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柏拉图是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是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全真全善的理念世界,凡世上的万物因分有了理念而存在。
2、快乐的秘密并不在于寻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于培养清心寡欲的能力。
3、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哲学中最伟大的人物,也是我们这个学校的校长。在苏格拉底之前的一个世纪,也有人自称为哲学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但是他们要么以物质的宇宙为中心,要么发展出了非常精英主义的、反民主的人生哲学。生活于公元前469~前399年的苏格拉底是第一位坚决主张哲学应该对普通人的日常关切发言的哲学家。
4、柏拉图的对话是苏格拉底从古代生存下来的最全面的叙述之苏格拉底由此开始以其在伦理学和认识论领域的贡献而闻名。现实中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在对话中对苏格拉底的刻画之间的区别仍然存在疑问。
5、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性是恒定的,这个本性总是追求着自己好的生活,即“使灵魂尽可能地善”,也就是追求幸福。人们选择去做的事情,即使是一般意义上的“坏事”,做的人也一定认为是能带来幸福的。比如小偷在行窃的时候,也是希望以此获得幸福,只不过这种对幸福的理解是错误的。这就是一个真知的问题,只有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真正符合人性,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也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6、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观点)。
7、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8、另外,意见不是知识,意见可以众多,知识与意见相对立。我们可以获得知识但是不能获得感觉,那种类似感觉的领悟、直觉、洞察,并不是表浅的感官的感觉。柏拉图在《共和国篇》中提了出重要的说明——线喻(线段比喻),提出对于感觉的对象的揣测意见、信念意见、理智的知识与思考的知识。揣测意见或称影像意见,是具体的、杂多的,不具确定性。信念意见相比揣测意见更靠近真实。这些意见还需要区分,其中包含了真意见与虚假意见,而真意见接近知识。理智的知识是切入变动的领域并与之发生关联,但更接近真实。思考的知识要用概念、思想的材料来把握,离真实最近。
9、“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太阳神庙门楣上的一句铭言。苏格拉底把它作为自己哲学的左右铭。“认识人自己”对苏格拉底来说有两重含义:一是他认为,人不能徒劳的去研究自然,把握自然是神的职责,人的智慧在神面前是毫无价值的,人只能认识人自己。
10、具体来说,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目的论。
11、柏拉图的亲徒弟、苏格拉底的亲徒孙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也提出了自己的答案——讲逻辑,并且还破天荒地整出了一整套的形式逻辑方法,从怎么下定义到如何做演绎推理,把其中的具体规则和可能出现的陷阱都给指出来了。
12、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
13、柏拉图关于可知事物的学说是他所提出的真实(真理)论。首先是感觉对象与知识对象的根本不同,感觉的东西不是知识的来源或对象,相反亦是。他在《共和国篇》中提出洞喻(洞穴比喻)来阐述这种根本不同,借洞穴中的世界与阳光下的世界对比,洞穴中的人是被束缚,比喻被感觉以及习惯束缚的灵魂所见的世界与事物,而洞穴外阳光下的世界是解除了这些束缚的灵魂所见的真实世界。
14、但问题来了。这个“不定”,毕竟是个否定的概念,它是个不是任何东西的东西,但我们想知道,这个不是任何东西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想知道万物的本原,你说这个本原是“不是任何物质形态的东西”,那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个肯定而不是否定的答案。
15、心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16、苏:那么虚伪怎么样?虚伪应该被放在哪一栏?
17、就是这一句话,哲学开端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希腊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都是诉诸神话传说。大约和荷马同一个年代,有个吟游诗人叫赫西俄德,他写了一个《神谱》,讲世界和诸神的诞生以及诸神之间的纷争。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希腊神话,希腊神话里的神并不是高高在上高风亮节,他们和人很像,也争风吃醋,尔虞我诈,比如宙斯就喜欢找小宙斯的老婆赫拉又是治理小三专业户。
18、苏:如果他拿走这个敌人的财物或者用策略欺骗他,这些行为怎么样?
