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瓦尔多夫斯基周围的作家仍然支持索尔仁尼琴,并推荐《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为1965年列宁文学奖的参赛作品。但这时传出索尔仁尼琴是逃兵、当过伪警察的流言,并在评审委员会上正式提出。直到苏联最高法院出示索尔仁尼琴不是逃兵、没当过伪警察的判决书后,谣言才被终止,但索尔仁尼琴已错过时间,无法参赛了。
2、从此,他的小说无法在俄国出版。从1968年开始,他的许多作品,如《癌症病房》、《第一圈》、《1914年8月》等,都陆续在西欧出版,引起国际文坛的关注。1970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奖理由是:“因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但索尔仁尼琴却无法亲自前往领奖。(索尔仁尼琴的作品)。
3、至于《红轮》则比《古拉格群岛》还要恶心。这倒不是因为书中胡编乱造了无数诸如“列宁是德国间谍”之类的段子,而是说这本书过于冗长,情节也不连贯,导致让人读不下去。据说,全书的俄语版也只不过卖了3000套。而那些人也只不过是用来装逼的,包括索尔仁尼琴的粉丝在内没有一个人读完这套书。更可笑的是,中国翻译《红轮》的专家也没有读完这本书。在这部书的《译者序言》中宣称小说一共有20卷,从1914年一直写到1945年:(索尔仁尼琴的作品)。
4、他告诉她,自己又换了一个新房子,是在霏丝家附近,第6街105号的一个叫“皇家庭院”的公寓里。
5、⑪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M].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第457页
6、诚然,自我救赎之路,也必定荆棘遍布。但你要记得,命运给予我们的,不会是“失望之酒”。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苦难可以成就你,泪水亦能浇灌你。
7、然而,来到癌症楼后,他竟重新对女人产生了欲望。他和护士卓娅调情、同医生薇加约定共度余生。性意识的觉醒,是奥列格生命力重燃的体现。
8、 在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索尔仁尼琴辗转于莫斯科的几个监狱中,挖土、搬木头、做苦力,“劳动改造”。直至1947年他被转移到莫斯科郊外的第16号监狱,境况总算有了些好转——在这个专门关押知识分子、利用犯人进行科学研究的特殊监狱里,索尔仁尼琴不再被沉重的体力劳动所折磨,他的数学天分派上了用场。
9、婚后,张爱玲与赖雅的经济一直不富裕,甚至可以称得上“贫穷”,尤其在赖雅中风瘫痪后,他们的日子更是充满了各种艰难。
10、索尔仁尼琴是国内外都很有声望的人,对俄国各政d都有很大的吸引力,都希望与他结盟,以壮声势,但看了他的言论,不少人心里凉了半截。索尔仁尼琴的言论遭到各个d派的反驳,人们对他渐渐失去信任。蛰居美国佛蒙特州二十年的隐士回到俄罗斯,急于参政却又提不出切合国内实情的纲领,会有人追随他吗?
11、一辆大车将我们全家及另外几家拉到别尔哥罗德——在那里我们被赶进一座被他们抢占的教堂里,那里就像监狱一样。很多村子的人都被车拉到这里,地上连躺的地方都没有,而吃的是各人从家里带来的食品,他们什么吃的也没给。深夜时,一辆军用列车抵达小站,上车的时候引起一阵忙乱,押送队的人忙得团团转,车站闪烁不停。父亲乘机对我说:“要不你逃吧。”我成功地从人群中逃走了。而我的家人都去了原始森林,走进了生命的死胡同,之后他们便渺无音信了。
12、1994年5月27日,索尔仁尼琴途径马拉斯加、马加丹、伯力,重返俄罗斯。
13、《癌症楼》的设定是在极端的环境下,个人的权利也遭到了极大的限制。
14、这“最后一批故事”是一个关于索尔仁尼琴的重大发现。紧凑的结构、清晰的表达以及“令人惊艳”的写作技巧再次确立了索尔仁尼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不仅是20世纪最令人尊敬的雄辩家,亦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散文大师。
15、作者:(俄罗斯)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
16、“正义”素来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亦是索尔仁尼琴在《癌症楼》这部小说中关注的焦点。
17、在那里住了六个月后,1959年2月,他们又搬到了旧金山,再次过上了一段平静的家庭生活。
