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评弹的美文
1、《方母思儿》:可怜我三柱清香消白昼,一灯孤影伴黄昏。寂寂园林悄悄听,把那念经声错听了念书声。娘织布,儿读经,母子依然昔日形。
2、纵观新市古镇“书码头”历史,便是一部新市“后弄”江南评弹表演的传奇史书。笔者分析,新市“后弄”能成为传奇之地,主要是有四方面原因:
3、Becauseofchildhood,soalifetime;Becauseofmyhometown,sothefuture.
4、景德路上没有汉庭。评弹,茶馆可以去平江路;书院可以去梅竹书苑(金阊区石路太平坊30号);还可以去园林里比如怡园、藕园听,古典园林景色配上评弹,效果是最好的花费也是最高。
5、蒋国梁老师说:“菱湖,谁人不知,无人不晓;乡愁,谁人不梦,无人不寻。一套三册、500余篇、1750多页的《寻梦菱湖》,见一批乡贤已在解读水乡的前世今生。”
6、参考选题如下(题目自拟,文体及字数不限):
7、那比西施更美,更为聪慧的少女;也许,这就是江南的形象和性格。
8、2018年10月20日
9、“童年与故乡”写作邀请函(新)
10、杨宏伟老师在浙江省德清县图书馆
11、为了把“寻梦菱湖”这篇文章做大做深,暂拟筹划10个“寻梦小组”多维寻梦。
12、2018年10月11日
13、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14、初识袁小良老师,是在读研期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幕式上。传统戏曲的雅致和安静,在一字一句间渗透到每个人的心底,这是戏曲本来的样子,也是大家心目中传统曲艺的样子。然而待到袁老师上台,一刹那间,场上呈现出了别样天地,琵琶三弦、摇滚热舞、帅哥美人,真正花团锦簇,满场生辉。观众看的如痴如醉,直呼“男神”,而于当年第一次看这样演出的我而言,完全是颠覆性的震撼,耳边是吴侬软语的妙不可言,脑子里不停蹦出的字眼是:这是评弹,这居然是评弹。
15、据悉,这次上海评弹团在舞台设计上之所以能别开生面,与其破例约请国内一流专家操持是分不开的。林剧的舞美设计者桑琦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美设计部主任、中国舞美学会副秘书长;服装设计者王秋萍是国家一级美术设计、上海舞美会副会长。这两位专家承担过国内外著名艺术活动与影视作品的舞美设计,这次为评弹演出所作的舞美设计亦是倾注心血,尽显出可贵的创新思维,现在看来效果值得首肯。
16、“评话”俗称“大书”,以单档演出为主。表演者不用乐器,以说表为主,一人要扮演各种角色,并借用折扇、醒木作道具,配上台风、手面和口技,取得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评话”源于古代的讲史,主要表演历史演义、公案侠义、神话、怪异等故事,有《三国》、《隋唐》、《岳传》、《水浒》、《七侠五义》、《封神榜》等传统书目。
17、在台湾东吴大学与粉丝签名
18、与本书出版有关的活动全部结束后,众筹金额如果有多余,则成立“寻梦菱湖基金”;多余金额一次性或者阶段性捐助、赞助古镇菱湖的文物保护、社会弱势人群抚恤等事业;或者用于与本书有关的成果开发文化活动。
19、轿厅里有两副轿子,漆水很好,即使是在幽暗的屋子里,轿子也给人一种随时随地都能出发的急迫感觉。
20、概括对比,利用纵向和横向的背景穿插,展现评论者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素养
二、形容评弹的美文有哪些
1、答: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当时最著名的艺人是王周士。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
2、著名作家冯骥才曾作诗一首赠小良老师:“弹如风弄竹,唱似水过石,说乃花满地,只怪我来迟”。我第一次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有一种会心一笑的感觉,是同为“良粉”的那种懂得,也忍不住想说冯先生一句,还不迟,幸好听到了袁老师的评弹,否则真是人生一大憾事。而对于我们这些评弹粉丝而言,能和袁老师共同看着这姑苏城的姹紫嫣红开遍,能在读书时就聆听到中国最美的声音,能够对吴文化有这样亲切鲜活的了解,能够将袁老师口中的苏州传递给更多的人,能够告诉别人,传统曲艺可以很古典也很时尚,我们,何其有幸。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经历,对每一个人影响深远。请以自己成长的故乡(环境)为背景,以“童年”与“故乡”为关键词,讲述童年故事。
4、很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两年时间的坚持,近90位与菱湖相关的写作者共同回忆,形成发端于民间的文化现象。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精神追求?还是出于对曾经辉煌而最终衰败的惋惜和追念?厚厚三册170万字的《寻梦菱湖》,还原水乡小镇近百年原汁原味的生活风貌,也激发起理性思索和对今后的热望。富庶江南,有个古镇叫菱湖!”
