后江渠成陆、天野无界的景象。诗句中,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是雪。江渠、陆地、天空、旷野都覆盖和弥漫着瑞雪,所以才“合为陆”、“浩无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极有气势地画出了雪大而密、浓而厚的情态,把水陆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远景推到读者眼前。两句诗气象开宏,意境壮美,颇富浪漫色彩。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初中数学)"燕尾模型解决面积问题"引发的思考
18、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雪诗》——唐代诗人张孜
19、严冬的大雪别有一番情趣。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像玉一样清,像银一样白,像烟一样轻,像柳絮一样柔,纷纷扬扬地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向下飘洒。树木、房屋都是银装素裹,地上,积满了厚厚的白雪,把整个大地盖得严严实实。
20、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21、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22、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23、高高耸立的天山雪峰,云缠雾绕,终年不散,白雪皑皑,巍峨壮丽。诗句写天山阴霾重重、积雪层层的景象。皑皑雪峰,云雾缭绕,遮天蔽日。诗人仅用“常不开”三字,就恰到好处地点出了“雪云”的浓密稠实的程度。雪是白的,山是白的,云也是白的。白云锁雪峰,“雪”、“山”、“云”浑然一体,着笔全在“常不开”上。日照雪山是美景,而白云缭绕终年不散的景致更美,更富诗的意境。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雪山白云图,令人再三惊叹诗人的造化神笔。
24、(出自):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
2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