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项羽霸气的诗
1、夜色深沉,四面楚歌声声,军帐内点起了巨大的蜡烛,西楚霸王如一头无力回天的雄狮,在饮尽了最后一杯酒后,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项羽虽然身负重伤,但正气凛然,视死如归。他眼里喷着怒火,吼叫着,惊天地泣鬼神,追赶上来的汉兵把他团团围住,却没有一个敢上前动手,只是蜷缩着身子,低着头,战战栗栗转着圈儿。
3、一千多年后,才女李清照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
4、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
5、项羽为了让士兵们,死心塌地地为自己卖命,认自己为他们的王。项羽在每一次作战的时候,都会一马当先,冲锋在最前面的位置。
6、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进入收尾阶段。
7、三是很好锻炼了大家的口才。辩论本身是一种言语的交锋,这里面有很多的技巧,这些技巧,只有通过实战,才能得到锻炼,得到提升。
8、提起项羽,我们总能想到的是年少轻狂,是武功高强,是他在战场上永远自信,鼓舞士气的模样,是他四面楚歌时心牵马和虞姬的百转柔肠,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毅然自刎的倔强,是多少代人心中永远的英雄,永远的西楚霸王。
9、他与项羽在彭城交战,仗打赢了,便开始收罗美女,开始享受华丽的宫殿,他的行为更是直接影响了下属的作风,于是全军上下,一片骄奢放纵。
10、他推子下车的行为常被用来论述他的不仁,可我却持截然不同的观点。
11、从滚滚而逝的乌江水中,唤回中国男儿的高贵霸气。
12、北伐秦朝虽然获得了胜利,但却不想在秦地称王。
13、他率领800骑突围而出,奔至乌江岸边时,只剩28骑。
14、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15、第刘邦善于用人。人们常说刘邦无才无德,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凭借着一句“为之奈何”就能让猛将谋士奋勇拼搏,出谋划策的。
16、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图未就人怀邦。
17、“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18、每一次在作战的时候,项羽都会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也正是因为他这种敢打敢拼,悍不畏死的精神感动了士兵们。而且项羽一直都贯彻着一个思想,那就是他以身作则,对秦朝恨之入骨。
19、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项羽也做到了。
20、次句紧承前句,为大好河山可能落入敌手生发出来的家国之愁。诗人赋予「江山留与后人愁」深层意蕴,是一种既宛转又深邃的爱国情怀。
二、项羽说的最霸气一段话
1、而项羽妒贤忌能,不能用人,招致众叛亲离,军心涣散。
2、项羽笑了。他回过头来得意地看着将士们说:“怎么样?”
3、千年百年的兴盛衰亡不能浪费,废除荒野就等于放弃自己的家园,你我不分姓名不分家世,眼里只有你,和世界无关。为卿起舞,直至流年尽头。
4、他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石渠阁等,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5、血珠滚落,虞姬倒在霸王怀中。
6、《高祖本纪》说刘邦“好酒及色”。刘邦年纪轻轻便偷情有了私生子,导致他家里很穷且娶不到媳妇,他还差点因美色失了天下。
7、项羽是那样率真,心无城府。我看到他面对阴险的刘邦时的直言不讳,看到他放走刘邦时的光明磊落。他是这样不加修饰,像一幅元气淋漓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8、可是项羽的骨子里,还剩下一份骄傲和高贵。
9、有一种男儿霸气叫项羽,既有一往无前的勇猛和气魄,更有破釜沉舟的自信和决绝。
10、项羽虽出生贵族,但心胸狭窄,刚愎自用。垓下之围,他与爱妻虞姬上演了一出闻名古今的悲剧“霸王别姬”,看似悲壮,实则体现出他的软弱。
11、齐正说完这句话之后,脸上的笑意已经掩盖不住了,因为他家里的这口鼎,可是足足有七百斤重。别说搬起来了,就是挪动一点也特别费劲。
12、斩杀宋义之后,他亲率大军渡河,命令部下士卒:凿沉船只、砸破锅碗、烧掉帐篷、只留三天口粮,背水一战。
13、所以从定义看,项羽是个英雄。
1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15、我们的材料,是大家在繁忙的学习缝隙里自己准备的,我也没专门辅导过大家,能说到这个份上,已非常的好。
16、频年战胜恃雄强,历数分明在彼苍。
17、好,看来双方战略已定,接下来有请正方二辩进行辩论,时间是三分钟。
18、下面我宣布高二(1)班辩论赛正式开始!