19、“型式”作为“分离的原因”有其困难。第型式作为分离的原因,造成了重叠计数的问题;第理念论的原理不仅是具有型式的东西,而且是不具有型式的东西,这就毁掉了研究事物本身的目的,出现了问题;第按照型式论原理,不仅仅是“是者”而且是“非是者”,都具有一个模式,这也造成一种矛盾;第型式作为分离的原因与数目是同一的,因此产生数目是否是事物的质料因的问题。型式的分有论也存在着困难。同样,“善型式(理念)”论也存在着困难:善的型式有多种,违反了柏拉图本身的思想逻辑;分离的作为目的的善将在所在领域里被述说,但人们普遍谈论善的方式与之不合;对善的型式的一个研究只需要一种科学就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各个科学领域都存在;在“是”后面加上“是”自身与在“善”后面加上“善”自身,是无意义的、多余的。
20、不管怎样,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家们,都是从自身的经验和感觉出发去认识这个世界,无论他们的观点现在看来多么不堪一击,但毕竟,在人类的幼童时期,这帮人开始挣脱神创论的束缚,开始了人类哲学和科学的蹒跚学步。
21、 当他的雅典同胞因为亵渎神灵而审判他时,他对他的同胞说,“我四处游逛,就是为了说服你们当中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不要去在意你们的身体,或者你们的财富,而是要努力‘使灵魂达到最佳状态’。”他文雅、幽默、谦虚地引导人们去省察他们的人生哲学,把他们带到理性之光下。跟苏格拉底谈话是最普通、寻常的经历,但这些会彻底改变你。跟他谈话后,你就不再是原来的你了,突然之间你觉醒了。
22、同时可以讨论读书、考研升学的问题,多特姚还会不定期对群成员进行独家讲座,欢迎各位入群,一起爱智慧。
23、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活了70岁,公元前399年被雅典城邦处以极刑而死。我们已经多次提到,公元前449年希波战争以后,随着希腊战胜古波斯帝国,雅典成为海上霸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和辉煌,古希腊文明在各个领域均走上了巅峰。苏格拉底成长于雅典文明的“黄金时代”,即希波战争至伯罗奔尼撒战争之间。这一时期,在伯里克利治下,雅典民主制得以发展,经济高度繁荣,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科学等诸多领域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孕育了苏格拉底这样伟大的哲学家似乎也非偶然。同样,当他在垂暮之年见证了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失败和衰落,这个城邦似乎也不再能包容他实践哲学的反思,终于以“腐化青年”的罪名将他处死。
24、但是,我们也许还可以再加上一条,而这一条恰恰与苏格拉底对自然哲学研究的上述态度有关。因为,从色诺芬的这段话来看,苏格拉底所关注的并不简单地就是自然哲学有用无用这样一件事,他关注的还有如何使自然哲学的讨论不陷入没有是非标准的凭空争辩和论证;并且他显然是想到了将自然哲学家们能否“为了他们自己和他们所选择的其他人的利益,在适当的时候把他们的知识付诸实践”作为一项判断标准。实际上,这种观点不仅切中了当时希腊自然哲学的“时弊”,而且为解决这个问题指出了方向。
25、1:追求真理的意志. 他有敏捷的思维,并用这思维去捕捉真理,从中他得到了心灵的慰籍..对于世界对于社会,他有他独到的看法,对于人生,他也相当的宽容.这个相当于佛教的"看破红尘"吧?
26、苏格拉底哲学的重大意义在于他是第一次真正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揭示了人不能真正认识自我就不能很好的认识世界这一深刻内涵。因此,古罗马时期著名思想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27、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公式是“知识即美德”。他认为,知识既是美德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相反,恶行即无知。无人自愿为恶或者知道什么是善的而不去做。这似乎与人们通常的认知不一致。但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不是对行为本身的知识,而是关于“怎样的行为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的知识。
28、事实上,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任何一个有具体形态的物质都不能成为世界的本原。所以,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叫阿派朗的东西(aperion),我们把它翻译成“不定”,所谓的不定,就是没有规定性,即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