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人封狼居胥
1、今天是陪伴您的第1060天
2、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太史公说:“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
3、七月,司马越带着晋惠帝讨伐司马颖,结果荡阴之战,司马越输了个一塌糊涂。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比如说“燕然勒功”这个几乎与“封狼居胥”差不多的荣誉,但实际上“燕然勒功”的水分大多了。
6、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奉皇上之命,拨给17岁的霍去病一些壮勇战士,任命他为剽姚校尉随军出征。霍去病带领少数轻捷勇敢的骑兵,径直抛开卫青的大军几百里,主动寻找有利的机会攻杀敌人,结果他首战即告捷,以800人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很多匈奴高级官员,比如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单于的叔父罗姑比等人。因为他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杰出战绩,两次功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为冠军侯。
7、17岁,八百人,俘获2028人,如此强烈的数字对比,显示出天才少年将军霍去病杰出的军事能力,17岁,放到现在也就是一高中生的年龄,可是17岁的霍去病已经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中建功立业了,还因此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8、“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
9、所谓封狼居胥就是在狼居胥这座山上进行祭天仪式,以显示帝国军队的雄威。霍去病封狼居胥后,该山就成了封建王朝武力的象征。
10、随后在狼居胥山(现蒙古境内肯特山)举行祭天大典,史称封狼居胥,代表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的最大胜利。
11、匈奴人被秦朝驱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一时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语出贾谊《过秦论》)。
12、百年屈辱、百年压抑。只到"漠北大战",方才扬眉吐气。终于让匈奴感受到了被汉军突袭的恐惧。面对汉军,平时杀人不眨眼的匈奴人哭喊、嚎叫、奔散、逃命,跑得像个懦夫。
13、就在这时,匈奴出现了一个雄才伟略的大英雄——冒(mò)顿(dú)单于。
14、那么就是是哪4个人做到了呢?
15、次年李靖再率万人追击,俘获颉利可汗,献俘长安,成就唐太宗“天可汗”的威名。
16、霍去病少年英发,率兵突入匈奴腹地2000余里,与匈奴左贤王遭遇。一场鏖战,霍去病斩首七万余,而后乘胜挥军北进,一直追到大漠深处的狼居胥山。
17、封狼居胥的战绩,最大的难点,其实是补给。而霍去病,也是在极端的环境下,开创了汉民族首次完全“取资于敌,以战养战”的先河,并且后世再无人成功复制过。当然,对于匈奴来说,霍去病的这种做法,破坏性极大。
18、宁夏旅游行业协会培训导师
19、霍去病命令士兵堆土增山,然后傲然登上山顶,向着大汉方向设坛祭拜天地,并立碑为证,宣示此地永为大汉疆土。至此,“封狼居胥”便成为历代保家卫国武将的至高荣誉和追求目标。而这一年的霍去病,才仅仅22岁。
20、霍去病命令士兵堆土增山,然后傲然登上山顶,向着大汉方向设坛祭拜天地,并立碑为证,宣示此地永为大汉疆土。从此汉家旌帜满阴山,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二、古代封狼居胥的有几人
1、好看的头像/壁纸/表情包/
2、司马颖能叫的人就是匈奴左贤王刘渊。
3、再接下来,妙手还在后头,曹操又先后将南匈奴打散,一分为共分五部,即左、右、南、北、中;每部择立贵族或汉人为帅,再另选汉人为司马对其进行监督。
4、霍去病第四次出战是在漠北之战,霍去病率领5万精锐骑兵,长途奔袭两千多里,从中原边境一直打到今天的贝加尔湖,华夏兵峰第一次到达如此之北的地方,不仅如此,霍去病还在匈奴人的圣地狼胥山和姑衍山举行封禅仪式,这就是著名的“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贝加尔湖”,这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同时霍去病的战功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武将获得的最高荣耀。
5、成语历史故事,就是希望能构建这样一个有故事的世界,欢迎你的加入,在这里,你将听到成语背后的精彩故事,了解经典的历史趣事,还可以说出你自己的趣事,由我们记载下来,说不定就成了明天的历史哦。
6、历史上有很多中原王朝想要深入大漠打击游牧民族,但是往往都会半途而废,所以有这么一个能把游牧民族打败的很是了不起,能够深入大漠几千里地更是纵横捭阖的更是历史上第一个,所以霍去病的荣耀耀眼无比。历代武将的偶像人物。
7、不过,还是老规矩,武力对抗汉朝就是死路一条。
8、岳飞(公元1103年一1141年),字鹏举,生于河北西路相州(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随父亲在农田劳动,体格健壮,臂力过人。他沉默寡言却很有志气,劳作之余师从射箭名师周侗和枪手陈广,练得武艺超群。
9、左部匈奴居住在太原的兹氏(今山西汾阳);
10、此时,西汉政府面临着若干问题,有中央与地方的角力,有贫富差距的严重分化,更有政府与匈奴的关系的尖锐化。这些矛盾以严重性排序,解决匈奴的袭扰处于第一位。汉武帝改变了对匈奴的政策,从委曲求全走向武力征服!永绝后患!
