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2、(解释) 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3、(出自):《孟子·万章下》:“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4、(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5、(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6、故事: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听到风声或鹤叫声,都以为是追兵。(专心致志的意思解释)。
7、(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8、我们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就像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地方,耳朵不能同时细听两个声音,手不能同时去做两件事情一样。
9、(解释)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10、(解释)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11、学习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即使拥有高智商和好老师,但是如果学习三心二意,也是一无所获。
12、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专心致志的意思解释)。
13、 (出自):叶圣陶《伊和他》:“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14、从上图可以看出,“專”字的三个甲骨文字形大同小异,都是表示下部的一只或两只侧面手形在接触上部的一个类似于囊状之物,似有将其旋转之意。那么,上部的这个类似于囊状之物又是什么呢?结合它的似有将其旋转之意可以推测,它应该是纺织的工具——原始状态的纺锤。金文将侧面手形置于纺锤的正下方,小篆又在侧面手形符号旁添加一笔,使之成为“寸”字,小篆字形再经隶变与楷化之后,就成了现代汉字正体字的“專”字。至于简化字的“专”则完全破坏了它的构字理据,成为一个毫无道理可讲的纯符号文字了。
15、有人认为,专心致志的时候吐舌头是为了用舌头的信息减少身体其他部位发来的信息的干扰,所以伸舌头就等同于把身体调成了静音模式。这就和许多人为了“我不听我不听”,嘴巴里开始略略略念经一样的道理。
16、基本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7、其“专”(專)字可以表示集中、纯一的意思。例如:“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易·系辞上》)韩康伯注:“专,专一也。”再如:“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敌分为是以十共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孙子•虚实》)又如:“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18、(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19、有一天弈秋讲完课,就叫两人对弈。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就对弈起来。开局不久,就见分晓,认真听老师讲课的那位学生,从容不迫地能攻能守,另一个手忙脚乱地应付招架。老师一看,两人的棋艺相差悬殊。他对棋艺差的学生说:你们两个人一起听我讲课,他能专心致志,而你心不在焉,所以他可以学到东西......
20、(出自):《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1、(解释)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22、当我进去时,他专心致志于书本,没有注意到我。
23、(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24、(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25、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6、(解释):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27、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想别的事情去了。就这样胡思乱想地混了一天又一天,棋艺一点儿也没有学到。
28、(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29、(解释)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30、(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没有住的地方,整天不吃不睡的。
31、总之呢,这两种解释合起来就是,“前方高能,非战斗人员速速离开”的意思。
32、(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33、(解释)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34、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35、全神贯注 (quán shén guàn zhù)
36、(解释)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37、 Science:钻石都弯了,还有什么不能?
38、小猫说:“真气人,我怎么一条小鱼都钓不着呢?”猫妈妈看了看小猫,说:“钓鱼就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你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着鱼呢?"小猫听了猫妈妈的话很难为情,开始一心一意地钓鱼了。
39、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40、网上学习通常是循序渐进的,要求学生专心致志。
41、(出自):《孟子·离娄上》:“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42、其表示小。例如:“独守专室而不出门,使其性虽不愚,然其知者必寡矣。”(《淮南子•脩务训》)高诱注:“专室,小室也。”再如:“父子夫妇内藏于专室土圜之中。”(汉·桓宽《盐铁论•轻重》)又如:“虽然地狭而专,民多而贫,外有靓袨都雅之形,其实无名园杰榭,尤花异木。”(宋·叶适《醉乐亭记》)
43、《説文解字》卷三寸部:“專,六寸簿也。从寸,叀聲。一曰專,紡專。”
44、有时候,他专心致志地工作起来,连饭也会忘了吃。
45、对于语言功能正在学习变化的小朋友来说,语言的发展也和手部动作有紧密联系。因此当他们专心用手做事时,舌头就会配合着运动。
46、(解释):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47、(出自):《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48、(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49、译文: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
50、“說文無簿有薄,葢後人易艸爲竹以分別其字耳。六寸薄,葢笏也。……蜀志:秦宓見廣漢太守,以簿擊頰。裴松之曰:簿,手版也。六寸未聞,疑上?二尺字。玉藻曰:笏度二尺有六寸,此法度也。”
51、(解释) 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52、何谓“六寸簿”?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对此作了如下的补充解说:
5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观察、需要记忆的时候,要善于集中自己的力量,集中自己大脑活动的力量来进行观察和学习。所谓集中力量、集中注意力,就是我在一边观察、一边记忆的过程中还一直在想,一直在脑子里活动。要体会这种感觉。有的时候你可能根本就没有活动,就在那儿听,就在那儿看。有的时候你想活动,又不知道如何活动。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如果你的思维不积极参与,你怎么可能把他讲的内容都记住呢?老师的讲授其实是有逻辑和结构的。当你在大脑中不断地整理它的逻辑和结构,研究它的顺序和关系时,你的思维就积极参与了。你会发现,老师先讲的是一个人智能的几种表现、几个方面;然后讲到首先要探讨观察和记忆力;又讲到观察力和记忆力的一些属性;最后讲到如何提高观察力和记忆力。
54、9叶圣陶《招魂》:“不由我不专心致志搞这一套。”
55、● 第十六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线上比赛报名指南
56、 (示例):不由我不专心致志搞这一套。 叶圣陶《招魂》
57、他像在监狱里那样,整天专心致志地缝制鞋子。
58、(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59、4小贴士:专心致志不管是在做事还是学习上,都很有用处,就是锻炼专注力,让自己做事心无旁骛,不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