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
1、对诸葛亮评价最低的,可能当数鲁迅先生,“状多智而近妖”,从这句评语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诸葛亮不那么感冒。刘禅的被俘、蜀国的灭亡,虽然是在诸葛亮死后发生的历史事件,但生前常以相父自居的诸葛亮,是难辞之咎的,应付有相当责任的。
2、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3、至于后代,景仰和崇敬诸葛亮的人就更多了,他们或撰(zhuàn)文,或吟诗,或用故事的叙述形式,或把他搬上舞台、银幕等等,来寄托他们对诸葛亮高风亮节的由衷赞叹、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的怀念之情。
4、“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5、马谡拒谏失街亭后,诸葛亮作了那几件事情表明了他能够明证军法,奖罚分明?
6、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符”来向刘备讨还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死。
7、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前方不顺,使诸葛亮身心交瘁。也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8、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千古良相”的典范。谥号为“忠武候”。
9、合作探究,话说诸葛亮
10、陈寿是蜀巴西安汉(南充)人,曾做过蜀国观阁令史,因为不肯屈事宦官黄皓,屡次遭到贬黜。他的性格也有些怪,不能尽顺潮流。在晋时被征为长广太守,授御史治书,因为遵守母亲的遗嘱,葬之于洛阳,因此遭受到当时人们的贬低,说他不给母亲归葬大不孝之类的。
11、直接看“三顾茅庐”。第一顾的时间是与司马徽交谈的次日,这也看出来了刘备心中的急切。让后在后面的描写中作者用了大量的诗词,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人,但凡是与卧龙先生相关的都是要有诗歌相伴的。我不仅感叹作者用心之苦,为了能将卧龙冈那里的人,那里的景,那里的环境打造的悠然自得,已配孔明,他也是煞费苦心。但经他这样一写,环境生动不生动、真实不真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地的悠然自得令人神往,像是梦乡一样这样流连忘返的环境,就算请不到卧龙先生来一趟也值了。所以这里好的环境不光是为了凸显卧龙的不凡,也加重了读者的期待,也避免空手而归的失望。
12、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13、蜀汉各地多上书请立诸葛亮庙,蜀汉朝堂以此违背礼制不纳,于是百姓在四时的节日于道路上私祭诸葛亮。直至景耀六年(263年),在习隆、向充的建议下,刘禅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14、专注于语文教育的免费公众学习平台。每日分享家庭教育、各年级语文知识点、写作技巧、热点美文,共同探讨语文应试技巧及情商培养途径。
15、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羽扇纶巾)(第104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1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7、缺点: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怎么能让我来我的偶像的优点呢?!而且诸葛丞相还是一个发明家,他发明的木牛牛马真是让人赞叹不已啊,而且他的政治,人格,教育管理方面简直是无所不能,蜀国欣欣向荣,后来才有了丞相的七出岐山,为兴复汉室付出了一生,丞相的一生,忠孝仁义,完美的人!