19、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
20、正方一辩真是激情满怀,下面有请反方一辩进行开篇立论,时间是三分钟。
三、形容项羽霸气的话
1、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2、而项羽在秦朝灭亡后,自称霸王,忙于分工诸侯,扶持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违背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造成了混乱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天下统反而加速分裂,简直是开历史的倒车。
3、赢得堂堂正正,输得光明磊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4、李清照有诗为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虽早已远去,但他的英名永垂时空,滋养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我方坚定地认为: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
5、只要你一直往前走,一定会到达远方。
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7、刘邦,更像是一个被成功人物刺激到的励志青年。
8、反观项羽,这方面就差刘邦太多了。项羽设下鸿门宴想杀刘邦又顾惜自己名声,做决断时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最后让刘邦纵虎归山。即使最后到四面楚歌走投无路的情形,还是为“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个人虚名所累,而不肯过江东重整旧部,卷土重来,终为败者。
9、韩信曾投奔他帐下,等待一个被任用的机会,却最终没有等到,转而投靠了刘邦,而被他忽视的又岂止韩信一人呢?那些投奔项羽之人,我们几乎从未听到过他们的故事。
10、刘邦的脸皮比城墙还厚啊,他那句口头禅“为之奈何”就足以表明他在一步步夺取天下时是处处依靠别人的计谋,让别人为自己卖命,自己体面的做着统帅。
11、而项羽仅仅是为他的先祖项燕报仇而起义的,他一路上烧杀抢掠,至使民不聊生。
12、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不第后赋菊》
13、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14、公元前207年,暴秦统治下的中原大地,风雨飘摇。
15、公元前209年,项羽跟随叔父项梁,起兵与吴中,与沛县的刘邦合力,在战场上连挫秦军;三年之后,项羽率领江东弟子与秦军与巨鹿决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以摧枯拉朽之势毁灭了秦军的军事力量——那时的项羽当之无愧乃天下第一英雄,"西楚霸王"之名更是回荡在无数鲜血浸染、骸骨堆积的大地。然而,天地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操控着一切,早早布置了结局。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骇下,冷风如刀。西楚霸王站立江边,凌乱的发在风中狂舞。
16、首先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他在七言绝句《题乌江亭》描述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觉得,胜败是兵家常事,即使是像项羽这样的西楚霸王也不例外,如果项羽能忍一时之气,退回江东,卷土重来也是由可能的。只可惜项羽孤勇,不愿投降,也不愿接受自己战败的事实,格局太小了。其次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叠题乌江亭》,诗中写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若说杜牧的《题乌江亭》过分理想化项羽的战局,那王安石就是一针见血戳穿这个理想化战局的人,他从政治角度出发,正确的分析了项羽当时的处境。
17、惟其如此,女诗人关于八咏楼的题吟,不仅压倒了在她之前的诸多「须眉」,其诗还将与「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一样,万古常青。
18、刘邦向来有待人之心,对待功臣毫不吝啬,论功行赏,这也使其下属对他更加心悦诚服。而项羽呢?虽然嘴上说的好听,高兴起来许下承诺,却常常不兑现。对待功臣,也不舍得给予什么,最终他独自死在江边的下场也可以预见了。
19、刚才双方经历了激烈又精彩的辩论,硝烟四起,刀光剑影,让人击节称赞。下面让我们进入最后的投票环节,每人投出本场比赛的获胜方,再评选一位全场最佳辩手。
20、所以我方认为,刘邦才是真正的英雄!
