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出两句关于重阳节的诗
1、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这说明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2、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3、卷664:012〖重九日广陵道中〗(罗隐):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广陵大醉不解闷,韦曲旧游堪拊膺。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4、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5、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6、点评:深秋,院落中无数菊花怒放,在花丛间有几只蜜蜂飞舞,在这深秋不知道它还能采多少蜜,在这重阳节里只有自己一个人不停的对着菊花饮酒。诗中透露了诗人寂寞孤独的心境。
7、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8、赏析: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9、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10、最达观恬淡的重阳!
11、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最深处。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天知老矣。莫累门生与儿子。不用登高。高处风吹帽不牢。
12、阳日寄浙东诸从事唐·李郢
13、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14、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
15、卷062:023〖重九日宴江阴〗(杜审言):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16、赏析: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17、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更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
18、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19、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0、 这首诗是作者在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情。因为在唐宋时代,人们会在重阳节当天宴请宾客,第二天是小重阳,会再次登高宴饮,所以说两重阳。作者借酒浇愁,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被朝廷放逐的弃臣。他只好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登高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意犹未尽,所以在九月十日小重阳这天还要继续宴饮。但是菊花作为一种生命个体,却要惨遭两次采撷的痛苦。诗人不禁为此感到苦闷痛心。
二、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很多请试着另写两句
1、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陪孩子成长的口才伙伴:哈哈
4、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5、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6、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兰佩秋风冷,茱囊晓露新。多情多感怯芳辰。强折黄花来照、碧粼粼。落帽参军醉,空樽靖节贫。世间那复有斯人。目送归鸿西去、一伤神。
8、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9、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尾联承上“登临恨落晖”意,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安慰自己。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现了这种旷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
10、下片,由即花生情进入到写以酒助兴。写把酒临风,喝个痛快是为了酬谢佳节。登山临水,同样也是为了酬谢佳节。即使夕阳快落山了,也用不着愁怨。夕阳是自然界中“无限好”的景致,自然人生“夕阳”也应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直言人的衰老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杜牧含蓄地说人生“只如此”,而苏轼则直言不讳人生“谁不老”。尤其词的最后引齐景公泣牛山的故事,传情达意,精炼入微,可谓妙笔。
11、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12、赏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和这首词中的“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有异曲同工之妙。
1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14、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15、慧读平台已开通学校用户登陆方法:
16、赏析:这首词写于1929年,正是在闽西征途中。所以那句“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出,立马横扫千古。比如岑参的诗中同样有战火,但只是怜惜那故园的菊花,“应傍战场开”。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在战火纷飞的时候,进行着如此豪放乐观的吟咏呢?
17、点评:韦安石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三会寺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1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19、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莫嫌浊酒君须醉,虽是贫家菊也斑。
20、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三、写两句和重阳节有关的诗句
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唐·李嘉祐
2、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唐·钱起
3、寒食吊之推,端阳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
4、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
5、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6、南柯子/南歌子宋·黄升
7、这首诗堪称重阳节的第一名作,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自从这首诗出来后,每次到传统节日,人们都是第一时间想起“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管是重阳节也好,中秋节也罢,又或者是春节端午,这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总能够勾起我们的思乡情结,总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柔软地方。
8、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
9、诗中思亲感情淋漓尽显。九九之日,登高望乡,愁人饮愁酒,却突然看见从北方飞来的鸿雁,诗人无限感怀,不禁脱口道出:我早已厌倦南方的漂泊,却是不得北归,你们干嘛还要来呢?看似问的无理,却很是诚挚,通过强烈的对比,思乡之情更见真切动人,很有感染力。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1、满江红丙午重元·邵亨贞
12、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
13、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只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14、冷落寒芳一径幽。无诗无酒若为酬。一生几得花前醉,两鬓难禁客里秋。思往事,泪盈眸。共嗟日月去如流。短歌谩寄乡邻友,写入新笺字字愁。
15、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6、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7、《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18、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
19、《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0、最孤单寂寞的重阳!
四、写出一句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并指出诗句中涉及的节日风俗
1、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
2、译文:碧清的水面放出冷冷的秋光使人心惊,黄云在暮色中凝聚,台阶上到处是零乱破败的落叶。室内悄无人声,月光斜斜地照进来,照着他独自徘徊。又一个重阳节临近了,到处是催人的砧杵声。西窗下,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5、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重阳节的诗词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8、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9、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0、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
11、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