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这个词本意并不恐怖,典故来源于古代道教文化,传说古代仙人通过修行内功以达到涤荡尘垢、脱胎换骨的境界。用来比喻剔除内心的芜杂。
2、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3、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形容古代战争的成语)。
4、(颠仆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颠沛流离”。
5、造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横扫残敌,势如破竹 ,迅速解放了中国大陆。
6、非战之罪: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7、(2)(2019年江苏(A)真题)楚汉相争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8、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9、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10、(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11、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2、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13、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14、坚壁:坚固壁垒;清野:清除郊野。坚壁清野是指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15、B项:正确。“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的是: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决战,即巨鹿之战。虽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河后,命士兵把船只弄沉,将锅碗砸碎,以表示义无反顾的必胜决心。
16、B.成语“破釜沉舟”源于楚汉相争中的一场战役
17、安营扎寨(ānyíngzhāzhài)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18、一天一个成语22——一败涂地(秦)刘邦起家于沛县,也是为什么各种史书中常称他为“沛公”
19、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20、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21、近义词:枪林刀树 烽火连天 身经百战 刀光剑影
22、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23、(讲解人:李宝臣,宽城镇陆庄子村人,知名文化学者、营销专家,现居石家庄。读书上万本,有著作二十余部,其“买酒送打火机”的创意曾助“黑土地”创下百亿销售奇迹。)
24、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25、释义: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寓意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26、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27、(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一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28、C.琵琶曲《十面埋伏》反映了楚汉垓下决战情形
29、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30、腥风血雨(xīngfēngxuèyǔ):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31、(成语释义)顺手牵羊是一个汉语成语,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常用到的一计。
32、例句:这么好的女朋友你却不好好珍惜,别在那尸位素餐了,不行我上!
33、一天一个成语25——弹冠相庆冠读一声,多为贬义,以后用成语可不敢乱用哦
34、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35、释义: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36、出处唐朝李白《蜀道难》:"①剑阁②峥嵘而③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7、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38、(大获全胜)——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39、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