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莲说优秀说课稿
1、(“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中的“之”,都是将动词的对象提前,以示强调,突出爱的内容。……孔子曰:何陋之有?就是这种用法。)
2、余老师:还有一个字也是将动词的对象提前——是,比如:唯利是图、唯才是举,这个“是”以后大家还会学到,这里就不细讲了。下面我们把全文串一下,各自读起来。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的高洁品格令人敬仰,不可亵渎
4、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5、合作探究: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6、《回延安》就精品课件+教案
7、好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大家应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爱莲花了吧请大家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8、余老师:除了托物言志,文章还有哪些表达手法?哪位同学来说说?从文章整理得角度而不是局部,其实我从你们刚才的小组讨论中,已经听到很多内容了。
9、一段往事,一群人,一方热土,一段情——《社戏》教学设计+课件
10、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的文章特点后,就能去略读许多同类文章。并且,能在课文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1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号考生
12、余老师:写莲,不是为了赞美莲花,而是为了写君子的品格、人格,谢谢!
13、托物言志,用莲花自喻.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清高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14、周敦颐为什么爱莲?不是因为莲的外貌出众,也不是因为莲本身的药用价值,而是他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此,他把莲看成是“花中之君子”。诗人以花寓人,可以看出他对生活中同流合污和追逐名利的世态的一种厌恶之情。
15、知识卡片(5)托物言志,文章的整理构思手法,……
16、余老师:找到两处,真好啊!我们来看是不是这样。请同学们读读这两句话。
17、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8、诵读训练,初步感知
1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洁身自好
20、形象的美——亭亭玉立,可远观不可亵玩
二、爱莲说的说课稿件
1、菊花独善其身,傲霜斗雪。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自有芳香扑鼻,可有谁能听闻到呢?即使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又有谁能感同身受呢?世间还是牡丹为贵,花开富贵,人人艳羡,素雅的菊花只能小众或者渐渐淡漠。而莲花的大隐于市,宁折不屈,积极入世的态度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和感佩跟从呢?菊花恰如老子的归隐之士,渐渐地到终南山也难得一见于世人。而莲花的入世之士,恰如孔子,又有多少满腔抱负,不忘初衷?难道为了牡丹的绽放?借花喻人,感同身受。微斯人,吾谁与归?志同道合者、知己者难求。人生的悲哀大概于此也是一种吧。
2、优课学习|初中各科名师优质课视频精选(4月版),速速收藏学习!(初中老师人手一份)
3、教育热文|教师招考9分进入面试,中国教育界又一大笑话!
4、部编初中语文七下《9阿长与《山海经》》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5、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6、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7、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历史背景。掌握文言实用词语,翻译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8、八下第9课《桃花源记》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9、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10、(莲花具有)形态美,“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美,由其他花各个的特殊美,说明美既有普遍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
11、学生3:“独”字写出作者不愿同流合污
12、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13、讨论: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美感与意味?
14、体悟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雅的情怀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使学生体悟到作者的情感,我将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15、人:(学问渊博)交友之雅室托物言志
16、知识卡片(3)“之”的特别用法
17、描写角度语句赋予的品格
18、也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品质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运用排比修辞,反问句式;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富贵的思想感情。
19、课堂教学|七下17《爱莲说》课堂实录(余映潮)
20、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爱莲说优秀说课稿一等奖
1、(学生朗读“莲,花子君子者也”这句话)
2、具体来说,开头三句,先总说人们对花的种种爱,以爱菊为正面映衬,爱牡丹为反面衬托。引出“予独爱莲”,点出所托之物——莲花。接着描述莲花的性状,写出它的可爱之处,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总括莲的品格。最后正面点明莲花的比喻意义,点明题旨。
3、事:(高雅、脱俗)志趣之雅不远大志向
4、部编初中语文七下《8木兰诗》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5、课件共40页尽量涵盖,字词,翻译,句子理解,写法等所有内容,可根据学清适当删减。
6、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7、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8、(专题课件)古诗鉴赏炼字专题(课件可获取,省心!)
9、下面我将说一下我教学的核心环节,也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10、本文先引出所托之物,然后根据意旨,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
11、部编初中语文七下《14驿路梨花》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12、造句:我爱蜡烛,因为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恰如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的老师
13、部编初中语文七下《17紫藤萝瀑布》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14、语言上借用莲花来表达自己对那些追名逐利者的唾弃和鄙视
15、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16、杨菊峰,西安市大明宫中学初中语文教师,西安市教学能手,新城区优秀教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王芳初中语文工作坊成员,第九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一等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
17、学生2:莲,花子君子者也。
18、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19、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
20、讨论话题:从文章整体的角度体味《爱莲说》的表达手法。
四、《爱莲说》说课稿
1、手法的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用莲、写莲,表现情操
2、余老师:莲给我们文学美、诗意美,多好啊!
3、三读:《走近刘公,扬其风骨》,让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领悟内涵。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5、有意请在后台回复“付费群”了解详情。
6、部编初中语文七下《1邓稼先》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7、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和分享,谢谢!
8、学生1:这句话可以给人很多联想,闭上眼睛,就会出现莲花的香气,更能让人理解莲的品格。
9、“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写出君子的高洁(余老师点评:君子美德远播)
10、余老师:这时候独立思考,开始吧!
11、本文作者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12、《爱莲说》的主题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文章以莲喻己,写法上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表面看是写莲,而实则写人,一是喻物,一是喻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13、特别关注|频发教师集体请愿事件,这次是河南濮阳,原因竟然是......
14、教师福利|小学各科优质课视频精选(3月版),小学老师人手一份!
15、《爱莲说》中心思想:文章托物言志,作者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了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同时表现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6、三种花分别象征了什么?作者又对其持以一个怎样的态度?
17、(周敦颐,……)具体内容省略
18、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
19、学生3:还有外表描写,外表衬托更能表达作者对君子的喜爱。
20、余老师点评:同学们读得很流畅,但缺少韵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语速太快了。下面我们把语速放慢,再来读一遍。
五、爱莲说课堂实录一等奖
1、八下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教学设计
2、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登幽州台歌》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3、八下7《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精品课件+名师教学实录
4、部编初中语文七下《10老王》优质课录像+课件+教案.rar
5、运用议论、抒情方式和类比、 正衬 、对偶、排比 、反衬、对比的修辞手法。
6、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