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王昭君弹琵琶的古诗
1、王昭君和亲远嫁匈奴,历来被认为是件极其悲惨的事。王昭君本人的想法具体如何已经不要紧,倒是透过后人对此事的解读,能看出历朝历代的婚姻观、地域观和审美观等。
2、美女合番,边疆解戍,雄魄常蓝大汉天。
3、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为人。
4、美艳惊人,出塞和亲息战事;
5、汉朝之恩实在是浅薄啊,胡人之恩还要更深,人生的欢乐在于心与心相知。
6、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子。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去时忧色衰。古来人生尽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
7、琵琶这件乐器因为惯识了军中狼烟,所以它也具有金戈铁马的杀伐之音。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录汤应曾弹奏琵琶曲《楚汉》时的情景说:“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
8、队中虔诚祈君侧,谁知帝王择画观。本色不必冗修饰,囊中羞涩不与钱,描者多怨笔多端,落得凡人与帝观。
9、途漫漫,风萧萧,安僻北,向黄沙,雁落狼烟息;
10、形象歪曲,宫女仍然宫女;
11、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12、这一段听曲之前的情景描叙,传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听琵琶,在水上最为相宜。
13、琵琶就是这样一件在诗里、在画里、在乐队里、在歌舞里、在南在北、在古在今,都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优秀乐器。
14、汉宫秋月冷,美女和番,恨悠悠,平沙一曲乡音断;
1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6、断了弦,声音变了哪个懂得?只有七岁的蔡文姬知道断了哪根弦。假使有人弹出高级的辊雷的声调,当会激起开元遗老这辈音乐高师们的热泪纵横。
17、荒原青冢,今日犹思出塞人。
18、凄怨琵琶,乡音传曲止归雁;
19、李攀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曾与谢榛、王世贞等人一起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被尊为宗工巨匠。他影响了明代文坛二十余年,并一直延续到清初。
20、BA项,“借咏王昭君的事迹表达当朝对统治者的谴责”的说法属于牵强附会,尤其是“谴责”一词,属于无中生有。
二、关于王昭君弹琵琶的古诗句
1、“琵琶”古称“批把”,这两个词其实从本质上并无分别,都是在指这种弹拨乐器的演奏手法:
2、调弦试音,似是欲说还休,本就是几声音乐美。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4、汉宫月冷,多年心愿易成殇。
5、来自水上的琵琶声起、烟缈云落,是春水染情,亦是秋月染心。
6、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7、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8、捐躯堪颂赞,怎奈风寒刺骨,身随异俗转萍蓬。
9、一抹乡愁,古琴惊落雁;
10、故土惜别,幽琴落雁催心曲;
11、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12、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13、(“五言长城”刘长卿的作品,颇有叙事诗的意味。)
14、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5、出塞和番,雁落平沙,凄清一曲《琵琶怨》;
16、她用能弹出美妙声音的手拨动黄金做的杆拨,弹起琵琶仰望空中飞鸿劝着胡酒。
17、一个叫小苹的女子,在初见时分,拨琵琶弦起,明月照亮了天涯,彩云映衬着佳人。琵琶声声,诉说初遇的情绪;罗衣簌簌,深藏律动的情致。
18、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19、汉之大幸,慧智献平沙,境宁半百休兵革;
20、它可托举塞北男儿的豪情,“万里故人明月夜,琵琶不作亦沾襟”;
三、关于王昭君弹琵琶的古诗词
1、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似乎,琵琶的一个文化标签,就是特属于女性美的标签。
3、独留青冢,玉骨终埋夷狄处;
4、琵琶的声音明亮、音色甜美,这就使它具备了出众的感染力;同时琵琶的表现力极为丰富,既能剑拔弩张、金戈铁马,又能柔情似水、蜜如私语;它在演奏时,既能领奏乐队、凌云当空,又能信手弦歌、评弹伴唱,它还更善于长袖踏歌、翩然伴舞,甚至迎风出塞、惊雷马上。
5、《琵琶行》是描写琵琶乐器非常重要的一首诗作,里面对于琵琶乐器的弹奏技法、音色特点叙述得淋漓尽致、详实而优美,现部分摘录如下:
6、乡关难舍,奇女和亲安塞篇。
7、如果说,在北地豪情中,马上琵琶最有风味;那么,在南国柔情里,水上琵琶最具情致。
8、从1946年开始,无锡华光国乐团在艺术指导杨荫浏先生指导下,制作出有十六品的大阮和小阮。1952年,中央歌舞团民族管弦乐队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内专业民族乐队,乐队找到了在日本正仓院收藏的阮的照片,并按图索骥。不过有争议的是历史上的阮面板是否有开口。按照前述资料,阮咸当年就已经有孔,有开口自然也正常。不能因为古琴、筝、琵琶等都没有在面板上开口的习惯,就认为阮咸面板应该没有开口。
9、英才名士中的贾谊,美人丽姝中的王昭君是最容易容唐宋诗词的人物之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生不逢时。上次整理了八首咏“贾谊”的古诗词汇编,领会古人对奇才的态度,本文梳理七首关于王昭君的古诗词。
