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苏州园林的优美句子
1、宏观看篇的内容与第一次上的没有太多差异,我把课堂的着重点放在“中观看段”上,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分别比较第三段和第五段、第四段和第六段的异同。
2、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出自:宋·苏舜钦《沧浪亭》。译文:一条小径环抱着山林,安然闲静处于城市之间。这是描写苏州沧浪亭的。
3、1917年富商贝润生以9900银元买下荒园,又购得园东房宅,增其旧址,周筑高墙,改大门在园东。园周环以长廊,廊墙上置听雨楼藏帖、乾隆御碑、文天祥诗碑等碑刻71块,增建燕誉堂、九狮峰、瀑布等景点。贝氏还在园东建祠堂与义庄,园北建族校。贝润生花了9年时间重修狮子林。
4、A.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网师园看松读画轩)
5、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课时3微课+知识点+学案
6、再者,我原本想让孩儿们模仿叶老的写法,亦来介绍某处景致,某个景点,竟也因为时间仓促没有开展。读是为了用,用是为了写,阅读只有最终落在写作上才能展现出其深广的意义。我还当努力,努力啊!
7、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
8、园林的东边有一个庭院,庭院里栽满了鲜花,开的花朵不是很大,从远处看星星点点,颜色有黄、红、白……还散发着阵阵清香,庭院里装修的富丽堂皇。园林的西部主要是假山。假山重峦叠嶂,设计的十分逼真,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真山里游览,栩栩如生。园林的北部有个小树林,里面种有竹子、杏树、桃树、铁杉等等。夏天在此遮凉避暑是最好不过了。
9、作用在于:增加风景的层次和深度,力求从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优美意境,使游览者好似置身在“画图中”,间接说明“如在画图中”。
10、《苏州园林》是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教材几经修改,都未把《苏州园林》从教科书中拿掉,现行部编版语文教材将其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单元。
11、阅读第三至第六段,概括出每段说明对象的特征。
12、不能,“据说”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只是作者听说而已,并不确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13、阅读《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2题。
14、(课前播放竹笛名曲《姑苏行》,在优美典雅而明快的旋律中营造一种舒泰愉快的游园氛围。)
15、第1段确立本文说明对象——苏州园林,介绍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总领全文。
1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17、C.装上镜子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更多的层次,但必须选择恰当的位置。
18、定性+词语本意+语境意+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
19、下边是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B)
20、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二、
1、本题运用说明顺序判断四法。《苏州园林》一文,先从整体上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如画,后从各部分介绍如何处处如画;先概括写“四个讲究”,后具体介绍这“四个讲究”;先说这“四个讲究”是从大处着眼的,然后说角落、门窗、色彩是从细节说明的。因此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极有条理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这一特征。
2、更多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3、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3)吴昀瀚.说明文的性质、特点及分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5、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微课+知识点(2)
6、理解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7、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ɡ)镂空(lòu)
8、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认真、严肃、聪慧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9、②从侧面看,引静桥“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妩媚可爱”的形态描摹出来。(2分)
10、(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1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书时可借助工具书查阅不懂的生字词,可以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重要信息、关键词语圈点划出来。读完后我们一起交流。阅读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以举手。
1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可以从文章说明的内容入手;也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归纳。
13、(2)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14、严谨恰当的用词和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使本文的语言准确精练、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也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油然而生“眷念之情”。
15、此文可以说是说明文中的“标本”,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
16、第三部分(⑩):写苏州园林还有不少其他特点。
17、例句: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18、(2)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19、大多是教案设计将语言的生动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主要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词语选择、画面感和引用诗句等方面来解释语言的生动。
20、(1)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三、
1、苏州园林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感受到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3、说明文写作方法总结: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使用准确的说明语言。
4、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设置,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的还具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下边诗文名句中加粗的词语哪些可以用来表现这种效果?(答案不止一项)(3分)
5、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发展的学习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能力。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重视,我们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应用恰当的形式,诱导学生把自己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当学生对于前人所谓的“定论”有了怀疑,不再人云亦云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多元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中积极倡导一种敢于争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的精神。
6、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7、图说苏州园林——欣赏天堂风光
8、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飞天”凌空》微课+知识点+练习
9、短小、拱形桥、造型优美
10、引资料:“……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1、精致、秀丽的苏州园林使游客们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12、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13、下面就给友友们介绍一下哈!
14、八年级上册十八课《苏州园林》教案
15、(3)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16、2、从重点段或中心句、关键句入手。
17、提示:以第五段为例分析
18、《苏州园林》一直以来都被编入语文教材的说明文单元,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单元导语、预习提示中都提出说明文学习的相关要求。因此,了解说明文文体知识成为该课教学内容的首选。这些课例以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顺序、语言等文体知识为教学内容的核心。
19、阅读第七至九段,看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美的。
20、皇城相府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天下无人不识君;
四、
1、例句: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2、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3、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4、作者不因其“多”或“少”而忽略例外的情况,哪怕这个例外是个别的,也要在文字中表现出来,力求准确严密,可见作者介绍知识的态度是多么严谨。
5、八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讲述》知识点+导学案
6、言外之意是苏州园林在修剪树木方面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点,具有美感。冒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描写: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用: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的特点。议论:(1)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作用:点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方面取得的效果。(2)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作用:点明了这样设计的原因。
7、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比作美术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苏州园林布局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8、如何理解“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
9、品味说明语言,体会语言准确。
10、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美丽的颜色》微课+知识点+导学案
11、运用君姐的思路来上《苏州园林》,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大问题,该讲的讲了,该强调的强调了,但是过后我发现,这节课是君姐在上,哪里是我在上啊!这节课,没有体现出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思想,所以是一节没有思想含量的语文课。难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王君老师的设计没有你平时给我吗的设计好。”其实,他们更多的是想表达,“这节课里找不到老师您的影子”,不得不赞叹他们的慧眼慧心。看来,这帮孩儿是很难蒙蔽的啊!
12、师:我们跟着叶老不仅欣赏了优美的园林风光,还学会了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串联每段的中心句。
13、第2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排比)
14、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15、下边的楹联中哪几联写出了这段文字中的“画意”?(3分)(A、C、D)
16、走进《苏州园林》———品美文
17、出自:元·谭惟则《狮子林即景》。
18、(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19、读出自己最欣赏的一处来,并说说欣赏的理由,师生对话、赏析。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语体风格等方面来赏析本文语言准确、严密而又生动等特点。
20、熟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五、
1、刚才大家在看视频朗读的时候,神情都很陶醉,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对苏州园林的感受。
2、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3、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何特点?
4、把握说明对象,抓住对象特征。
5、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6、记叙:(1)“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树相间。”(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
7、现在让我们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8、“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9、植被、山石、建筑配合之美;
10、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园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
11、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12、我觉得这是故意给文章留出让读者品味的余地,可以说的还有很多,但又不说完,让读者自己去欣赏和了解,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3、胸中有丘壑:设计者和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1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15、活动八:美文美读对话赏析
16、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
17、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世界上最诗意的地方—江南。而在江南,在姑苏城外,有一处“秀绝冠江南”的地方,那便是有着“江南第一园林古镇”之称的木渎。仔细品味大师句中的含义,秀美江南成为梦中经常留恋的地方。
18、再如杨红梅在《苏州园林》教学设计b篇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