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品与书品的关系
1、这种欣赏时夹杂对书写者人格和道德品评的欣赏方式实在是不应该叫现代的欣赏者苟同,现代的品评者也不应该以此为准绳。我认为,人品和书品之间并没有多大的联系。人品属于道德层面,而道德标准则是随时代而变化的,经常发生此一时、彼一时的情况。而书法品评首先是建立在书写技法层面,书写者的人品影响的是欣赏者对书写者人品的好恶,而不是书写者技法修为的高下。人品高,写的不一定好;人品差,写得不一定糟。
2、于右任每日临帖不辍,但他只将书法当作是一种运动、一种乐趣,而不去考虑书法以外的一些东西。民国四年(1915年)是于右任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出于无奈,他订下一张鬻字的润例。第一个月朋友捧场卖了三十多件,第二个月卖了三五件,第三个月只卖了一件,第四个月起他干脆就把润格取消了。
3、或许有人人品不好,或许有人阅历浅薄!可是这些并不能妨碍书法啊?如果你的书法绝伦,你的人品不行,那么,我们就应该摒弃你的书法吗?我觉得不能!你的人品不好,我们可以贬低你的人品,我们可以檄伐你的道德!可是,我们不应该连坐你的书法艺术,就像蔡京,秦桧的书法一样!
4、于右任给人写字,从来不看来者的职位与身份,标准是只要他喜欢这个人。宋子文很喜欢于右任的字,特置一把精贵的扇面,托人请于右任题墨。于右任拒绝。但于右任却为南京夫子庙大集成酒馆的女侍写了一副:“玉壶卖春茅屋赏雨,座中佳士左右修竹”。于右任每到医院慰问伤兵,礼品就是写字,一晚要写几十幅。1941年,他访问西安时,答应为王曲军校下级军官写一百幅屏条。回到重庆,他很快写好,并自己花钱装裱成轴送到西安。
5、当然,从“人品即书品”来说,也绝非完全如此。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宋之蔡京、秦桧,明之严嵩等人。蔡被百姓称为“六贼之首”,秦桧是投降派的代表,并迫害民族英雄岳飞,严嵩也是明代大奸臣。这几人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擅长,然何以后人唾弃,湮没不传?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艺便也一文不值矣。“书品”与“人品”虽不能画等号,但是,书之重人品,这一古来“正统”的观点,却应大力倡导,书不重人品,又怎能传乎其道、立足其根呢?
6、唐太宗想亲自征讨辽东,褚遂良也敢于冒太宗之独断而直言反对,《旧唐书》卷80载:时太宗欲亲征高丽,顾谓侍臣曰:“高丽莫离支贼杀其王,虐用其人。夫出师吊伐,当乘机便,今因其弑虐,诛之甚易。”遂良对曰:“陛下兵机神算,人英能知。昔隋末乱离,手平寇乱。及北狄侵边,西蕃失礼,陛下欲命将击之,群臣莫不苦谏,陛下独断进讨,卒并诛夷。海内之人,徼外之国,畏威慑伏,为此举也。今陛下将兴师辽东,臣意荧惑。何者?陛下神武,不比前代人君。兵既渡辽,指期克捷,万一差跌,无以威示远方,若再发忿兵,则安危难测。”从这些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褚遂良为人的率直鲠亮。
7、人品重要,书品是指这一部书的内涵。因为书的内涵有高低之分只存在书里面的。而人品则是人的具体表现,他要进行社会活动,所以很容易被人们来评价的。 书法上有“书(字)品如人品“的说法,您怎么看?