11、这话就是陈汤说的。这话什么意思,老王简单翻译下。
12、后世战绩对比因为封狼居胥的很多先决条件,后世都不具备,加上此战的空间跨度与时间间隔之苛刻,后世根本凑不齐先决条件,何谈对等的战绩。
13、霍去病率汉军乘胜追至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拜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在姑衍山举行,并在山上立碑纪念。
14、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命蓝玉北伐。蓝玉率军15万出长城,一路北上,在捕鱼儿海(贝尔湖)大破北元主力,北元朝廷崩溃,元主逃亡中被杀,
15、于是,匈奴人瞧准了汉朝的态度,也不逼汉朝和自己拼命,而是不停地骚扰汉朝。
16、明军多次北上讨伐,其中大将蓝玉在捕鱼儿海之战中一举歼灭10万残余的北元大军,俘虏7万人,北元元气大伤,从此失去了跟中原王朝对抗的实力。
17、封狼居胥成为古代武将最高荣誉出自于霍去病。成语也出自这里!霍去病,17岁为冠军候,19岁为骠骑将军,卫青的亲外甥,17岁从征,24岁病亡,短暂一生战功无数!
18、《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写道:“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19、冒顿单于表面笑嘻嘻,怂得一笔,暗地里则乘机稳固统治,扩充军备,然后发兵突袭东胡。东胡猝不及防,东胡王被杀,其民众及畜产尽为匈奴所得,东胡遂灭。
20、少年战神因不败神话青史留名
三、中国封狼居胥的人数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霍去病,霍去病去世后,整整700年里,没有一个武将封狼居胥。唐朝初期,李靖讨伐突厥大军的时候,曾路过狼居胥山下,但是并没有在这里祭天。
3、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军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壮志而热血沸腾。这才是大丈夫,是成熟不失血性的大丈夫。
4、吴起之所有没有特别显著的功绩,是因为吴起始终没有得到信任和重用,但不能以此贬低吴起的能力,评论最强武将是以综合能力来评定的,吴起的综合能力应该在所有武将中排名第一。吴起虽然没有显著的战绩,但吴起给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大,不仅有兵法流传于世,而且还有类似于商鞅的变法才能,但吴起没有项羽、白起、霍去病这样巨大的战功,所以只能排在他们之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武将排名第四名。
5、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穿越大漠,北进转战2000余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转而攻击匈奴左贤王战略集团,与匈奴左贤王的强大骑兵集团在此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殊死决战。“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经过激战,汉军大获全胜,斩敌7万余人,俘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左贤王战败逃走。
6、汉朝一路忍,一直忍到了汉武帝。汉武帝年轻气盛,年轻人不能忍,他决定重拾老祖宗刘邦的优良传统,和匈奴人干一仗。
7、甘肃兰州霍去病主题公园
8、白起,中国战争史上又一个卓越的军事统帅,也秦国历史上战功最为卓著的的军事统帅。他一生善于用兵,征战沙场达37年之久,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败绩,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9、再看看中国历史上哪一位将军的战功能超过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之功啊,几乎没有,比如孙武虽是兵家之祖,影响力也较大,但多是理论上的;项羽号称千古神将,也只是昙花一现,影响深远也不如霍去病;白起杀人无数,号称杀神,但杀的都是自己人,同时过于血腥;韩信号称千年一出的兵仙,一生无败绩,但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影响力有限。
10、实际上,在汉武帝之前,整个华夏社会对于这种封禅行为也并不是非常了解,就连汉武帝本人封禅,也是自己按自己的意思后来定了整套的封禅流程和内容,才把封禅这种行为具体的制度定下来,而霍去病封狼居胥那会,封禅并没有一种官方的定义。皇帝封禅最起码,华夏社会的封禅都是在中原最高山泰山举行的,只有后来的武则天有过一次例外,是在嵩山举行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华夏的封禅至少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在中原,二是要在中原最高山。霍去病的封禅都不在中原,而是遥远的匈奴圣地,这与中原皇帝封禅的本质都不相同。
11、窦宪就是这么一个专横跋扈、杀人如麻、劣迹斑斑的人,但他却又是一个能征善战的骁将。
1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词《永遇乐》,我们先来看看词的全文:
13、八旗士兵平时狩猎耕种,战时上马出征。八旗旗主都是努尔哈赤的子侄,而努尔哈赤则是最高统帅。八旗制度的实行,提高了女真人的战斗力,入关前的八旗兵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为清朝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1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5、但是,封狼居胥事件与其主人公霍去病一样,被世世代代的国人称颂,奉为汉朝开疆拓土,战胜顽敌的样板和楷模。之后又有多人效仿霍去病到狼居胥进行封禅。
16、当邺城陷落的消息传到刘渊耳中,刘渊先骂司马颖不听他的建议,擅自逃跑,就是一个废物点心——“真奴才也”!然后他假惺惺的说要去救司马颖。
17、这一仗,是汉朝将军霍去病的巅峰之作、震古烁今。但汉军并未停止,依然率军向西挺进,继续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返回。
18、封狼居胥,意思就是对天宣告,我们大汉军队已经占据狼居胥——这里已经是汉族的地盘。
19、其实吧,这是汉朝在给自己贴金,说好听点,是汉朝怕烦苦百姓,说不好听点,就是怕打不过匈奴人。
20、封:在山上祝坛祭神。
四、封狼居胥还有谁
1、“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两千多年来,这一直是历史上爱国将领表达舍家为国的赤胆忠心时,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而最先说出这句名言的人,就是西汉著名的将领霍去病。霍去病短短24年的一生中,多次出塞征战,是一位没有败绩的军事天才。为西汉取得抗击匈奴的最终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2、所以霍去病所创造的“封狼居胥”之功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最高荣誉,是无法超越的高度,是武将一生的理想,是无法达到的成绩。
3、汉匈大战延续近300年,汉朝算是明白了,靠武力根本无法解决匈奴人。于是,汉朝又一次对匈奴实行和平政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出塞。王昭君是中国四大美女之连她也成为和亲政策的工具。
4、这也是对中华版图的大规模且有效的扩张奠定了基础,此战真正的是的河套地区成为了大汉的领土,并且也是的大汉北部边境从此再也没有连年的兵灾,作为一个农耕民族,历代王朝的北边的游牧民族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并且纵观历史往往是代表先进文明的农耕文明,总是被落后的游牧民族打的找不到北。
5、刘邦VS冒顿单于,以刘邦失败而告终,冒顿单于成为当时那条街最靓的仔。
6、匈奴和汉朝是没事了,匈奴内部出事了。呼韩邪单于临终前犯起了糊涂,遗言让自己的儿子们依次作单于,实行兄终弟及继承制。好家伙,这样一来,就为匈奴分裂埋下了隐患。反正,自古以来,无论胡汉,兄终弟及几乎都没有不出事的。
7、霍去病带领大军深入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交战,消灭匈奴七万余人。并乘胜追击到狼居胥山(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又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仪式。
8、历史上“封狼居胥”的武将,我认为有好几位,除霍去病之外,卫青也该是一位,他与霍去病,是汉武帝当时的两把利刃,只是霍去病“漠北战役后”就去世了,卫青依然时战功赫赫。
9、出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将军霍去病)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
10、这么多人马,其中最厉害的是鲜卑人,这是一个为战斗而生的民族,拥有当时数量最多,战力最强的骑兵。
11、陕西麦稻禾田旅游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
12、第五名:兵仙韩信韩信是中国历史上略不世出的兵仙,是谋略型军事统帅的杰出代表,在谋略上的造诣,韩信的水平数一数一生大小数十次战役,无一失败,以全胜终结。韩信在军事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从声东击西、瓦罐渡河到背水一战、拔旗易帜,从佯装示弱、半渡而击到四面楚歌、八面埋伏,韩信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军事奇迹。
13、自古英雄出少年,霍去病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是参加了最为重要的几次击打匈奴的战役,是与卫青齐名的名将,战功显赫,是为后人传颂的民族英雄。在历史上像霍去病那样封狼居胥的有五个人,分别是汉朝的霍去病,汉朝的窦宪,唐代的李靖,及其明代的蓝玉和明成祖。封狼居胥跟霍去病在抵挡匈奴中所获取的成就相关,它也是对名将的一种最高奖赏。清朝是没有的。冷兵器时代武将的最高荣誉就是“封狼居胥”,与“封狼居胥”之功还有一个并列为最荣誉的战功就是“燕然勒功”。
14、南部匈奴居住在蒲子(今山西隰县);
15、在他因随意杀人被太后关押,感觉自己身处险境的时候,想出了一个自救的法子——请求出征漠北征讨匈奴,以求戴罪立功免除惩罚。
16、西安招商国旅广丰分公司总经理
17、第三位: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
18、总有些人,出道即巅峰,而且是让人永不可超越的巅峰,这样的人中国历史上有,但不多,武将里霍去病绝对是一个!
