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孔子《论语》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中的警句)。
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1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以.)
7、(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中的警句)。
8、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尽善尽美)
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2、(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3、(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14、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8、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卢梭
19、译文孔子说:“学了之后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1、译文: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没有讲,这是失掉朋友;不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告诉他了,这是说错话。所以有智慧的人在与别人交谈中,能够做到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2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2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
25、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
27、译文孔子说:“学习而不知道思考,就会被知识表象所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对学习有害。”
28、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9、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1、即使意见不同,君子也能与人和谐相处,不会剑拔弩张,必欲致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小人喜欢结d营私,盲目追求一致,却很难与人相处。
32、(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33、(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34、出了问题,君子首先责备自己,而小人首先责备别人。
35、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8、将诚信存入生命的银行,为你的事业成功兑现珍贵的利息。
39、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0、(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1、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错误了。
4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44、译文:君子通过学问文章来聚会和结交朋友,又通过朋友之间的交流切磋来促进道德完善。
4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47、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论语》
48、(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像(天上的)浮云。”
4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篇》
5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论语》)
5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