8、这样就不存在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个悖论和不合理之处了。不是说人品越高,书法写的就越好,而是对于掌握高妙书法技巧的人而言,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书法作品里面表达自己某些人格化的特质。
9、同样,赵孟頫为了字的挺拔开张,也吸收了柳公权书的一些结构特点,却避免了柳书某些剑拔弩张、剖筋露骨的缺陷,写得从容随和。而其姿媚圆活,还明显地受到苏灵芝书的影响。但从其用笔结字到风格神韵可以看出,他的审美意识,仍然未离“二王”风规。这一点,也贯穿了他的学书主张。
10、于右任有一喜好,就是要索书的人带一罐墨汁,而且墨汁规定要用人工磨成,要是市上出售的墨汁,他一看就知道,绝不接纳。上海富商周湘云逝世后,其家人求于右任为周写一个墓志铭。后来周家送于右任一笔墨金,他坚决不受,后改送一副文房四宝,一个很大的端州砚,墨是古墨,笔是精制的狼毫,纸是两匹乾隆纸,于右任见了爱不释手,笑而受之。
1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梁起华《满江红》
12、在中国书法的传统审美观点中,人品与书品是相互混淆的,二者关系是一个不明不白的话题。人品到底与书品有多大关系?人品能否决定书品?书品是否影响人品?换而言,人品好的人写出的字就好吗?人品不怎样,写的字也必然不怎么样吗?莫衷一是。这样一来,书法欣赏就变得更加抽象,使初入门道者满头雾水。明明看着不错的作品,而古代专家们却给打一个很低的分数;而好多看着并不怎样的东西,专家却给予相当高的评价。这其中如果抛开创作者书法功力、水平、当时创作环境等技术层面的因素外,书写者的人品就成为在其中作怪的重要因素。
13、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其论也,是尚友也!
14、绝大多数人赞同这句话,竹韵却不这么认为,这要看你对这句话“想要表达意思”的理解。如果把这句话里的“如“理解为“代表”或“等于”,竹韵就持否定态度。首先,人品具有丰富和复杂的内涵,要需多方面、多角度的考察研判才行,岂能是单单的字体、书法表达出来的呢?如果这样,认定一个人的品行道德如何,让他(她)写写书法不就可以了吗?还有,各行各业里大多数人根本不懂书法,包括很多在职教师、医生、律师等,也少有人有书法造诣,他们的人品都不好了吗?再有,字写的好、有一定书法造谐的人就注定与犯法、蹲监无缘?诸如此类还有“画品如人品“、“酒品如人品”等,都是片面的。
15、造字本义:将竹简的简条渐次系连成册
16、《唐会要》卷35载: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命整治御府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至十年,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与论书。”徵云:“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命侍读。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17、点击底部“阅读全文”即可购买4GB书法资料U盘
18、《中国书法》中青年实力书家60人提名,《书法》全国书法百家“十佳”,绍兴市鲁迅文学艺术奖等。学术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美术观察》《书画世界》《社科论坛》等专业核心刊物。出版《狂草艺术表现形式》、《梁文斌作品集》。
19、行医治病如同做人,要怀仁心、善心;对书法作品的评述和对人品的评述也是一样的。“医品”指的是行医者的品行为人;“书品”指的是对书法家及其作品作出品评的著作。“医者父母心”只有具备好的人品的医生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爱护病人如同父母般慈爱,体恤病人苦痛的心肠一定是善良的;同理,具备好的人品一定能写出好的书品,好的书品也一定反映了好的人品。“医品”“书品”“人品”这三者以“人品”最为重要,在具备了好的人品基础上的“医品”和“书品”才是为大家所欣赏的。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正所谓因人废字。。
20、褚遂良书风的最直接渊源是王羲之书风,米友仁《跋雁塔圣教序》云:“褚书在唐贤诸名士书中为秀颖,得羲之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隶法,自成一家,非诸人可以比肩。”朱长文《墨池编》云:“遂良书多法,或学钟公之体,而古雅绝俗;或师逸少之法,而瘦硬有余。至于章草之间,婉美华丽,皆妙品之尤者也。”
二、人品与书品的关系论文