5、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6、寻梦青树学校(菱湖中学)(以历届校友为主体);
7、从而使林徽因这一典型人物的
8、日本金泽大学演出后接受采访
9、如果没有了评弹,没有了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那就不是苏州了,更谈不上喜欢了。苏州评弹,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是苏州二干五百年历史的传承,是苏州这座城市的特色,没有了城市特色,还会吸引四面八方游客来苏州旅游吗?更谈不上喜欢了。
10、现在苏州交通广播108每天都有学苏州话的节目,我衷心希望评弹这一苏州魁宝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11、新市“后弄”,是指位于德清古镇新市一条重要古巷。这一古巷的最早形成应该是明朝以前,在明朝正德年间新市人陈霆写的《仙潭志》中就有单独详细记载:“后弄,大街后之小巷。即今普济桥北转东,有小巷穿到仙潭湾僻静处是也。”此弄至今尚在,可作怀古凭吊。长不足百米,却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演绎了江南极为华丽的评弹史话,抢先接壤沪、苏评弹文化,小小古巷一度成为江南评弹文化传播的大舞台。由本地乡绅贤士出资兴办多个评弹书场,诞生了中国评话名家杨莲青,大大推动当年评弹艺术表演江南发展的影响力,轰动了整个评弹界,成为江南评弹文化传播的传奇之地。
12、蚕豆花开及其他|高明昌
13、你来看我,我也看你|郑宪
14、林剧之所以能吸引人、特别是吸引青年知识分子和社会白领的注目,首先在于其题材的魅力。众所周知,评弹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即以揽描写男女间细腻感情纠葛为胜场,如《珍珠塔》、《玉蜻蜓》、《西厢记》、《白蛇传》等皆为名例。然此类题材所演绎的“落难公子中状元,私订终身后花园”等情节,与当今青年人的生活感悟与美学趣味相去甚远,除了一些资深老听众外,很难打动新观众的心。对这些评弹市场应予争取和培养的“新粉丝”而言,他们关注是其所熟悉或心仪的新生活题材,希望能从中得到移情与共鸣,从而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取得其种启迪和借镜。而林剧的题材恰恰迎合和满足了此种需求,成为他们能够从中得到慰藉的“心灵鸡汤”。
15、总之,都市评弹需要有反映都市生活的鲜活题材,需要有体现都市神韵的杰出人物,需要有适合都市观众欣赏趣味的表演样式,需要有展示都市风貌的舞台环境,而这四者,林剧都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是一部相当成功体现都市评弹艺术魅力的创新之作。而更值得额首庆幸的是,林剧由此得到了两岸不少“初登门槛”的年轻观众、特别是大学生观众的肯定和欢迎,这使我们对评弹艺术在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明媚前景充满希望。
16、1983年12月30日,《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一书出版。
