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句:我知道真象,但又不能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用愚公移山造句)。
2、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4、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5、 首先在手抄报的正上方写上标题“愚公移山”四个大字,在左下角是山脚下的巨石,旁边是一片土地。
6、(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7、在开辟中国第一条天路时,建设者们发扬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使新疆与外界的联系便捷了许多。
8、 愚公九十岁的时候,孙们叫到面前,和大家一起商量,想要把这两座大山移走。子孙们听了他的想法之后,都非同他的做法。第二天,一家人便拿着锄头出门了。一家人不管老小都去挖山,挖下的土和石头,用担到渤海湾去倒。
9、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 才能到南方去。
10、释义:效:仿效,跟着学。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11、释义: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
12、释义: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13、 你想要独力完成这件事,恐怕非得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可。
14、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15、语音复述当天学习的成语故事或用当天学习的成语故事造句。
16、造句:他勤学善思、知识广博,真是个有脚书厨呀。
17、 愚公很烦恼,他带领全家人,准备把这两座大山挖掉。于是他们就一起挖山,挖下的泥土和石头,他们就运到海边上去扔掉,他们挖得很认真,一年都很少回家休息。
18、各位爸爸妈妈和小朋友,晚上好,今天开始开设成语学习时间!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愚公移山》。
19、好啦,孩子们~今天的成语故事已经讲完啦,大家都学会了吗?
20、有了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21、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22、做事如果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23、造句: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24、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25、从3月1日开始,“曹灿杯”推出(每日成语)栏目,每天遴选一个成语,从正确发音、遣词造句、背后故事等多方面进行解析。
26、(造句)我们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治脏治乱治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27、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28、(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29、 滴水之所以能穿石,除了它能锲而不舍之外,就是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30、造句:不许出战,只是坚壁清野,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方可追他。
31、 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
32、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33、造句:相隔数十年后,他们虽然破镜重圆,但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