18、“革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枪决”。1992年,一部俄罗斯电影《契卡》,展示给观众一幅幅血腥的图景,重现了古拉格群岛的生活。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契卡”这个词似乎有些陌生。契卡是苏联建立之初设立的肃反委员会的简称,是列宁相当倚重的一个组织,是一个“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斗争的机构”(列宁语)。影片不长,大约只有八十多分钟,场景也很单调,大部分位于一个看守所的地下室里,但八十余分钟的影片中,其中差不多一小时的时间是在枪决人。每次都在这个地下室里,男女老少一群人被从囚牢里带到这里,然后脱光衣服,赤身裸体地走到门板前,脸朝着门板站立;每次都是同样的五个行刑人,手脚利索地朝着他们开枪射击;赤裸的尸体被头朝下吊上地面,然后被扔上板车拉出城外。整个过程异常的规范,如同屠宰场。
19、伊•梅契尼柯夫(1845-1916)著名生物学家与病理学家,比较病理学、进化胎生学、微生物和免疫学的奠基人之1908年与德国科学家P•欧利希共获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20、 索尔仁尼琴从普京手中接过了这一国家最高荣誉——他曾经拒绝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所颁发的类似奖项。这一事件被一些西方人士解读为“索尔仁尼琴与一位崇尚集权的领导人合流了”。其实,从索尔仁尼琴对普京的评价中不难看出,他和绝大多数为俄罗斯国士分裂、国力式微痛心疾首的爱国者一样,认为普京总统是俄罗斯复兴的最佳选择。
21、文学作品被禁,且自己被剥夺了苏联国籍,索尔仁尼琴仍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坚持“地下文学”创作,坚守“不靠谎言生活”这一底线。
22、 当十月革命风暴席卷而过,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二年,索尔仁尼琴在北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市出生了。他是一个遗腹子——就在他出生前半年,刚刚从一战战场走下来的父亲,在一次打猎事故中不幸中枪身亡。年轻的寡妇带着婴儿移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靠当打字员的微薄薪水清贫度日。
23、作品最多: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1850年):法国作家,《人间喜剧》中包括91部小说;
24、也因此,任何世俗的评判都将是肤浅的。或许,世间真正的感情,从来都在世俗之外!
25、在索尔仁尼琴人生最后的几年里,他的名字似乎沉寂了。直到2007年,普京总统向他授予国家荣誉奖,他的名字又回到了俄罗斯报纸的头版头条。
26、索尔仁尼琴不仅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诗人,更是一位历史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毕生追求公平与正义,给俄罗斯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和文学遗产,在有生之年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27、从空间的角度来看,癌症楼本身就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空间,象征着强大的社会权力;与此相对的,是象征着自由与希望的流放地。
28、他开始偷偷写作。1959年完成《第一圈》和《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并利用假期到各地收集劳改营材料,着手写《古拉格群岛》。他还根据在塔什干肿瘤防治所的经历写了《癌病楼》。索尔仁尼琴不停地写作,但在1962年以前从无出版的念头。
29、她不会开车,每次需要送赖雅去医院时,只好求助很少打交道的霏丝。
30、在癌症楼里,医生从来不和病人商量治疗方案,也从不告知病人药物的副作用。这种强制治病,就是集权强迫国民服从的体现。
31、 索尔仁尼琴对集权政治不知疲倦、毫不留情的批判,为勃列日涅夫当局所诟病。他先后根据自己在16号特殊监狱的经历和流放期间治病过程的经历创作了《第一圈》和《癌症楼》两篇小说。前者借用《神曲》中地狱之喻,讲述了一个特殊监狱囚禁科学家和学者以实施阴谋的故事;后者则用癌症肿瘤,来隐喻苏联“无可救药的、必然灭亡”的体制。这两篇小说完成后被当局禁止出版,手稿也被没收。