18、黄月英是诸葛亮的妻子,但是很多人都认为他娶错了一人。史书记载黄月英的相貌丑陋,头发发黄而且皮肤很黑,可是诸葛亮还是娶了黄月英为妻。因为黄月英虽然相貌非常普通,但是才华横溢,诸葛亮还是将她娶回了家。黄月英的父亲当时是位名仕,叫做黄承彦,还与司马徽以及徐庶等人有颇深的交情。诸葛亮后来能够得到刘备赏识为他办事,司马徽的功劳不可小觑,黄家的关系也为诸葛亮的仕途铺了条路。
19、诸葛亮采取何计收服姜维?请简述其经过。
20、其宫中人心不稳。尽管诸葛亮早有提防,安排了董允在刘禅身边看管刘禅及其身边的宦官。但终因刘禅一天天长大,对董允的管制有了想法,又因为宦官黄皓善于奉迎谄媚,奸佞狡猾,刘禅对此也很受用,对其也是宠爱。尽管因董允“常上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已经不是诸葛亮想控制下的铁板一块的局面了,皇宫是暴风雨的前夜。在诸葛亮去世后,董允于延熙九年去世后,皇宫就开始夺权了。黄皓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与代董允而起的陈祗勾搭成奸了!从此,朝廷大权就把持在这两个人手里。
二、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500字
1、得罪小人。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诸葛亮对贪酒贻误军粮的苟安,处以斩首,却因杨仪说情(苟安乃托孤重臣李严所派,杀他的话,是不给李严面子)而免他一死,杖打八十。打得苟安心生怨愤,叛投司马懿后回蜀国散布丞相谋反,刘禅急招大军返蜀,北伐功亏一篑。袁阔成说:要是杨仪不讲情的话诸葛亮不就把他杀了嘛!他保了苟安,那在诸葛亮施杖刑时你倒是提个醒,像这样的小人,把他打急了,他投了魏……这表面上是埋怨杨仪,实则是对诸葛亮讲人情又没讲到底,对小人的人性弱点掌握不够进行反思。
2、(三国)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诸葛亮六出祁连山,老马兵屯渭水,两军相拒,蜀军粮食接济不便,诸葛亮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派兵夺得木牛流马,命营中工匠依样造仿,也用于搬运粮草,不料中计,被蜀军劫去,司马懿大怒,率兵追杀,却招蜀军埋伏,险些丧命。
4、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
5、的的确确,诸葛亮的智慧并非常人所比得上的。诸葛亮从小就喜欢读书,并且很好学。他定居隆中后,边耕种,边求学,学问有了很大的进步。诸葛亮虽然过着隐居的生活,但并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他在政治上很有一番抱负。
6、祭七星坛借东风(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7、诸葛亮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发明家,在三方面均有极大的贡献。蜀汉统治地区的百姓对诸葛亮极为追思,三国志称为“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8、果然,诸葛亮直至死时也是如此,甚至在临死前,也吩咐了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须要其他配葬物。武侯墓在定军山勉县。
9、(欣赏)没有背影的父爱
10、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诸葛亮?
11、说到将相失和,大家自然自然会想起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这两人是确认的二把手,元老级的重要人物。二把手和一把手抬杠,可见事情的严重性。事情的起因,主要还是在诸葛亮。诸葛亮初次见面就看出来魏延脑后有三根反骨,日后必反,所以主张立即处死魏延。当时是刘备在场,也许当时是缺人手之际,保了下来。后来魏延一路飙升,刘备让他做了汉中太守,地位的重要性可以和荆州的关羽相比。荆州、汉中这两个地方都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的北伐中原的门户,关羽守荆州还出了大事,丢了荆州不说,还让做了皇帝的刘备有了夷陵的惨败,以致差点丢了性命。而魏延守汉中,一直到魏延被诸葛亮调离汉中为止,魏国都无法动摇汉中,可见魏延的才干。
12、为报先帝恩德,诸葛亮更是起早睡晚,是无巨细都要一一问过。这更能体现出诸葛亮的忠诚。诸葛亮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致累坏了自己,积劳成疾,过早逝去。
1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勤勤恳恳,不辞劳苦、竭尽全力、小心谨慎地办事,为国家大事用尽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14、用正统观念来讲,诸葛亮当时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恢复汉室,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确实对刘备做到了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积极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七擒孟获,北伐中原,直到死在战场,其精神之伟大,智慧之高超,一直被后人推崇。现已成为智慧的化身。