10、浣纱石,石镂羲之笔墨;
11、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12、和亲匈奴的十八年里,与昭君终身为伴在异域荒烟的,只有来自故乡的琵琶私语。
13、和亲出塞,今来古往多佳话;
14、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怨声坐使旧声阑,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
15、“金陆祥杯”联观世相(42)1月13日截稿
16、它可旖旎弦动水乡的诗情,“浔阳江上琵琶月,彭泽门前杨柳风”;
17、悲弦落雁,念青塚云孤草蔽,徒留出塞传奇。
18、远嫁胡人,落雁平沙心系汉;
19、塞外和亲,平沙落雁叫长空,悲切切,凝冷月寒光,叹红颜薄命;
20、平沙落雁,和亲明大义;
四、王昭君弹琵琶的诗句
1、而在琵琶声里,戍客们痛饮豪歌、暂忘生死,确实是诗人亲临营地才能写出的纪实心情。今朝有酒今朝醉、美酒千杯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将士表面加倍的疏狂,也是诗人笔下加倍的心酸。
2、干秋歌史册,志老他邦,青冢偏多日月泽。
3、正如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中记载的:“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4、在古诗词中,写王昭君的数量巨大。据《青冢志》,与昭君诗词有关的书籍有200多部,流传于世的昭君诗词达千首之多。
5、汉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飘光流影照耀着明妃王昭君。
6、晏几道还写过一首琵琶女的词《清平乐》:
7、京剧《文姬归汉》有一桥段。归途上,蔡文姬见青冢感叹:“明妃啊!我与你境遇相同,这伤心一样。”继而祭昭君、诉衷情:“你输我及生前得归乡井,我输你保骨肉幸免飘零。”唱词感情真挚,唱腔婉转凄美,程派名家演绎,动人心弦。其基调依然是昭君怨。
8、王昭君二首/王昭君(李白)
9、招之倾谈王无魂,帕湿鬓垂比无双。殿堂拜别难为亲,幽幽但定嘱安康。车马侍卫待人入,此去不知距何年。
10、大漠惊鸿,黄沙漫漫,北疆出塞离朝远嫁,《琵笆怨》曲配胡笳。
11、梦里衡阳雁,不负单于不负君。
12、译文: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13、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
1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5、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16、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17、所以孟浩然的唐诗《凉州词》里说:
18、清以后,阮神奇地衰落了。阮的形制发生一些变化,音响缩小很多,没有音箱,品减少到只有八个,并且没有按平均律排列,四根弦定为两弦同度,音是一样的,这样就只有两根弦起作用,与唐宋时期的阮相比,大大降低了阮的艺术表现力,很难再胜任独奏了。阮这时从宫廷音乐中的领奏和独奏变成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伴奏乐器。这一时期,为了适应民间小型、便于流动演出的各地方戏曲和说唱音乐的伴奏要求,阮在戏曲音乐的结合中逐渐改变了形制,与“月琴”相似。
19、舍己和亲黄沙落雁怨胡路;
20、古诗词名著与文学故事汇编
五、王昭君反弹琵琶
1、青冢白花飞,千秋烂漫笑和蕃。
2、自愿长途出塞,青史留名作美谈。
3、但是,要注意的是,古人所称的“琵琶”与当今的“琵琶”显然是不同的。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由谐音“批”和“把”而来,也就是现在说的“弹”和“挑”。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云:“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东汉应劭《风俗通》(又称《风俗通义》)也有类似记载:“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因以为名。”由此可见,琵琶本意,就是现在说的“弹”与“挑”。
4、来自边疆的琵琶声催,曲尽欢歌,是战歌,亦是别歌。
5、凤尾琴板刻着凤尾,龙香柏木制成弹拨。盛唐开元间霓裳羽衣的乐曲曾经何等辉煌,但一切都成过眼云烟。最不幸的是浔阳江头的诗客,亭亭画船等待着出发,忽听音乐声悲悲切切。记得王昭君出塞之时,当时黄云弥漫看去像茫茫白雪。
6、万里归边塞,冷月飞霜,天涯寂寞白云飘。
7、译文: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8、编读往来(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9、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10、这首诗是杜甫的哪首诗,又揭露了怎样的一个现实真相呢?
11、C.五六句是说汉元帝本来不认识王昭君,后来从图画里才识得昭君美貌,所以追悔莫及,只能在月夜翘首伫立,等待昭君魂归。
12、李攀龙写塞上秋景,把王昭君从富丽温馨的汉宫,一下子移到了天寒地冻的绝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同情。
13、至此,王昭君再也无法承受,不堪屈辱地选择了自尽。虽然具体的死亡真相史书并没有权威详细的记载,但是根据王昭君一生的坎坷经历不难推测,异乡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是昭君哀怨。
14、千秋青冢,难违胡俗庸风,情安夷狄著芳名。
15、雁落平沙,凭智慧融和,沧桑与共两三代;
16、辞汉宫以息胡尘,平沙落雁为哪般?因容颜?因悲壮?
17、民女安邦,昭君出塞和亲,凛然大义;
18、她多想找个人说话但无处可说,只能把心语寄托于琵琶声中,心事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