19、从此,中国的成语里就有了一条“封狼居胥”的成语,以此作为对将军们最大战功的旌表。
20、窦宪作为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将,他的功绩虽与霍去病有所差距,但是依旧可以说做到了封狼居胥。汉章帝时期,他联合南匈奴、吴恒、羌胡兵力总计三万余人出征北匈奴,最终大败北匈奴于稽落山,杀敌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然后他又登山燕然山,效仿霍去病,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燕然山大捷后,他又出征北匈奴,并大破北匈奴主力,俘虏了北匈奴的太后,真正达到了封狼居胥。
五、古代有几个人封狼居胥
1、元狩四年,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北击匈奴,位于东路的冠军侯霍去病带领大军长驱两千多里路,并且于匈奴左贤王交战,一战歼灭匈奴70443人,然后霍去病一路追杀溃逃的匈奴人至狼居胥山,然后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最后汉军兵峰一度直逼今天的贝加尔湖地区,方才杨威而还。这就是著名的封狼居胥。
2、漠北之战汉军兵分几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路就是霍去病这一路。他率军北进2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对战。此一战霍去病以1万的己方损失人数,歼敌70400多人,几乎将左贤王部精锐力量全部消灭殆尽。堪称是王者之战的胜利。后来霍去病乘胜追击来到狼居胥山,在山上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也就是“封狼居胥”的典故。
3、匈奴人在公元前3世纪开始兴起,当时中原处于战国时期,匈奴和赵国接壤,给赵国带来很大的军事威胁。
4、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5、公元前121年,已升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率1万骁勇骑兵出陇西,击杀匈奴右贤王部。经过6天的闪电进攻,越过焉支山1000多里,横扫匈奴5个部落,俘获休屠王子,歼敌近万人。
6、漠北大战的时候霍去病时年21岁,在现在看来似乎还是年轻稚嫩的毛头小子一个。但是对于17岁就已经随军出征的霍去病来说,他已经是一位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霍去病擅长轻骑越大漠追杀敌人几千里,对后勤保障要求少,这对于远程行军作战的汉军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战术。而且匈奴地势复杂,深入匈奴腹地最重要的还是找准敌人的所在,令人惊奇的是霍去病的方向感非常好,每次率军出击从没有迷失过方向,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令很多史学家称奇的一点。
7、反正那会儿强烈谴责也没用,汉朝只能以防守为主,打退一次是一次,打不退就让匈奴人抢一通。
8、中部匈奴居住在大陵(今山西文水县)。于是,五部匈奴基本都集中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
9、不过,在文官圈里,没有谁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获得了文官的最高荣誉,因为,文官的最高荣誉,藏在谥号里“文正”。
10、实际上,汉朝和匈奴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刘渊虽然也姓刘,但跟刘邦、刘秀、刘备一点关系都没有,汉朝的事关你刘渊什么事。刘渊不管,我也姓刘,都是刘,想必没什么不同。
11、战败的浑邪王和伊稚斜单于爆发严重冲突,浑邪王带着自己的部落还有火并休屠王之后的休屠部总计4万人,投降汉朝。
12、此战终结了自唐末开始沙陀、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历史,堪称“封狼居胥”。
13、项羽在中国从来都是成者王败者寇,成功的让后世景仰,世人称道,而失败者则会万夫所指被世人所不霄,但项羽却是一个例外,项羽最后败在了刘邦的手下,自刎在乌江边上。
1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5、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师资库讲师
16、陈汤的意思是说,应该把敌人的脑袋砍下来,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让他们明白,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17、在文学上,“封狼居胥”可以理解为为武将在战斗中的功绩,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通常是用来形容一代名将。“封狼居胥”的背后也蕴含着一个令人激动、振奋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要从秦末说起的。“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这三件事都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天才少年将军、西汉帝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骠骑将军霍去病。之所以说霍去病是天才少年将军,那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他是打击外族年纪最小、取得的功劳是最大,所说的事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就只有霍去病做到了。
18、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没完,霍去病最辉煌的战绩还在后面,那就是闻名天下的漠北之战,漠北之战与其他战役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其他战役都是西汉与匈奴在国界线边境作战,漠北之战则是在匈奴腹地的一场战争,相当于大股部队突入敌占地,在敌人核心区域作战。
19、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武帝为彻底消灭匈奴主力,调集10万骑兵,随军战马14万匹,步兵辎重几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霍去病贯彻武帝的北逐匈奴方针可谓彻底。
20、刘渊是个想做刘邦、曹操一样的大人物,就连呼韩邪单于都不是他要效仿的对象,因为他要的是逐鹿天下!
