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2、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 ——乌申斯基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4、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中国现代读书名言)。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6、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7、解题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活动,分析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是学会解题的有效途径.学会解题有四步骤基本程式:简单模仿、变式练习、自发领悟、自觉分析.
8、解读:病是从口里吃进去的,祸是从口里说出来的。这句话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说话不注意会招来祸害。处世戒多言,言多必有失。傅玄:(217——278)西晋哲学家,文学家。著有《傅子》、《傅玄集》。明朝时有人把他的作品收集编成《傅鹑觚集》。口铭:关于口的座右铭。
9、三毛的散文既是她游历的记叙,也是她情感的记叙。她早年的作品许些自己的成长历程,带着青春淡淡的伤感,以及对远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与荷西一道生活的年月中,三毛的文章充满欢笑、喜乐,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她愉快的婚姻生活,即使面对艰苦的生活,她也积极乐观;然而,自荷西死后,三毛的文章却一下子“黑暗”起来,文字中似有无尽的悲伤,塑造了一个哀伤过客的形像。
10、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11、 No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2、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中国现代读书名言)。
13、 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
14、《废都》是作者贾平凹写出的一部反映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小说采用了中国古典的草灰蛇线手法,而融入了西方的意识流和精神气质,中西合璧。《废都》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
15、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每天观察天气,记录气象日记;
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
18、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19、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20、0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
21、一只蜜蜂在酿出一公斤蜜需要往来飞行30万公里,吸取1200万个花朵的汁液,每次采集归来,还要把汁液从胃里吐出,由另一只蜜蜂吸到自已胃里。如此吞吞吐吐120次到340次,汁液成蜜汁,但这时的蜂蜜,还有大量的水分,不适宜储藏,蜜蜂还要不断的鼓翅扇风,使水分蒸发掉,最后变成浓稠的蜜糖。由此观之,蜂蜜酿自于蜜蜂锲而不舍中。
22、其实,整个教学过程还可以细化为: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等.看一节课或一个案例,最主要的是看教师教什么,而教什么又可以细分为教师想教什么、实际教了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等.如果每一节课教师都能准确地把握以上环节,而且教师的目标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那他是教育者.如果教师只看重眼前的知识点的教学,则他是一个教学者.如果他只看重眼前的分数,反复操练,他最多是一个训练者.
23、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24、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25、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26、凡是精神愚昧的国民纵使体格如何强健,也只能沦为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无知的看客罢了。
27、《蛙》为中国当代作家莫言重要作品,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该书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28、解读: 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2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