15、蜀军返回成都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诸葛亮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下棺材。诸葛亮曾经上表指出自己没有多余财产,只有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赐封,就算儿子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
16、他还是总政治部主任,过问,处理,审干,提干事务。还要做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
17、 诸葛亮确实是中国古代大神级人物,其绝顶聪明,军事才能卓越超群,但是再聪明的人也会有失误和弱点。总结其失败原因有以下几点:
18、以中间势力在三国之中享国祚最久,不能不承认孙权在“外交”上的成功。这种成功实质上是“以退为进”,所以陈寿才总结为“屈身忍辱”“有勾践之奇”。
19、简述《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一情节中诸葛亮、马谡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缺陷。
20、回复”名著“即可分享中高考必考名著简介;
三、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300字
1、甚至还是总装备部长,负责设计、制造运输机械。如木牛、流马,解决后勤运输困难。他还设计了连弩,只是时间仓促,还未来得及制造。他还为部队解决粮食供给困难实行戍田。他还负责农场的生产,管理工作。这些都是职务外之事,由于不放心,也是“咸决于亮”。
2、陈寿评孙权,用了“屈身忍辱”“有勾践之奇”的词语,这是说他在处理与魏、蜀时的所作所为。三国鼎立,论地广人众,吴在魏、蜀之间,然而论人才,则排末尾。曹操始终都把刘备视作主要对手,蜀汉也以诸葛亮的隆中对谋略,联吴抗魏。这样一来,吴国便成为了中间势力。
3、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4、诸葛亮人物评价: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作战时,诸葛亮用兵力主审时度势,谨慎从事;每战力求速决;重视后勤,常年派官兵千余整修都江堰,确保军粮生产;每次退却时都十分慎重,采取在山地设伏等手段,以掌握主动,保证安全。战略上,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隆中对》对当时形式的分析可谓高瞻远瞩;而且善观大势,始终坚持联吴抗曹,致蜀汉得与魏、吴鼎立。
5、短短三章就把孔明的形象牢牢立住,通过世人的举荐初觉孔明的才智,再亲眼看见住所的清景异常,对这位神仙般的人物有了更多期待,然后通过好友的性格反衬丰富自身的特点,最后见到真人才能树立起诸葛亮料事如神的特点。
6、赤壁大战点将截营、巧占荆州、七擒孟获,可谓呼风唤雨,用兵如神。可是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对垒,棋逢对手。司马懿拒不出战,令诸葛亮大伤脑筋。尽管空城计、妆神割麦、火烧上方谷、五丈原撤兵,他都比司马懿棋高一着,然连年动众伐魏,出师未捷身先死,原因主要是,每当取得重大胜利时,总有各种原因破坏他的战略计划,功败垂成,在这中间也暴露出诸葛亮性格弱点——近人情与不近人情的矛盾。
7、蜀汉后期飞速衰落,除了有人才断层的原因之外,更有后主刘禅的“一臂之力”。刘禅自身才能不佳,即位后没有什么作为,十分平庸,可他最不该做的是枉顾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竟对宦官黄皓加以宠爱,使蜀汉走上无可挽回的下坡路。
8、诸葛瞻是诸葛亮的亲生儿子,他也没逃过其父英雄,其子了了的魔咒,胆识谋略和他的父亲比起来都差得远了,而这还是诸葛亮尽心栽培的结果。
9、这些都是他职务之内的事,他都亲力亲为,宫中府中,“咸决于亮”。
10、晋陈寿曾编《诸葛亮集》共二十四篇,凡十万余字,今多不存。
11、回复“方法”即可分享各年级学习方法;
12、因为姜维善战,也好战。众所周知,战争必定会给百姓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使民生凋敝。因此,当权者应对征战抱有谨慎的态度,姜维却不是这样,将诸葛亮死前进行的5次北伐排除在外,姜维在诸葛亮死后20年内发起了11次战争。
13、诸葛亮生前显然是把董厥视为留给刘禅的辅佐之臣,可即使聪明如他也难以预料到自己死后,董厥会辜负他的期望。
14、所有的事情都使他痛苦。
15、说到评价诸葛亮,《三国演义》小说中的孔明多智而近妖。而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呢?