1、有一种说法叫画如其人听说过吧就是这样的一个好的画家或者书法家会把自己的精神面貌体现在自己的绘画或者书法作品上就是你说的书品即人品画品即人品但是技法的高低与人品没多大关系这是古代把艺术家神话的一个表现这也不奇怪大家都知道古代,皇上叫天子在西方古希腊也把优秀的画家跟神相提并论的对神的道德要求自然比人的高有不少书画家都做过假画来谋生比如张大千.他做赝品你能说他的人格高尚吗?但是徐悲鸿看了他的画还是给出了500年来一大千的称赞
2、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在门下省设立起居郎二人。贞观十年(636),曾为秘书郎的褚遂良又出任起居郎一职,专门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旧唐书》卷80载:(遂良)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尝问曰:“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
3、人品;是指这个人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文品;是指一个人的写作才能和写作的内容是否健康,关系就是,从一个人的文章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他的修养和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出这个人的人品道德
4、而另一方面则是别样的。人品好的书法家,哪怕他不是书法家,只要有些书迹留给后人,后人面对之时,就满眼里都是“忠义之气迎面而来”、“通篇充满庙堂气”,或者“由其书品可知书家人品之高下”等等。颜真卿是忠臣烈士,其书就大义凛然,颜书自北宋以来就是入门学书者的主流书体;柳公权曾因为对皇帝说“心正而笔正”,使皇帝十分尴尬,赢得“笔谏”之名,柳体也与颜体并称“颜柳”。欧阳修是大文豪,他的墨迹就“纵手而成”、“出于自然”;岳飞的字严格说,从技法层面并不算什么书法,但因为他的民族英雄行为,字也就“龙资虎镇”“高迈超逸”“刚健秀拔”。
5、字仲伦,江苏宜兴人。少时笃好韩愈诗文。于书法绝不措意,三十岁后,有所激发,于书亦甚嗜之。
6、所以,当我们从这一角度来看的话,问题就很好说了,书品和人品的关系,就是人的人格特质和书法风格面貌的关系。
7、孔孟虽无意于从艺术的角度对艺术进行解读,但是客观上还是对以后人们了解、论述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8、书法中有书品既人品写照的说法.我不赞同.历代大奸臣中有不少是书法大家,即便丢了国家的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也是民族的瑰宝,这是公认的.不能把书法与人品混为一谈,而是与人的悟心有关.那些历代碌碌无为的庸臣,大多数在书法上也没有建树,这完全说明了书法与人品没有密切联系.
9、至大以后写的碑,又带有李邕(北海)书意,这是为了加强大字的遒劲挺拔而吸收了李书沉雄刚健的特点。但绝不为一家所囿,其结体工稳、端庄雍容、疏密适宜、风神散朗处,正是力避李书过分奇崛欹侧的毛病,所以李日华说“有泰和(李邕)之朗而无其佻”。
10、我认为人品和书品之间的关系,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那种意义上的决定与被决定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互相辨证的关系,而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理解书品和人品的含义导致的。
11、一位书法家的用笔特点、结体原则、章法特点、艺术风格并不直接由他的政治态度和道德品质所决定,因为每一个艺术家的风格都是他自身创作个性在作品整体中的体现,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之人就是指创作者的创作个性。这里面包括他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倾向、生活经验、审美情趣、文化修养、性格气质、创作才能等一系列因素,因此,影响、决定风格形成的是一个有机整体,道德品质只是其中的因素之它既非中心,更不是唯将它视为书法家风格形成的决定因素无疑具有极大的片面性。不过,对于一个高水平的书法家来说,如果其人品又为世人所重,那么他的书法就会越发变得珍贵。
12、弟,甲骨文、金文字形(参见“弟)表示用绳带一道道渐次缠绕戈戟的手柄,以增强其韧性
13、武则天与王皇后之间的争斗,以武则天的胜利而告终。武则天终于在公元655年被册封为皇后,与此同时,褚遂良也被新皇后赶出朝廷,到潭州任都督。第二年,武后的儿子李弘(652—675)被立为太子。新册封的皇后,不失时机地向反对她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王皇后与萧淑妃被残忍地害死了。公元657年春,褚遂良被调到离京师极远的桂州任都督。同年,武则天则与许敬宗、李义府一起,诬告中书令来济、门下侍中韩瑗与在广西的褚遂良共谋反叛,晚年的褚遂良又一次被贬,流放到爱州。绝望之中的褚遂良,致信唐高宗,向他诉说了自己曾为高祖与太宗效劳,坚决支持唐高宗继位等事。公元659年,褚遂良在流放之中死去,终年63岁。伴随着他的率直鲠亮,他走完了人生中最后一刻。