32、下午四点以后则是自由活动时间,艺术家们往往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33、但是,因为他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普京不谋而合,2007年,他却欣然接受普京颁给他的最高国家奖章。
34、我家祖祖辈辈住在库尔斯克省天鹅村。但我们对生活的概念突然被横空一刀截断:别人称我们为富农,因为我家的屋顶是镀锌铁皮的,有四匹马,三头奶牛,房子还带有一个不错的花园。一进花园就是一颗枝繁叶茂的杏树,每年上面都结满了杏子。我和几个弟弟不知爬上爬下杏树多少次了,我们爱杏子胜过任何其它水果——后来我再也没有吃过那样的杏子了。夏天,妈妈在院子的小厨房里用那些杏熬制家常果酱,那时我和弟弟们就马上跑去分享果酱凝皮。斗富农的人来勒索我们,要我们交待家里还藏有什么东西,否则他们说要把这棵最好的杏树砍掉......最后那棵杏树被砍了。
35、 辗转西德和瑞士之后,索尔仁尼琴一家来到了美国,隐居在佛蒙州乡间的卡文迪许镇。西方给予这位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崇高的礼遇和热情的接待,但索尔仁尼琴冷漠以对。在美国的18年,他几乎将西方的所有褒奖和评论置若罔闻,拒绝加入美国国籍,闭门谢客,足不出户。他不关心身边事,也不在意世界大事,唯独让他牵念和费尽思量的,只有一个俄罗斯。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撰写《红轮》之上。这部详述俄罗斯现代史的作品,从布尔什维克革命说起,洋洋洒洒一共写了5000页。
36、索尔仁尼琴在胜利前夕被捕,1945年6月7日判处八年强制劳改。八年间他蹲过各类劳改营,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劳改犯和看守。他对劳改营的生活、劳改犯的特殊心理和看守的残暴举止都很了解。1953年6月刑满释放,但又被永远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5年他生了恶性肿瘤,再次面对死亡,被当地难友送入塔什干肿瘤防治所。肿瘤已发展到晚期,生还的希望渺茫,但他还是治愈了。几次面对死亡的经历使他对死亡不再畏惧,立志把所见所闻真实地记录下来,为千百万蒙冤受难者竖立一座纪念碑。1956年2月他正式平反,迁入梁赞市,分配到中学教书。
37、 也正是在16号监狱的3年间,他与生俱来的文学感觉被进一步激发了,而在狱中的愤怒与绝望,让写作的灵感与欲望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38、那天刮着大风,天气也很冷,可是重逢的喜悦战胜了天气的不适。
39、《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马特辽娜的家》、《第一圈》、《古拉格群岛》、《在转折关头》。
40、苏联解体前已经没有众望所归的引路人了。叶利钦虽是民选的第一任总统,但充当不了精神引路人的角色。《消息报》坦率承认,俄国人成了迷茫的孤儿。于是他们拼命寻求精神支柱,寻求一种把他们团结起来、创建富裕生活的思想。不少人把目光转向索尔仁尼琴,希望他为他们引路。索尔仁尼琴的思想虽形成不了体系,但他的一些观点却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1994年5月索尔仁尼琴凯旋般地回到阔别二十年的祖国。他从美国佛蒙特州途经阿拉斯加、马加丹飞抵海参崴市。欢迎他的规模、欢迎群众的热情、各地赶来报道他行踪的记者,远远超过1986年对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视察海参崴时的欢迎。索尔仁尼琴下榻在海参崴宾馆。次日,索尔仁尼琴同汇聚在海参崴中心广场的市民见面。没有任何限制,谁都可以来。
41、 李安曾写过一个剧本,内容是表现一个有思想的人在看书,于是他写那人在读米兰·昆德拉。结果电影的合伙人一看立马说这不行,要想突出一个人的思想特别深刻,就得写他坐在那在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读陀翁的人之所以往往思想特别深刻,恰恰是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从不是诞生于愉快的创造冲动,而是诞生于俄罗斯人和人民的苦难及其灾难深重的命运,诞生于拯救全人类的思考。 而这,是专属于俄罗斯文学的伟大传统。
42、没有作品发表,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收入。赖雅早年虽然挥金如土,但当时也已经很落魄。
43、⑥ 索尔仁尼琴.索尔仁尼琴读本[M]张建华,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44、为了让病人们服从安排,医生只会一味地强调“癌症”的危害,使所有的病人都产生恐惧,从而无力反抗。