16、我们知道,刘备去世后,孔明既是丞相,还是相父、益州牧、司隶校尉。
17、夷陵之战后,陆逊追击蜀军来到鱼腹浦,遇见一座石阵。陆逊认为是雕虫小技,出于好奇,就带几名将领进去。刚看完准备出去,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陆逊众将找不到出路,以为必死。突然出现一个老翁,为他们带路出阵。才知道老翁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石阵是诸葛亮入川前布下的八卦阵,连黄承彦都无法学得其中奥秘。陆逊慨叹自己比孔明差多了,遂下令收兵回吴
18、兢兢业业,一生谨慎,鞠躬尽瘁,千古典范。事必躬亲,不尚放权,限自身于繁冗事务而不能抽身,妨害了人才培养与选拨。大局可观,战术局限,宗于理想,奋斗不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可嘉,其行有愚。
19、二十历史大人物,猜对十个算我输!
20、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若用现代语言来总结表述,诸葛亮的一生,是久经考验的一生、与人、与天奋斗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更是充满智慧的一生。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
四、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诗句
1、人格魅力:做人怎么样嘛,我们还得看看别人对他的看法,刘备对他,那自然不用说,待之如师,言听计从,司马懿之孙对他:“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刘禅为诸葛亮单独开庙,孙权对他思而不得,就连王羲之也评价诸葛亮之才是真正的命世大才,以天下为心者,处世面面俱到。古人尚且如此,何况现在我们更快要将诸葛亮封神了呢?
2、一个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能够做到这样廉洁奉公、生活简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3、“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
4、其《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曰:
5、“观其大略”包含三个要点:
6、(高中)文学常识:中国文化中40个“四大”
7、钱穆: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8、浪花淘尽英雄,时代的更迭是必然的。没人能预知自己每一个决定对未来的影响,诸葛亮也不能。
9、再看一下唐丞相房玄龄在《陈寿传》中评“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
10、蜀国的覆灭,不只有诸葛亮离世过早的原因,更是因为他为蜀汉培养了四个错误的人,为蜀汉之后的日薄西山埋下了伏笔。
11、其诸葛亮一向是照顾,偏向赵云的,可是有些做法却使赵云不自在,受不了。如在第一次北伐出兵时,诸葛亮以赵云“将军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为由,没有安排赵云随军出征。本是从爱护出发,赵云不但不领情,反而斗气地说:“吾自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愿为前部先锋。”而且态度坚决,“如不教我为先锋,就撞死于阶下。”
12、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13、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与发明家。被袁准称誉为集忠、义、智、勇于一身,自三国演义起在中华文化圈内很长时间代表智慧的化身。在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与日语里,诸葛亮几乎是作为智谋的同义词(日本战国时代的竹中重治就被称为“今孔明”)。
14、答:秋风五丈原:诸葛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穰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等蒋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15、“鞠躬尽粹、死而后以”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对诸葛亮的评价,在历朝历代,朝野之间均能出奇地达成共识,成为很少发生非议的一位历史名人。诸葛亮当年挥毫而成、令人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
16、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17、他更是总后勤部长,为部队后勤运输,物资给养操心。
18、司马懿的评价不能被说成胡说,毕竟北伐被司马懿挡住了,司马有资格有能力评价诸葛亮。 司马懿后来巡视蜀军时也称赞诸葛亮治军是天下奇才。 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经常会被拿出来做比较,诸葛亮年少成名,而司马懿大器晚成,两人也都是自己国家至关重要的人物。
19、不过,令人不理解的是诸葛亮这样一位战争狂人,为什么会在历史上留下千古忠臣的美名,他的北伐无论是从战争的性质和结局都不值得恭维。