14、褚遂良的一生创作了《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大量的书法作品,最能代表褚遂良书风的当属《雁塔圣教序》,这也是他最著名最成熟的作品。作品共有两块,立于永徽四年(653)。《序》书于十月,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李世民撰文;《记》书于春二月,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李治撰文。褚遂良时年58岁。《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一生最为得意与最为精心之作。从中既可以看到钟繇、王羲之楷书那种明显的隶意,又可以看到北魏楷书的劲健多姿;既可以看到欧阳询楷书法度结构的严谨,又可以看到虞世南楷书超逸的文化品味。我们在感受领略他的华美笔意的同时,不难强烈地感受到其流美飘逸的审美意趣和风格特征。
15、一个好的医生或者书法家会把自己的精神面貌体现在自己的行医过程或者书法作品上,就是你说的医品如人品,书品即人品医品是行医过程体现出的医生的品质书品是书法作品上体现出的书法家的品质
16、赵孟頫被轻薄,与傅山的关系最大。傅山继承了“书如其人”说,提出了“薄其为人,痛恶其书”的极端之论。他在《作字示儿孙并跋》中说,“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董香光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此无他,即如人学正人君子,只觉觚凌难近,降而与匪人游,神情不觉其日亲日密,而无尔我者然也。”“只缘学问不正,遂流软美一途。”继而提出了“四宁四毋”的著名主张。他的这些言论,对书法审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7、颜真卿的字有庙堂之气,是因为他在汉字点画、结体以及章法上的创造,知道他在安史之乱中的大义凛然而对其字“心生崇敬之情”则是附属于直观审美感受之后的。最好的例子就是,看到颜体字会产生雄强的感觉,却不会产生崇敬之情,崇敬之情是在知道颜真卿的大义凛然事迹之后。因此,看赵孟頫的书画作品并不觉得“奴颜屈膝”,而是使人感到一种妩媚动人、回归晋唐的“顺眼”的感觉;于是,王铎书法给人的是雄强恣肆,哪里跑出来“二臣”的忠奸之态;赵佶、李煜、蔡京,哪怕是严嵩的“六必居”也不再“恶臭”。张瑞图的书法可以和倪元璐、黄道周相拮抗。
18、书品是中国古代对书法家及其作品作出品评的著作,另外还有同名杂志《书品》。书品介绍它或分品第而论述其高下,或不分品第而评其优劣,是早期书论中的一种体裁。作者见解多只通过品评书法家及作品来表达,虽时或摘录书家小传、逸事,但着重于阐发或说明其艺术特点、人品风貌,而不同于书史之偏重记载生平事迹。这种体裁是受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对人物进行识鉴、品藻的习尚影响而产生的,盛于六朝、隋、唐,元明之后著述渐为稀少。
19、业务/监督:13801446998(徐先生)
20、如果您想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查看历史消息
三、书品与人品关系的论述的句子
1、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学院文学(书法)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书法)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助理,艺术学院书法系主任。
2、好书法的标尺?清华教授点评作品
3、赵孟頫被轻薄,与傅山的关系最大。傅山继承了“书如其人”说,提出了“薄其为人,痛恶其书”的极端之论。他在《作字示儿孙并跋》中说,“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董香光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此无他,即如人学正人君子,只觉觚凌难近,降而与匪人游,神情不觉其日亲日密,而无尔我者然也。”“只缘学问不正,遂流软美一途。”继而提出了“四宁四毋”的著名主张。他的这些言论,对书法审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戏鸿堂所收玉润帖当是元章赝作。香光中岁于元章书有偏嗜,故往往为所蒙蔽。而诸家石刻所收晋、唐人名迹,亦惟元章赝本为多。
5、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6、李怀琳绝交书,草法出于大令,而未得其笔。鲜于太常小楷亦娟秀不俗,行草学怀琳而弥不逮。然太常在当时已擅盛名,学如牛毛,成如麟角,讵不信欤!