17、评弹经典曲目有:莺莺操琴《莺莺操琴》,蒋调评弹,黄海华演唱,收录在2013年7月13日发行的专辑《评弹(十二种评弹流派,十余位名家悠长弹唱)》中。玉蜻蜓玉蜻蜓是传统评弹书目。弹词的历史发展弹词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曲艺。流行于中国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说唱文学形式。它起源于宋代的陶真和元明的词话,开始出现于明中叶,至清代极为繁荣,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它由说、噱、弹、唱等部分组成,唱词以七言句为主,间有三言衬字。其作品多为长篇,每次开说前往往插上一段开篇,相当于话本中之入话,供演唱者定场试音之用。弹词多用第三人称叙述,文字浅近,语言上有“国音”和“土音”之分。
18、东方文化五千年,曲艺文化品种繁多,苏州评弹广为流传。评弹是一门历史悠久,优美动听的说唱艺朮,是评话(大书)和弹词(小书)的总称。它以幽黙细腻的说白,婉转动听的演唱,声情并茂的表演,珠落玉盘般的弹奏闻名于世,盛行于江、浙、沪一带。
19、本土学者李惠民老师说:“《寻梦菱湖》为菱湖人找回童年之梦、故乡之情提供了舞台和路径,乡情难忘、乡愁续缘,文化之根、故土之恋,尽在这短短一年余的三百七十余篇长短不一的回忆篇章中,反映了不同历史年代菱湖人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的社会生活的片断,没有豪言壮语、亦无慷慨激昂,更没有无所作为、又无悲观沉沦,只有青少年稚嫩目光中记述的亲见亲闻亲历的人事和心路历程,从中揭示了一个值得告诉子孙的秘密:这就是中国历史名镇千年水乡菱湖人文精神潛移默化代代传承的印痕。坚信经参与此项编写的诸君努力,《寻梦菱湖》必将在乡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20、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美得大气,美得宽阔,美得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和循规蹈矩、端庄典雅的仪态。而苏州则不同,苏州的美有着小家碧玉的委婉,有着清新自然的古韵。她有一丝的羞怯,一丝的扭捏,她不加修饰的随性,让人有了容易亲近的感觉。苏州的美,是江南的婉约,是一阕宋词的细腻,是让人留恋的湿漉漉的甜腻。
三、形容评弹的美文佳句
1、奇之气节风骨之“奇”。抗战期间,林徽因已病卧重庆的李庄小镇,虽穷困潦倒,但仍坚持研究工作。其时,林当年“太太客厅”的座上宾——著名的美国学者费正清力劝其赴美治病以避战火。面对他人以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事”,她坚毅地表示“我自有一团正气提精神。我虽不能跃马横枪上阵去,但是共赴国难理该应”,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代最强音,将一位决心“壮烈殉难”的巾帼英雄之奇渲染到最高境界,凸现了中华儿女“正气浩然傲雪霜”的民族气节与文人风骨。
2、怎能不触动林剧新观众的兴奋点?
3、在桥上,桥下,篾箩里,是活鲜鲜的鲋鱼,刀鱼,鳜鱼;
4、一是书场开办时间早。新市书场开办时间为评弹艺术在浙江落户最早古镇之据已故金志坚老师载文回忆,清朝咸丰年间,新市就有了一家评弹专业书场,命名为“一枝春”,这几乎是当年苏州的评弹艺术刚刚形成的起步阶段。而“后弄”开办第一家书场也早在光绪末年,也仅仅稍稍晚于省内嘉兴的第一家书场开办时间。
5、网师园的夜花园有,不过价格不菲.盘门内的不正宗,过过场的.如果想体验真真的评弹不如去书场听,价格便宜,在现在这种寒冬天也不必象在园林那种四处漏风的陋室内吃西北风.目前比较适合旅行者的书场有玄妙观西面的品芳茶室,宫巷内的天一书场.另外十全街的钱塘茶人和石路的海纳川饭店每晚也有评弹助兴.
