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诗》首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两个较为新奇的比喻“沙如雪”、“月似钩”,来描写大漠和燕山的景象。“沙如雪”,不仅从视觉的角度写出大漠在月光笼罩下的银白之色,而且喻体“雪”,更给人一种心理感觉上的寒冷。
2、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3、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马群先去害,
4、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
5、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唐·白居易)
6、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7、骢马(唐)庾抱枥上浮云骢,本出吴门中。发迹来东道,长鸣起北风。
8、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
9、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10、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1、唐剑斩隋公,□(3)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12、翻译:天马来自于月支窟那个地方,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纹一样漂亮,骨如龙翼一样坚韧有力。
1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4、诗题说是“马十四匹”,画中的马,却不止此数。南宋楼钥在《攻媿集·题赵尊道渥洼图序》里说:他看见的这幅渥洼图,是李公麟所临摹的韩干画马图。“马实坡诗云‘十四匹’,岂误耶?”楼钥因而题苏轼诗于图后,自己还作了一首‘次韵’诗。李公麟临摹那幅画,当属可信。临摹本中的马是“十六匹”,也很值得注意。王文诰“据公诗,马十四匹,楼所见并非临本也”的案语,是缺乏根据的。按苏轼这首题画诗中的细节,那些说“据公诗,马十四匹”的人,漏数了一匹,搞混了一匹,实际上是十六匹,和李公麟所临摹的画相符。
15、元·刘因《山家》诗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明·王越《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诗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