45、第二天清晨,那位犹太裔的基督徒医生,就死在了手术台上。但是他的话,却像光,照亮了索尔仁尼琴心中的黑暗;像盐,给了后来成为作家的索尔仁尼琴试图医治人类心灵腐烂的永恒药方。索氏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种道德传统与宗教情操。
46、1957年8月间,张爱玲收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当时母亲正在英国。母亲去世后,留给张爱玲一个装满古董的箱子。
47、1994年6月,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与军人在irkoutsk。
48、然而张爱玲与赖雅之间又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49、有人称赞索尔仁尼琴是20世纪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良心,是回归祖国的先知。但是波兰作家康布罗维奇却认为索尔仁尼琴浪费了一个作家的生命。
50、 1967年5月,索尔仁尼琴向苏联作家协会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作家们要求当局开放言论自由。在他看来,作家的良心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如同他在《第一圈》中所写的那样,“一个伟大的作家,是一个国家的秘密政府。”
51、 1961年,索尔仁尼琴把《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手稿寄给16年前的“狱友”库佩列夫。几经辗转,库佩列夫将这份手稿交到了《新世界》杂志的编辑特瓦多夫斯基手中。
52、在这一年3月的这一天里,张爱玲与赖雅在自由活动期间相识。
53、 一年过去,2008年8月3日,俄罗斯文学巨匠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因心力衰竭在莫斯科逝世。89岁老人在故土家中寿终正寝,死得其所。他几乎与苏联同期诞生,却比苏联长寿——这个他穷极一生批判的“专制帝国”,已经在他去世前17年土崩瓦解。
54、 在索尔仁尼琴逝后,西方舆论普遍在奉上敬仰之言后加上一句“在晚年,他成为了一个民族主义者。”事实上,民族主义的血液始终流淌在索尔仁尼琴的血脉之中,贯穿了他的一生。正如哈佛学者、历史学家理查德·派普日前撰文指出的那样,“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保守传统中的一员,一个现代版的陀斯妥耶夫斯基。”
55、经历了十多年服刑、流放的日子后,奥列格已失去了对女人本能的欲望,因为“他多年来压根儿就没看到过女人。当然也没接近过。他听不到她们的说话声,也不记得什么是女人的声音”。
56、 在哈萨克斯坦的劳动营里,任何的写作都是被禁止的,遑论这样一部“反动”作品。日后索尔仁尼琴讲述,当时他经常在一些小纸片上写字,用心背下来,然后把纸片销毁。这部日后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就这样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写成。
57、 在索尔仁尼琴的一生中,俄罗斯是他唯一的牵念,创作的唯一动力。他的作品题材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个国家最有争议的一段历史——苏联。他所有的激情、勇气、愤怒和斗志都是为了了这个国家而生。尽管他的思想赢得了全世界,但他只属于俄罗斯。
58、③ 余一中主编.《古拉格群岛》大家读[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3:第226页
59、1962年,他以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创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当时批判斯大林的风潮下,他的作品甚至受到赫鲁晓夫的鼓励和推崇。他的朋友形容说,这本书像原子弹一般震撼人心。在短时间内,这本书共卖出85万册,使他一夜成名。后来,他又陆续创作了3篇暴露社会阴暗面的短篇小说。
60、回过头来再来看张爱玲和赖雅的感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张爱玲和赖雅这份贫寒、病痛中始终坚守的忘年之恋,已经超越了世俗。
61、但是电懋公司的老板出事后,宋淇也不得不离开公司,不能再继续帮助张爱玲了。张爱玲一下子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62、有俄罗斯读者在读完他晚年所写的中短篇集《杏子酱》后说:
63、比起生存权利,更大的困境是死亡。在癌症楼里,病人们每天都处在死亡的威胁下。
64、关于索尔仁尼琴的被捕也充满着谜团。他开始在赫鲁晓夫大骂斯大林的时代宣称是自己由于在和朋友的通信中批评斯大林而被告发判刑的,后来在旅居西德期间宣称自己是由于反对苏联红军在德国的违纪现象而被判刑的。在后来旅居美国的时候又宣称自己不仅反对斯大林,而且反对列宁和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才被判了刑。其实由于兵源缺乏,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是极少因为政治原因而判刑的,甚至像参与过刺杀斯大林的作家季诺维也夫也被从监狱里放了出来。因此,索尔仁尼琴仅仅因为在通信中流露出一些不满就被判刑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卫国战争后期苏联红军由于有很多劳改释放犯的参加导致纪律水平大大下降,特别是在德国和中国东北境内发生了不少强奸妇女现象。而苏联方面也对于这些现象进行了处置,将一些犯罪士兵抓进了监狱。因此,从概率论的角度来看,索尔仁尼琴被判刑的最大可能是因为参与了强奸妇女的罪行。不过,由于赫鲁晓夫时代为给斯大林的所谓“受害者”平反,销毁了不少人的卷宗,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此人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被判刑的,只能听他自说自话了。
65、好了,《癌症楼》这本书的解读,到这里就结束了。
66、他和许多世界著名文学大师是朋友,如庞德、乔伊斯、康拉德等。
67、 ◎世界上受过苦难的民族很多,但能写出伟大著作的却很少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俄国19世纪“苦难”的集大成者,他的一生被告密,被流放,永远欠债、永远不幸,这种经历是正常人无法承受的。 世界上受过苦难的民族很多,但能写出伟大著作的却很少。因为苦难本身没有意义,对苦难的思考才有意义。 正如陀翁自己所说:“苦难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你内心所有的感受、隐忍在这个土壤里面,很有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灿烂的花朵。” “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这句略显得扎心的话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写照。在处理苦难时,陀翁不仅仅是人世间的记录者,更是人世间的挖掘者,因此具有特殊的深度与广度。在他的作品中,即使一个纯粹虚构的人物,或悲或喜却都呈现出鲜血淋漓般的真实。 这些丑与恶,你看或者不看,它都在那里,不是你闭上眼假装不存在,它就消失了。 因为真实的直面人类的苦难,所以在陀翁看来抽象的概念,远远不及具体生动的人更值得我们珍惜。任何试图实现这概念的理想主义者,都不能忽视人的价值。任何试图以牺牲少数人的生命去实现理想的行为,都值得警惕。 比如在他的名著《罪与罚》里,男主角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一旦被揭开,一切都可以用最通俗的四个字来解释,那就是“权力欲望”。
68、生活从不会一帆风顺,想要超越苦难,就不要失去对生命的激情,亦不要丧失对活着的热情。
69、赖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经常要到医院去看病,有时还必须住院。生病要花不少钱不说,关键是需要人时刻在旁边照顾。
70、索尔仁尼琴的创作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在创作中注重继承与创新。以他被逐出境的1974年为界,可将其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成就较高,早期创作有较高的艺术性。
71、该书将索尔仁尼琴四十余年的创作融入到其充满斗争精神的人生历程中,不但向读者展示了作家坎坷而又不凡的一生,而且以俄罗斯文学传统为参照,详细地梳理了作家的艺术美学价值、独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72、但让她没想到的是电影公司对剧本有最后决定权的两个人根本没读过《红楼梦》原著,他们只想拍一部俗套的言情戏,有关少男少女的爱情,这样才能获得观众的喜爱。
73、所以,索尔仁尼琴关注的是:当人的生命无法得到保证,时刻都被死亡威胁时,该如何做才能让自己活下去?