6、很多人都说袁小良老师“花头经太多”,这样“花头经”的背后,是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更是真正把评弹作为自己生命一部分的信念。试想,莫说对已经囊括了所有曲艺大奖、取得了相当高艺术地位的袁老师,就是对普通的艺术工作者,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谈何容易?而袁老师,每天除了要处理繁忙的工作,更需要日日琴不离手曲不离口,几乎是想想就觉得非常人所能及,更何况传承和创新这样的大事。
7、苏州评弹和刺绣、苏州园林被称为苏州三绝。这三绝无论这评弹、刺绣、园林艺术的塑造的都是这样精美、清新、秀丽,使人感受到苏州人的聪慧智巧和这艺术的无穷的魅力。在这月夜江南小河边潺潺流水声中的茶楼里,喝着春茶听着这清音雅乐般的评弹来那不知有多惬意哟!在白天铺着青石板的水乡小镇上徜徉在店铺里,欣赏着精细雅致的、惟妙惟肖的苏绣画品里。或是带上家人流连在这清泉流韵千姿百态的亭台楼阁,琪花瑶草和山石奇叠相趣成荫的苏州园林中,真让人领受到苏州三绝的艺术魅力而使人惊叹万分来......
8、元宝针,兔子针(两种颜色夹花结),黄蟮骨头针,水草针,桂花针,阿尔巴尼亚针,绞链棒针。
9、落泊才子方卿,势利姑母,丫环采萍,陈翠娥慢慢走下来的幽暗楼梯,赠干点心的后花园,祖传之宝珍珠塔,夫贵妻荣的大团圆,还有著名的弹词片段“七十二个他”,我曾经听过多少回评弹《珍珠塔》啊!想起来就耳热心跳的《珍珠塔》啊!
10、网师园的夜花园可以听,门票80元。昆曲、评弹、江南丝竹、古筝、笛子等曲艺节目轮流在花园中不同的厅堂演出。
11、“寻梦菱湖”志愿者招募启事
12、由小及大,紧扣时间节点和现场感悟,展现评论者的人文情怀
13、菱湖的人文典故、民间传说及趣闻轶事;
14、与菱湖近现代工农业发展有关(如与菱湖丝厂、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
15、在一个炎热的天气里,莺莺依水而靠,操琴低吟。姑娘的心事犹如绿纱窗,隐隐约约地让人心底自成荫凉。蒋月泉的“糯米腔”恍然让我想起父亲的苏州话,又糯又甜,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那种典型的好好先生。
16、三年磨一剑。在秦建国团长的精心策划、知名评弹作家窦福龙的潜心奋笔和老中青“新十八艺人”的齐心共赴下,上海评弹团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以下简称林剧)于今春3月21日首登兰心大戏院,连演五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以至“黄牛涌动”,创评弹市场近三十多年来难得一见之奇观。继初试告捷后,林剧挥师大江南北,巡演海峡两岸,对话名牌大学的莘莘学子,巡礼京苏沪的顶级剧院,获得了广大观众、特别是中青年观众的击节赞赏,激起了吴侬软语入耳醉、弦索叮咚绕宇梁的艺术波澜。
17、由于菱湖听众以老听客居多,对书的内容早已熟悉,一回书从那儿开始,到那儿应结束,中间有什幺唱段一清二楚,但是因为爱好,心该情愿花上二角钱,坐上二个小时,静静的听,细细旳品,这就是嗜好,是评弹的引力,所以每场总是客满,也是听书人的爱好所在。当琵琶声响就能知道什幺流派,什幺唱词。同一部书,每档先生各有不同之处,这就是百听不厌的引力。当听得入味时人们会咪着双眼,摇头晃脑,口中默默跟着哼上几句。如对先生不满意时,有个别捣乱者在先生对面吃上酸梅子之类,让先生看到后嘴巴痒痒,因酸而流口水,影响唱曲而当场出羞。如在说书过程中有微小的口误或漏洞,会向先生送上条子让先生难看。
18、寻梦联合诊所(以原联合诊所家族成员及与之有交集的师友为主体);
19、所幸有这样一本书——《寻梦菱湖》,由你我身边的写作者,把过往点点滴滴深情展现,留住金贵的记忆……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是菱湖作为转型中国缩影的金贵的集体记忆、智慧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