六、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人封狼居胥
1、第二位:唐朝李靖贞观三年,李世民决定主动出击突厥,一改臣服的被动局面,于是他派大将李靖为总帅,统帅十几万大军出击突厥。最后李靖亲率三千精锐骑兵,突袭突厥大营,颉利可汗仓皇而逃,后唐军又把突厥军打得溃不成军,直到最后灭了突厥国!李靖虽然没有学霍去病那么“封狼居胥”,但是他骑马从狼居胥山脚下飞驰而过,最后彻底消灭了东突厥,他的功劳也堪称“封狼居胥”!
2、封狼居胥,热血澎湃,保家卫国的男儿唱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响彻云霄的铮铮誓词,至今回响在广袤的云天间,蕴含着无尽的家国志。纵观汉武大帝刘彻一生,我们或可用4个字概括,即是:图制匈奴。恰如《汉书》西域传中所云:“孝武(汉武帝)之世,图制西域,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西,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
3、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余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人,俘虏无数,一路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的肯特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
4、朋友,“封狼居胥”是指我国西汉武将霍去病。历史典故:霍去病(前140-前117),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
5、此后官至骠骑将军的霍去病亲率一万骑兵出征匈奴,他们在大漠中上演千里大奔袭、快速穿插作战等好戏,6日就转战匈奴5个部落,斩杀匈奴人4万多人,俘获匈奴王亲贵族1百多人。从此匈奴人元气大伤,再也不敢进犯汉朝边关。
6、玄甲骑兵部队在刚刚成立建制时,人数大约在二千人左右,并分为左右两队,人人皆身披黑衣玄甲,故得名玄甲骑兵。后来李世民还从突厥不断购买良马明驹,同时把前来归附的各地割据势力的精锐骑兵收编为己用,并通过优胜劣汰的模式,让他的这支玄甲骑兵部队始终保持着最高的战斗力。
7、顺便说一句,狼居胥山具体的位置在哪里?一说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一说即今河套西北狼山,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这座历史名山,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和权威的说法。
8、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追击匈奴,一直打到今贝加尔湖,方才罢兵。此后,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也成为中国历代武将的最高人生追求,是终生奋斗的梦想。
9、南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怀:
10、励精图治的汉武帝是中国的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的任期内汉军涌现出了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名震千古的名将,特别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是后来武将们梦寐以求的最高成就。
11、“封狼居胥”的典故,出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与霍去病各自统领五万大军,分别从定襄,代郡出发,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
12、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加尔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
13、司马颖慌了,你王浚是欺负我没人吗?你能叫鲜卑人,我也能叫匈奴人。
14、蓝玉作为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头号猛将之虽然结局凄惨,但是他的功劳确实实打实的。他曾于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威震天下,俘虏七万多人,牛马羊驼十五万,财宝无数。这一战彻底打击了北元的残余势力,朱元璋大喜,于是封他为凉国公,还把他比作卫青、李靖。
15、于是,就有了窦宪率军大破匈奴的辉煌战绩。不过,这时的匈奴已经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亲汉,北匈奴依然以骚扰和抢夺汉人为主。
16、于是,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32万大军北伐匈奴,汉匈大战就此爆发。
17、这个马背上的强悍民族终于在强大的西汉王朝打击下,引马而去,不窥阴山,自此至宋代数百年间,中华边界几乎再无大战。(有意思的是,这些匈奴败军,一路向西逃去,后来到了欧州,灭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漠北大战"后,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了基础,兵威之盛,纵横天下无敌。汉武帝也因此青史留名。
