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赏析诗句的答题格式
1、答题格式:词义+手法+描述+作用
2、(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4、拟人: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什么一词把什么拟人化,生动的写出了什么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问题:试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这首诗。
7、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8、(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9、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
10、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1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2、(3)中间语段的作用:
13、触景生情: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14、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诗中意象的特征和寓意,体味诗歌感情的基调。如清秋、孤雁、寒霜等字眼往往传达出凄恻悲凉之情。
15、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
16、不点“在看”,就哭给你看嗷嗷嗷
17、评价思想感情,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要做到“四看一品”,即:看标题、看作者、看序注、看诗眼、品意象。
18、字词品鉴、句子作用(含景物作用)、句子赏析、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意境分析、思想感情等。
19、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0、标签:中考语文备战中考诗歌鉴赏
二、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3、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4、把字词原意解释出来。解释字词在句中或文中的含义。整体分析字词包含的作者情感。
5、(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
6、(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8、借古讽今,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贪图享乐、奢侈淫逸的现状,劝诫今人吸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9、诗人展现了一派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象:碧波荡漾,水鸟掠江,满山青翠,花艳似火。然而诗人不但没有产生游玩的闲情逸致,反而流露出思归的感伤。融洽之景与哀伤之感的不同,恰好反衬出诗人羁旅异乡的愁苦之重与思乡情意之浓。
10、一是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或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一是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
11、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2、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13、敲门静静地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于是试着去向西边的邻居家询问。
14、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5、〔简析〕(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16、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17、(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1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9、⑴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暮春之景,表现情感是否相同?并请说出理由.(3分)
20、(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③鸥性:海鸥,性喜在海上随潮迎浪,上下飞翔。狎(xiá):戏耍,玩弄。
三、
1、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物描写、抒情方式、景情关系、艺术技巧、章法结构等
2、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3、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4、譬如《京口北固亭怀古》《金陵怀古》《咏怀古迹》等等。
5、看作者及年代判断思想感情、特色等。
6、这首诗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7、通过怀古咏史,感慨国运衰微,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
8、判断句子是否用到了修辞手法,或者其他的表达手法(如描写方法、说明方法等)。
9、梅花:初用于赠别,后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10、(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1、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12、答题步骤:确认问题的角度或找出相关的比较点结合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
13、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4、再读注解,寻找诗歌内容的线索。
15、点染 曲直 隐显 移情
16、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17、⑤把握描写(景、人、物、事、场景)的内容和情调(哀、乐)。
18、②渲染萧瑟、寥落的气氛,烘托了词人孤寂悲凉的情怀,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③为词人抒发重游南楼时时光流逝、忧国伤时的情怀作铺垫。
19、(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20、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子规》余靖)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四、
1、(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衬托,对比,铺垫;(表达)
3、②夸张: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廷钧)再如“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5、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6、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7、杜鹃鸟:为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
8、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9、赏析:文章首尾照应,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10、好啦,关于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今天就先讲到这里。
11、陆鸿渐虽然只是移居到城边一带,去那里也要穿过种植桑麻的小路。
12、②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13、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14、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5、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16、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迈奔放、阴郁顿挫、慷慨悲壮、平和冲淡、旷达飘逸。
17、(1)结合意象,分析意境或思想感情;
18、“彼可取而代也”见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彼:指秦始皇。本句大意是:他那煊赫的帝位是可以替代的啊。《史记》记载秦始皇南巡时,项羽目睹了他不可一世的排场,非但不钦佩,反而说了〜这样的话。此句脱口而出,不加掩饰,既表现了项羽的凌云壮志,又表现出人物的率直纯真,一句话六个字便塑造出项羽这个才气过人、英勇豪爽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这种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也是今天写作应遵循的原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条后来意义扩大,常常用以表现乙可代甲。
19、②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20、③交代了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五、
1、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如果开篇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内容)
2、虚写、虚实结合、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想象
3、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5、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6、人物形象:身份+性格。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7、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8、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9、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10、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11、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12、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1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4、(2)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15、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6、(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17、答题格式:找出特色词语+该词给人的感受+体现风格
18、本诗由“愁”字统领:月落乌啼,寒霜满天,营造了凄清寂寥的氛围;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亦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清冷的水乡秋夜,令人意乱心烦,而这正与诗人羁旅在外的孤寂之情相应。
19、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20、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六、赏析诗句的答题格式
1、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2、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3、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4、问题: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5、②结构类型:首尾呼应、对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层进、前后照应。
6、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
7、上周归纳了常考的:边塞战争诗、山水田园诗后,很多人都说太实用了,并疯狂催更!
8、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9、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10、如:“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前四句,只一句写晋军,往下全写东吴,可实写东吴,也虚写晋军。
11、问题: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12、(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
13、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14、思路分析:这里如果用“对”字,虽说比较平稳而浑成,但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字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
15、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
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宋·周敦颐《爱莲说》。濯:洗涤。清涟:清澈的水波。妖:艳丽,妖媚。这两句大意是:荷花出自淤泥之中,却一尘不染;濯于清涟之间,却秀而不妖。这篇文章是托物言志之作,这两句以富于哲理的语言赞美了荷花的品质。很显然,作者已将荷花人格化了,这里的荷花不仅清新秀丽,而且具有高尚、纯洁的品质,凝重、矜持的神态,娴静、端庄的举止,寄托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可用来赞美荷花,也可用来歌颂生活在污浊环境中而能不受侵蚀、感染,具有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的人。
17、看标题判断诗词主题。
18、人物形象:身份+性格+情感
19、如:“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南乡子》•苏轼•梅花词,和杨元素)写寻梅,全诗56字,竟不见一个“梅”字。正所谓“不着一字尽现风流”。
20、⑤虚和实: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1、〔简析〕“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2、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3、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4、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再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5、(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6、解题格式:物的特点+诗人心志
7、①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8、凝炼美。简远美。含蓄美。
9、收到!今天就再送上咏史怀古诗、借景抒情诗的高分套路,帮你摇身一变成学霸!
1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1、(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13、(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14、鉴赏诗歌谴词的妙处,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答题:①这个字或者词是什么意思;②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④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意境;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⑥音韵美。(由字及句,由景及情)诗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语句。因此,要立足诗句,咀嚼语句含义,深入挖掘言外之意和言外之情。
15、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16、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7、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18、附:诗词分类:写景咏物山水田园民生疾苦惜别送别思乡怀远军旅边塞
19、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再如“莫,莫,莫……错,错,错。”(《钗头凤》•陆游)
20、问题: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1、小可爱还想看哪些学习干货,快来留言区告诉森木纸呀!
2、(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3、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4、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