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丘
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6、(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00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0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1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论语》
15、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1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孔子《论语》
1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9、(译文)聪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20、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论语》
2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论语》
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23、(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2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5、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7、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孔子《孝经》
28、(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9、后台回复“名著”领取十大经典名著导读电子版
30、(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3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论语》
3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3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3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40、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4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44、(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45、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季氏》
46、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47、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8、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4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0、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论语》
51、诚信是文明人的良知,温馨而又自然;虚诈是缺德者的枷锁,阴冷而又沉重。
52、(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3、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5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5、(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