74、这时,她得知自己的老朋友麦加锡已经回到美国,在美国之音广播电台工作。张爱玲不得已又去求助于他。
75、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赶下台,政治风向的转变使监督文艺界的克格勃重新活跃起来。作家们对索尔仁尼琴的态度也发生严重分歧。围绕《十月》杂志主编柯切托夫的作家开始批评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如《金星英雄》和《阳光普照大地》的作者巴巴耶夫斯基就指出《马特廖娜小院》只是个别农庄,作者为什么不写邻近的布尔什维克农庄呢?那里阳光普照。这说明作者对生活阴暗面感兴趣,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76、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二战时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二枚勋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此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他1962年出版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被吸收进作协,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出作协,随后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随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美国后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与之相处。他死后,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77、张爱玲把自己的小说拿给赖雅看,赖雅对张爱玲的文采赞不绝口。
78、7月的一天,他收到张爱玲的一封信,信中说她已经怀了他们的孩子。
79、这既是索尔仁尼琴在命运受到压迫时的反抗,亦是对自由的争取和对自己的救赎。
80、1973年8月,克格勃在列宁格勒查获了《古拉格群岛》的打字稿,但另一份打字稿连同索尔仁尼琴的遗嘱已送至国外。索尔仁尼琴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对外国记者发表声明:一旦他被害或失去自由,在国外出版《古拉格群岛》的遗嘱立即生效。索尔仁尼琴在苏联并未被害也没失去自由,1973年12月28日《古拉格群岛》的俄文版却在巴黎出版了。
81、张爱玲也选择了这个途径,一方面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继续写作。
82、1991年苏联解体。1994年,索尔仁尼琴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故乡。他仍然直言批评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政府,认为新政府既腐败专权、纵容财阀,又盛行物质主义。因此,他拒绝接受1998年叶利钦颁发的“圣安德烈荣誉勋章”。
83、值得注意的是,索尔仁尼琴在赫鲁晓夫时代到流亡西方国家期间近乎狂热的反华。在苏联时,其宣称中国要侵占整个西伯利亚,所以苏联与中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应该拿6000万条人命换取对中国战争的胜利。到西方之后,他在反华方面变本加厉,宣称中国的古拉格群岛无论是在受害者人数方面还是在残酷性方面都远远超过了苏联,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是不可饶恕的最大错误,应该支持台湾反攻大陆……这些言论甚至让苏联与西方的反华人士也感到大跌眼镜、瞠目结舌。
84、1961年,张爱玲为了把《红楼梦》改编成电影剧本去到了香港。
85、 通过朋友的帮助,索尔仁尼琴已经将《古拉格群岛》手稿用微缩胶片送往了巴黎的出版商手中,但叮嘱他们暂不出版。他的本意,是找机会让这部作品在自己的祖国率先问世。
86、 “不,我不再惧怕死亡……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害怕,担心自己死去后所有的文字创作计划落空。如今,对我而言,死亡是自然的事情——它不是终结,而是一个人存在的里程碑。”
87、有人说他与时代脱节了;有人说他走得不是时候,回来的也不是时候;也有人说他太天真了、太狭隘了、太不食人间烟火了……但我们不要忘记,他只是一个“人”,是一个受限于时空环境的“时代之子”。
88、索氏先到德国,后迁居瑞士苏黎世,最后流亡美国。
89、 ◎一个国家有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就像有了第二个政府 在被抛入政治的漩涡中时,索尔仁尼琴没有沉溺于哀怨,而是选择研究令无数个体历经苦难的秘密机制,以便保存“残酷的、昏暗年代里的历史材料、历史题材、生命图景和人物”。 而索尔仁尼琴交出的“研究”成果正是两部不朽的名著——前者即流亡前所写,令索尔仁尼琴名扬全球的《古拉格群岛》;而后者则为他流亡期间写就,倾注了一生思考与生命之火的作品《红轮》。 就重要性而言,索尔仁尼琴自己也曾多次表示,自己最重要的作品并非《群岛》,而是这部《红轮》。 因为《红轮》所探究的正是研究制造苦难的“根本机制”,对“苏联这一体制何以产生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且他描写的那段历史距今并不遥远,世界上的许多人,连同我们在内,依然生活他的延长线上。 为守护个体,走出苦难而写作,既是秉持自俄罗斯文学的伟大传统,更是他护佑着良知的火种,使我们不致再次堕入无尽的黑暗之中的一生志业。 正如索尔仁尼琴在书中所说的,我们对他人的苦难闭目塞听,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自以为可以避免他人的命运。然而,在这个权力者将人完全视为物的社会,没有人会真正是安全的。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生平安无事,半夜不会有人来敲门。 …… 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对人类怀着深沉的爱的文学,最可能出现的俄罗斯。 确实如此,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能像俄罗斯文学那样表现出对于穷人、被压迫者、不幸者和卑微者深厚的爱,更将对他的爱深入探究制造苦难的土壤之中。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苦难发生,我们就需要记住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索尔仁尼琴为代表的这样一群人,记住他的作品,因为,要走出苦难,我们不但需要良知与正义,更需要来自人性深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