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O.10丨传播权丨媒介接近权丨被遗忘权丨表达权丨知情权丨监督批评权丨隐私权丨信息主权
2、有的定义将舆论监督的对象限定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公共职权的行为和公众人物攸关公共利益的言行,如学者孙旭培、陈力丹、周甲禄等人的看法。有学者把舆论监督的对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国家决策做报道和评论,二是对国家各级公务员的施政活动作报道和评论,三是对一切违法违纪的人和事进行报道和批评。还有的定义将舆论监督的对象扩大为“社会现实”,囊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包括行业不正之风、违背社会公共道德的言行和假冒伪劣商品等,如学者王强华、魏永征和郭镇之、展江等人的论述。
3、将舆论监督权的范畴,从仅仅限定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转换为对于社会各方事务的监督,是在我国民主法治理念和制度建设尚不健全、公民权利意识尚未充分觉醒的历史条件下,从事舆论监督理论研究的权宜办法。将舆论监督的内容扩大为既可以是批评,也可以是表扬,“在学理逻辑上没有违背‘舆论监督’的内涵,在媒体实践上,也不必冒‘凌驾’于政治权力之上的风险,从而大大缓解了与政治权力的紧张度”,因而获得政治上的安全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得以蓬勃发展。但是,舆论监督是人民保留的一项权利,是以公民权利制约权力的社会控制方式,把舆论监督的内容从原来的揭露、批评、评价、建议扩展到赞扬,认为舆论监督的内容既包括批评,也包括赞扬,将扰动媒介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制衡格局,极大地削弱“舆论监督”的权力制约功能,挫伤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舆论监督工作淹没在浩瀚的日常事务中。
4、华北、东北: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西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5、23双语名词解释打卡|DAY7:新闻客观性
6、舆论监督不管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这一专题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可以从2019年最新真题可以看得出。特别是现在微博兴起,微博问政、微博反腐等,很多网络舆情重大事件都是从微博兴起的,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信息发布的宽广平台,特别是进行舆论监督的平台,今天就让我们简单梳理舆论监督概念知识。
7、论述题:如何理解在现代社会里,大众社会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
8、整理:ShellTrumpet新传考研-仙贝学姐博士在读
9、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10、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网络反腐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网络反腐的研究成果激增,但网络反腐与网络舆论监督在定义上尚存在一定混淆。笔者认为,网络反腐以公民在网络空间提供涉腐线索和证据为主要特征,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网络舆论压力,敦促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并使贪腐分子受到相应的法纪处理。而网络舆论监督的对象更为广泛,除了贪腐行为,还包括公职人员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甚至是有违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言行,其目的也不仅限于引发官方对被监督对象的法纪查处,还包括敦促被监督对象对监督言论积极回应、采纳建议、改正错误。(舆论监督名词解释)。
11、(3)开展舆论监督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坚持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和谐统一;新闻媒介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防止舆论监督转化为媒介审判。(276)
12、自主性,即舆论的主体参与舆论活动完全是自觉自愿的,不受外界的干涉和强迫。
13、辽宁大学2019年论述题:谈谈当今两个舆论场。
14、⑤四道「马新观」考研论述题背诵版DPF!直接背!
15、·定义:指公众利用各种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现象以及国家公务人员和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它以舆论为表现形式。
16、详细请见《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4期。
17、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d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18、23双语名词解释打卡|DAY3: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
19、社会团体监督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20、(3)舆论监督是一种软性监督,其力量在于舆论的影响力,是舆论造成的一种精神方面的道德压力。
21、日积跬步|23ST双语新传名词解释|第一周汇总
22、社会舆论监督,即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
23、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舆论监督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民意表达、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完善社会文化、有利于完善社会文化。
24、华东地区:复旦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汕头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5、文化霸权 | 魔弹论 | 伊里调查 | 刻板成见
26、媒介素养 | 舆论引导 | 媒介审判 | 新闻价值
27、公众举报监督,即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28、华东政法大学2019年简答题:.舆论特点,新闻媒介在舆论中的作用。
29、(2)媒介审判的报道,在事实方面往往是片面的、夸张的乃至于失实的,它的语言往往是煽情的,力图激起公众对当事人憎恨或者同情之类的情绪,它有时会采取炒作的方式即由诸多媒体联手对案件做单向度的宣传,有意无意地压制了相反的意见,它的主要后果是形成了一种足以影响法庭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从而使审判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公正性。
30、南京大学2019年简答题:d的新闻舆论工作如何坚持d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31、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32、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3、倾向性,舆论总是人们针对有争议的问题而发出的他们的世界观、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