7、关于艺术反映人的某些内在特质和行为、思想的说法,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已经开了这一个理论的先河。虽然我们说孔子在对《诗经》的解读上提出的儒家“诗教”观点和“兴观群怨”说,从本质上讲,他还没有涉及到艺术的根本性问题,还仅仅是把艺术当作一个统治社会的工具来看待,但是其认识到艺术对于人们思想的影响上、对于人与人之间加强团结、交流上来说,还是很深刻的。
8、从源头上说,孔孟就已经很清楚的说清楚了,这里我们应该探讨的,不是人的道德品质,不是集权制度下那些陈腐的约束规范,而是人的情感,人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等人格化的特征,是人性,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东西。那些我们惯常认为的、人的道德品质,在某些时候它们恰恰是对于人性最大的约束和压抑。
9、近世又随俗皆好学颜书,颜书是书家大变,童子习之,直至白首,往往不能化,遂成一种臃肿多肉之疾,无药可差,是皆慕名而不求实。向使书学二王,忠节似颜,亦复何伤?吾每怀此意,未尝敢以语不知者,流俗不察,便谓毁短颜鲁公,殊可发大方一笑。
10、清初二臣王铎不过是动荡的大历史背景下的地主官僚,根本承担不起那么沉重的历史负担,他不过是个在南京的虚职高官,即使在明代也不会说了算的,明朝覆灭与他几乎无关,难为王铎实际不如骂几句弘光、唾几口马世成、阮大钺。反过来说,民国时期很多当官的大书法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任了官职。
11、在贞观六年(632)正月初太宗下令整理内府所藏的钟繇、王羲之等人真迹,褚遂良作为侍书参与了这次整理活动,众多的王羲之真迹,使他大开眼界。也正因为如此,在书法上,他也不可避免地会卷入了对王羲之书风崇拜的时风之中,并持续地沉醉其中。对一代帝王的无比崇敬和忠诚,自然也显现到其毕生的终极审美追求和书法实践中。“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自然也成为晚年褚遂良的书风的显著特色和写照。
12、书对联忌流漓而不庄。——梁巘《承晋斋积闻录》
13、榜书、匾额、对联创作:
14、试题答案: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奸臣:高俅、童贯、杨戬、蔡京(1)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2)连累:由于个人或小集体的缘故而使别人也牵连受害。在宋哲宗元佑年间,蔡京为了排除异己,把司马光等人称作“奸党”,并亲自写碑文,写上他们的“罪状”,刻成碑立在全国。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结果都被砍头处死。所以等到蔡京一死,人们马上把碑砸个粉碎。“蔡”指蔡襄。蔡京虽然字好,但是为人歹毒,而蔡襄不仅书法造诣很高,而且人品极好。人品:为人的品格。书品:作品所达到的境界和高度。人品比书品更重要,人品的好坏通常能够通过书品体现出来。(意思对即可)
15、中国传统书论认为,书法作品是人的性格、才学、情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崇高人格的表现。也就是说,作品之风格必须以人为旨归,必须与人达到高度统即所谓“风格即人”。
16、时至今日,书品与人品,也不会落伍,一些大书家,诸如启功、林散之、沙孟海、谢稚柳等,品格高尚、风度高远、心境清虚、甘于淡泊,一生不被名利所诱惑,而是以学问道德为至上,故成就卓着,为世人所钦仰。品学兼优是需要磨砺的,追求高的境界也需要有高深的学养。否则,它将会陷入时俗,也不会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格。当今书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是书家辈出的时期。然如何端正学书态度,如何强化自身的品格修炼,不能说不是当前应注重的课题。有的书家存在着品格修养问题,尤其是浮躁、名利,总是摆脱不下,更耐不住寂寞,这样,怎能静下心来做学问,又何以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大书家?