20、近人情与不近人情,探秘诸葛亮性格弱点
五、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100字
1、诸葛亮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才智过人,天文地理样样精通。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曾经做过错事。但他的功劳远远的超过了他的过错,因此我觉得他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
2、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应该干的主要工作上,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诸葛亮在日常工作中正因为“咸决于亮”,什么事情都想干,就是不知自己应该干什么?所有的事都想干好,结果所有的事情不免都出现纰漏,下面列举三件事作说明。
3、魏延脑袋有反骨,幸得刘备相劝,诸葛亮才留下他。临死前,诸葛亮秘计马岱,马岱依诸葛亮之计附和魏延造反。杨仪打开诸葛亮锦蘘,对魏延说:“你连喊三声‘谁敢杀我’,我就将城池交给你。”魏延刚喊一声,身后马岱大叫“我敢杀你。”手起刀落,魏延被杀。
4、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所有的事都想干好。
5、第三个错误的人——董厥
6、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7、再从魏国的角度上说,魏国司马懿看清了蜀国的战略意图,远离后方作战,战争给养肯定无法解决。因此他利用诸葛亮急于开战,速战速决的心里,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不给诸葛亮发动战争的机会,任凭诸葛亮怎么用计,司马懿是稳坐钓鱼台。诸葛亮也终于于建兴十一年,累死在北伐前线指挥所。诸葛亮的北伐之梦也因此悲哀地画上了句号,一场看不到希望的战争终于因主帅的离去看到了希望——终于失败结束了。
8、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9、自从我读过《三国演义》以后,我对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智慧与忠诚总是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10、乾隆帝: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11、参考答案:①欲赠金五十斤给赵云,赏绢一万匹给赵云的部卒,来表彰赵云在街亭之战中不折一人一骑,不丢辎重的功劳。②虽有蒋琬等人的劝阻,仍将自己平日一贯倚重且关系甚好的马谡斩首,以明军令。③上表刘禅,承认用人之失,要求自贬三等。
12、回复“语录”即可分享经典的流行语录;
13、其将相失和,使战事不顺。
14、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中人物的活动,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作家爱憎情感主观意志的体现。《三国演义》人物众多且各具特色,交流中学生吐露出对人物的喜好,可以大致了解孩子们对《三国演义》的阅读情况,同时也通过学生的讲述引起同学们对原著阅读的渴望。
15、回复“名言”即可分享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
16、历史君:知名新锐历史作家,擅长明清、民国、古代史,粉丝数百万。新媒十大影响力新媒体人物,新媒榜百大风云自媒体,青年新媒体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17、诸葛瞻的惨败直接导致了蜀汉国都陷入危急,而刘禅也因此选择了向敌人投降。
18、看到司马懿的评价。说实话,司马懿的评价把诸葛亮的缺点写的很透彻,纵观诸葛一生,跟对刘备建立蜀国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好的机会让他把握住。带兵打仗,中规中矩,肯定比不上曹操用兵之诡诈,况且诸葛本来也就是个谨慎有原则的人,多谋而少决,这个我在三国志里没找到证据,但诸葛有一点劳心劳力可能也是寿短的原因。
19、其次、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结果被司马懿所破,导致街亭这一重要关口沦陷敌军之手。诸葛亮不得不败退汉中,事后害演出一幕“挥泪斩马谡”的悲剧。历代评书、戏剧在表现“失街亭”事件时,把重点放在马谡如何不听劝阻,刚愎自用,甚至有人搬出刘备当年留下话说马谡不堪大用,以及诸葛亮如何执法严明之上,其实,街亭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如此重大的任务怎能交给一个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的人去执行?而且即使派人去防守街亭,也应该不断派军去增援,假如街亭危急,甚至诸葛亮本人也应该前去亲自指挥,与敌军展开大决战。这是诸葛亮一个重大军事谋划的失误。
20、诸葛亮死后,蜀军按照他的遗嘱慢慢撤退。司马懿引兵追赶。忽见蜀兵杀出,大旗上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接着看到“诸葛亮”端坐在车上,戴着纶帽,摇着鹅毛扇,魏兵魂飞魄散,落荒而逃,相互践踏。司马懿事后知道车上乃诸葛亮的木偶像,颇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