四、形容项羽霸气的诗夸赞
1、下面有请正方一辩开篇立论,时间是三分钟。
2、《咏史诗 垓下》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3、关于正方三辩的观点,我有几点反驳。
4、戎马一生的疲惫,睥睨天下的霸气,从今以后,再也无人懂得,再也无人安抚。
5、中国人自古信奉两句话,一句是“成王败寇”,另一句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6、彼时,项羽和刘邦都还只是初生牛犊。从两人面对始皇车队的感叹中,已能分辨出气场的强弱。
7、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刘邦在逃跑途中为了活命不惜推下马车上的一双儿女,这样的人连禽兽都不如,又怎么能称得上是英雄呢?
8、作为改革家,王安石的这一作品体现了他反驳前人的创新精神和用议论体写诗的革新。因此,这首《叠题乌江亭》可以说是王安石政治智慧和深沉思考的结合。
9、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10、“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11、霸王生就帝重瞳,力撼群山自作嵩。银戟划空狂似电,乌骓踏雪疾如风。关中烈火焚秦业,垓下悲歌失楚功。横剑问天魂不逝,江花江血满江红。
12、这才是一个男人,最终极的霸气。
13、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14、作者往期作品回顾:春夜读雨
15、《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绝命诗,慷慨悲壮。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16、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1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8、易中天在《秦并天下》这本书中,形象地把项羽比作“一头代表着英雄气质和贵族精神的虎或豹”,把刘邦形容为“一群粗鄙的狼和平庸的羊”的首领。
19、他是楚汉战争的失败者,但身后两千年,仍然是贵族风范,王者之名。
20、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五、形容项羽的诗名句成语
1、任职泗水亭长的青年刘邦,在看到秦始皇出行的车队后,曾不由自主地感叹:
2、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
3、提起刘邦,大家不知道他的具体死因,但说起项羽的死,在座的却无人不知,这是因为项羽的乌江自刎太具有悲剧元素了,而悲剧是所有英雄元素中最打动人的。
4、项梁带着部队对抗秦朝没多久,就遭到了秦军的围追堵截。他们的人马和装备精良的秦朝部队比起来,简直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
5、尺箠西来垅亩中,驱驰力尽众兵冲。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8、易中天在《秦并天下》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项羽对随扈将士说:“我自起兵以来,已经八年,身经七十余战,战必胜,攻必克,从没败过。这一回,大概是天要亡我了!那好,我就为诸位痛痛快快再打一次,看看是我不会打仗,还是天要灭我。”
9、接下来有请反方二辩进行辩论,时间是三分钟。
10、在经济方面,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迅速恢复提高国民经济,稳定国家治理的秩序。刘邦使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国家得以巩固。
11、刘邦的心比无底洞还黑啊,只求利己,毫无信义。李宗吾说刘邦的心黑是上天所赋予,在楚兵追至时,可以将自己的亲生儿女推下车。自己的生父,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他却也要分一杯羹,后来又因为怕自己皇位不稳杀了诸多功臣。
12、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3、顾问:鲁北荒原凭栏观海苍茫黄河口童心
14、作者:秦小燕编辑:茉莉
15、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6、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17、“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18、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之际,慷慨而歌,诗中饱含曹操对贤才的渴求和荡平宇内的雄心壮志。
19、骓不逝兮可 奈何!虞兮虞兮奈 若何!
20、而刘邦则不然:萧何月下追韩信,向刘邦说明韩信之才,刘邦并未亲见韩信才能,却不仅敢任之为大将,更是登坛拜将,给足了韩信面子。
六、形容项羽霸气的诗
1、项羽抓着他父亲做人质,扬言要煮肉羹时,刘邦却在底下公然叫嚣要求项羽分他一杯父亲的肉汤,这完全是扭曲的人性,是足以让刘邦这毫无底线和基本操守的思想败类原形毕露!
2、霸王一叹,大势已去,自己战死沙场已成定局,可追随自己的虞姬该如何?他这一生,从未有过软肋,方可于巨鹿大败秦军;可从未想到,这一刻居然陷入深深的无奈。
3、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4、可是,霸王终究还是霸王。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项羽并没有一败涂地,而是和刘邦打得有来有回。但可惜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方面,项羽是一个都没有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