18、霍去病和他舅舅卫青一样,奴隶私生子出身,后来遽然荣华,所以霍去病身上有很多小毛病,这个不需要美化。封狼居胥,单纯谈论军事成就,不如近似出身的兵仙韩信,但是,论战略意义,韩信就算赌上“兵仙”“谋圣”两大称号,百战胜果,亦是难以相较的。
19、这里,“封狼居胥”就是典出霍去病,此为霍去病征战生涯的巅峰,也是之后中国古代武将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
20、从盘古开天地,到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数千年时间里,中原政权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对外征战的武将,从来也没有到达霍去病所到达的高度,从来没有来到如此之北的地方,从来也没有打击外敌到达如此辉煌的境界。
1、曹丞相长得这么温柔,说话又算话,说揍你就揍你,速度还贼快(说曹操,曹操到嘛),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不服。
2、在文学上,“封狼居胥”可以理解为为武将在战斗中的功绩,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通常是用来形容一代名将。“封狼居胥”的背后也蕴含着一个令人激动、振奋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要从秦末说起的。“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这三件事都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天才少年将军、西汉帝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骠骑将军霍去病。之所以说霍去病是天才少年将军,那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他是打击外族年纪最小、取得的功劳是最大,所说的事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就只有霍去病做到了。
3、冒顿单于(马镫是错误的)
4、狼居胥: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5、霍去病出生低微,父亲是平阳县的小吏,母亲是平阳公主家的女奴,小吏与女奴私通生下霍去病,父亲还不敢承认,从小霍去病就作为一个私生子存在,随母亲长大成人,17岁时,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
6、就在他成为骠骑将军之后,他来到了平阳(山西临汾),向当年抛弃了自己的父亲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没有尽孝。”霍仲孺愧不敢应,回答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从未尽过一天父亲之责的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7、经此一役,匈奴的三大战略集团都被打垮,没有能力再和汉朝进行大规模的作战,漠南从此无匈奴王廷。解除了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自此至宋代数百年间,中华边界几乎无大战。
8、秦军在当时被人称为“野兽”一般的存在,单单是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就坑杀了赵军40万人,这给白起赢得了臭名昭著的“人屠”称号。秦军中著名的将领有白起、王翦、蒙恬等人。
9、除了狼居胥山进行祭天封礼,霍去病还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姑衍山也是当时匈奴人祭祀的圣地,在狼居胥山,也就是肯特山的更北边,并且霍去病还率领大军到达瀚海地区,也就是今天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10、而就在八王之乱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匈奴人也开始准备闹事,他们闹了很多年,通通以失败告终。经一堑,长一智,匈奴人终于明白,蛇无头不行,要想搞出点事,必须有个英明的领导人带头。当今之世,还有比刘渊更合适的吗?
11、还有一次是垓下之战项羽战败后逃跑,当时项羽手下只有28人,面对近千汉军追兵,项羽主动迎战汉军,斩杀一名汉军将领,同时又杀了汉军士兵近一百人,这种武力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这就是项羽的勇武。
12、历史上被封封狼居胥的人有5个,分别是:西汉的霍去病、东汉的窦宪、唐朝的李靖、以及明朝的蓝玉和朱棣。
13、就连不可一世的始皇帝秦始皇,最终只是采取守势,“筑长城以御敌”。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亲自率军西征匈奴。结果,白登之围,差点全军覆没。此后,被迫采取“和亲”政策,屈辱地每年选送漂亮的汉族少女送给单于,受尽辱没。
14、那是一段荡气回肠,惊天泣地的往事。
15、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歼灭敌军70443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峰一直逼至瀚海。
16、从字面含义上来看,封,在中国古代特指祭天。狼居胥,地名,是指狼居胥山。从广义上讲,封狼居胥是中国古代武将的最高荣誉之历史上曾有寥寥数人获此殊荣。他们大多都是能为帝王建功立业的骁勇善战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