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2、(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名人名言的句子)。
4、1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诸葛亮《将苑·将强》)。(诸葛亮名人名言的句子)。
5、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6、10人君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诸葛亮《教令第十三》)。10斩断之政,谓不从教令之法也。其法有七:一曰轻,二曰慢,三曰盗,四曰欺,五曰背,六曰乱,七曰误,此治军之禁也(诸葛亮《斩断第十四》)。
7、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8、倘若事事都老板亲力亲为,那么其他的人不就没有锻炼的机会了吗?所以即便很多事情老板会,老板也会假装不会,很虚心去求教员工,那样员工就感到很自信,很有动力。
9、(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1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1、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
12、有的员工下班期间见到老板,喊老板,老板都爱理不理的,好像没有听到,或是没有见到一样。可能老板心里有事吧,所以给人看上去走路都心不在焉,所以我们叫他,他没有搭理我们。
13、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诸葛亮《纳言第四》)。
14、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5、——诸葛亮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民谚(励志天下)有文事必有武备——三国·诸葛亮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三国诸葛亮▪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6、后来的诸葛亮,羽扇纶巾,指挥三军,他作的《出师表》,亦如与朋友话家常,学的是曹操。曹操倜傥风流,其下属羊祜累官升至尚书左仆射,当其都督荆州时,轻裘缓带,身不披甲,学的亦是曹操。曹操在军中,意态安闲,如不欲战。曾用火攻败操于赤壁的周瑜,当作战时,背后却在听戏,学的也还是曹操。----钱穆《中国文学史》
17、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
18、——诸葛亮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劝农业,无夺其时。
19、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将军或是老板,是不可以很骄傲,感觉自己很了不起,还目空一切,这样骄傲下去,只会让自己和自己的手下失去礼仪与尊重,将士之间或事老板与员工间不能以礼相待,那么大家的心就不会聚在一起,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出现众叛亲离的局面,都不会愿意同甘共苦。
20、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21、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22、严号申令,而人愿斗,兵合刃接,而人乐死矣(诸葛亮《将诫》)。
23、这句话的本意是一个人工作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即使到死,也不改初衷,不忘初心。
24、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25、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
26、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三国·诸葛亮
27、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
28、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29、11)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三国)诸葛亮
30、伊尹辅佐成汤、太甲两代,吕望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勋劳特著,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两代,情况亦极相似。至于说到老谋深算,指挥如定,则比汉初相继为相的名臣肖何、曹参,更高一着。
31、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於美趣,何患於不济。志不强毅,意不慷慨,碌碌滞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窜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32、陆游《宿鱼梁驿五鼓起行有感》投宿渔梁溪绕屋,五更听雨拥篝炉。少时谈舌坐生风,管葛奇才自许同……酒醒顿觉狂堪笑,睡起方知梦本空。
33、管仲、乐毅,何许人也?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而管仲也被尊称为“仲父”。乐毅于公元前284年,带领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差点灭了强大的齐国。这两人都是我国春秋时期非常厉害的大人物,青年诸葛亮以此二人为榜样,志向远大。
34、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35、(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36、将在军,军令有所不受(诸葛亮《答姜维》)。
37、帷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表》)。
38、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故君子思不出其位(诸葛亮《思虑第十五》)。
3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0、(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
41、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42、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三国·诸葛亮
43、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44、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45、治理国家,无论圆通还是方正都不能失去规矩,主要的要抓住、次要的也不能放失,为政不能脱离理法道统,如此则万事可成,功业也可长久保持。诸葛亮主张用律法和规矩来规范官员和民众的行为,维持社会秩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政权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安定有序。
46、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47、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诸葛亮《兵法》)。
48、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49、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50、受命以来,夙(s)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泸,深入不毛(不毛之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竭驽(n)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3)----诸葛亮《出师表》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诸葛亮《三顾茅庐》
5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2、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
53、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见《将苑·将骄吝》)。
54、(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5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56、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57、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8、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59、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60、观日月之行,不足以为明;闻雷霆之声,不足以为听。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
61、 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6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3、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诸葛亮《赏罚第十》)。先令而后诛,则人亲附,畏而爱之,不令而行。赏罚不正,则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起於非功(诸葛亮《赏罚第十》)。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喜不纵可戮之士,怒不可犯无罪之人;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戮无辜;喜怒之事,不可妄行(诸葛亮《喜怒第十一》)。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诸葛亮《喜怒第十一》)。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诸葛亮《喜怒第十一》)。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诸葛亮《治乱第十二》)。10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诸葛亮《治乱第十二》)。10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诸葛亮《治乱第十二》)。10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为,人之所瞻也(诸葛亮《教令第十三》)。
64、第一句: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65、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66、 劝农业,无夺其时。 ——诸葛亮(三国·蜀)
67、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咏怀古迹五首之四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68、一个人要不是对名利权情等恬淡寡欲,就不可能明确自己高洁坚定的志向,要不是在生活中保持宁静,全神贯注于学习,就不可能达到深刻和漫远的境界,实现远大的目标。
69、((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70、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诸葛亮《治人第六》)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诸葛亮《举措第七》)。故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诸葛亮《举措第七》)。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於幽林,直士出於众下(诸葛亮《举措第七》)。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诸葛亮《举措第七》)。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诸葛亮《举措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