17、邮箱:nowart@1com邮编:225000
18、明自嘉靖以后,士夫书无不可观,以不习俗书故也。张果亭、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
19、为什么要谈人品与阅历啊?
20、清代初期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他的行书书札我实在看不懂好在那里(直到现在也是),但仍被鉴赏家认为“写的较好”;林则徐的字则“含蓄挺拔,寓钢于柔,大度从容”,实际上林则徐不过是馆阁体书法家。这样的例子同“因人废书”一样也是举不胜举。客观而论,颜真卿、柳公权金农等等在书法史的贡献是不容怀疑的,但人品决定书品的观点从中也做了不少怪。
四、人品和读书的关系
1、你适合练书法吗?其实要看这5种能力!
2、书法就是书法,书法是文字的艺术!谈书法可以谈文字,也可以谈文学!谈人品与阅历有什么意义呢?
3、颜真卿是一位驰骋沙场的大将军,因此他写出的字也十分豪迈,轻的地方犹如一根铁丝,重的地方也丝毫不含糊,所以要求写的人必须手腕的劲得使足,最好站着写!
4、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第”的本字
5、一般而言,我们对于书品和人品关系的认识,最简单的是认为人品决定书品,人品如何,书品就如何。这通常是正确的。比如颜真卿颜鲁公的字,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书品即人品,其为人忠君英勇,其书也是“关羽坐帐,气势逼人”。
6、编辑部:扬州市文昌西路525号报业传媒集团大厦12楼
7、每次合成装备都要等装备经验达到100%,否则是不会升级的.在每次合成时注意上边,是有写明几率的.想提高几率可以使用VIP道具里的水晶,大中小增加的几率不一样,但是最多放四个,所以在高级的时候想成功就不能以数量取胜了.还有一点就是生肖的时辰,你点击时辰的时候会告诉你,今天什么时候有什么特效,比如装备合成几率提高,但是在合成框里是不会直接显示出来的,所以具体加多少也没人清楚.
8、比如说,我在20年前看南唐后主李煜的字觉得写的非常好,线条所显露出来的力度,是普通书者所不能达到的。而古人书论中却说,李煜的撮襟书写的很寒僒,因为他在历史上把祖宗的南唐江山拱手给了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北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没有人看着不叫好,而古代专家还是给他挑毛病,笔画不含蓄,过于瘦弱,亡国之象。其原因也就因赵佶的昏庸而亡国。他手下那个蔡京,由于是个奸臣,因此被排斥在“宋四家”之外,恰恰让蔡襄捡了一个大便宜,实际上蔡京的字写的并不比蔡襄差(起码就我所见的蔡襄墨迹看)。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9、欢迎关注、欢迎投稿、欢迎合作
10、4G书法资料U盘
11、古来对王羲之人品称之为一流,对颜真卿凛凛正气无不钦仰,故其书千古不磨矣。项穆《书法雅言》云:“夫人灵于万物,心生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但人心不同,诚如其面,由中发外,书亦云然。”此一语道破了为人、为事、为书的基本规律与准则。我想,“书,心画也”也是这个道理。古来书家与书论家对人品与书品的观点、认识、阐述等,多有体悟,也多有自己的建树。实际上也是要求书者应具备这样的素养,懂得无品不足以言书之道理。
12、史书记载,褚遂良为人率直鲠亮。早在秦王府做铠曹参军时,李世民对他就有很好的评价。《旧唐书》卷105载,李世民曾对长孙无忌说:“褚遂良鲠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13、篆文再加“竹”(竹简)另造“第”代替
14、西汉文学家扬雄在《扬子法言》中提出“书,心画也”,并非是对书法艺术的直接论述,但是仍可以看作是后代论述书品和人品的萌芽。
15、对!若没人品,有再多的书品又有何用?虽说现在是经济时代,物质的享受已经在对人品提出了质疑,可是,人类发展的方向表明,最后还是人品为上。
16、基于这种实事求是的书学观点,所以赵孟頫论学书之道,绝无故弄玄虚或大言欺人之谈,对同时代书家也能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他讲的学书必经之路是“必由临模之功,然后筋骨、风神、韵度”“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法,乃为有益”,而反对、鄙视那种“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的人。他认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既是他个人的经验之谈,也抓住了构成书法之美的最基本的客观因素,向人们指出了掌握这门艺术的切实方法。其中,又无不贯穿着他的审美判断。
17、书法作品曾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三等奖;
18、获中国书坛第二届“兰亭七子”第一名。
19、艺术家•拍卖•画廊•收藏家•艺术机构•资讯交流平台
20、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二等奖;
五、人品与书法
1、褚遂良书风的形成除了其个人的审美意趣因素而外,和有唐一代的审美风尚以及大唐国君李世民的爱好是分不开的,唐太宗在《晋书》卷80中赞誉王羲之书法道: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必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2、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查看官方账号并关注
3、真正品评书法的,首先应该着重于书写者书写技法层面以及作品带给观赏者的直观感觉。书写者道德层面则应该属于其次,甚至是再次的因素。人品对于书品的影响并不应该被无限放大,二者间关系于当时书写者来说几乎没有,于当下欣赏者来说也不很大,最多是古人在“误导”今人。
4、应该不是,这比较像是宣传读书活动的口号标语。当然,个人觉得书名能起得这么直白的,除了部分网络小说就是那些厚黑学、心灵鸡汤了。如果真是劝解世人多读好书,或许《书香一味》这种更适宜。如“好书”这样宽泛的定义,大概不会出现在文化气韵浓厚的书中,就算有这么一本书,其内容可窥一斑。全是个人见解。
5、试题答案:(1)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庄清秀,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他被后人称为“书圣”。(2)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3)例如:顾恺之作画的专心致志值得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借鉴。
6、如果把“书品如人品“的“如”理解为“像"或者“影响”,竹韵表示赞同。书品像人品。
7、“人品:不能绝对等同于“书品”
8、刘熙载《艺概·书概》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9、应该没有关系。放眼望去,任何一个姓,任何一个生日的人,都有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别。关键是后天的学习培养锻炼和积累的问题,俗话说的“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百家姓中的所有姓氏都有成功的佼佼者,也有败类和落伍者;任何一天出生的人都有荣华富贵者,也有贫贱败落者。这就是明证。
10、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11、由此看来,人品比书品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好字,不会做好事,人民一定会唾弃他,即使在书坛上也不会他留下一个小小的地位。"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12、兰亭奖作者:一幅入展作品产生全过程
13、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坛“兰亭七子”、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全国代表性中青年书法名家个案研究会成员。
14、当“弟”的“渐次缠绕”本义消失后
15、西泠印社首届手卷、扇面、楹联书展最高奖;
16、>点击即可免费收听本期内容书品与人品的关系
17、至此,对褚遂良的“率直鲠亮”和“遒美飘逸”似乎便有了更为明确、合理的认识,在他那里两者既有相合又有相悖,“率直鲠亮”更多的是言其人,是从道德层面而言的,从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其“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的人格力量;“遒美飘逸”则更多的是言其艺术,是从审美层面而言的,从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其“华美绰约”、“劲健超逸”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境界!
18、联系方式:1814766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