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自秦汉以还,显赫一时的墨学几成绝响。至清代乾嘉时期,学者在明人刊刻的基础上,对《墨子》一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校勘与训释。至此,《墨子》始成可读可解之书,墨学也渐趋复兴之势。在诸多学者中,高邮王氏的校勘、训释可谓卓越。这不仅由于其校诂之深入、方法之丰富,更因其承前启后之功。论文即以《读墨子杂志》、《广雅疏证》、《墨子间诂》以及上海图书馆所藏佚名录王念孙批校本《墨子》等相关资料为参照对象,从校理时间、内容方法及得失影响进行论述,以期能相对客观而全面地了解王氏父子的《墨子》校释情况。
2、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荀子简介荀子生平事迹)。
3、齐湣王末年,稷下学宫开始衰落。学者们纷纷离去,荀子这时也离开齐国来到楚国。到齐襄王时,稷下又再度兴盛,荀子等一批学者又返回稷下,成为了齐国最有名望的学者。荀子也曾经向秦昭王和赵孝成王推荐他的政治主张,但都没有被采纳。
4、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5、荀况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荀子把天、地、日、月、星星等和万物一样看做是自然存在的东西,按照一定的规律自然变化,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荀子在2000年前就能够有这样进步的思想,是很难得的。他不但不承认天神的威力,而且主张人的力量可以制服天。人应该控制天,人也是能够“制天命而用之”的,这是荀子与当时其他学派大不相同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十分进步、极有积极作用的。
6、 摘 要:钱穆对荀子的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三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对荀子生平事迹的考证,修正并补充了史料记载的不足与缺失;第二方面是对《荀子》篇节的考订,对个别篇节的重新组合,使之更接近《荀子》书的原貌;第三方面是对荀子与先秦学术的思考,在对荀子与诸子的比较中评析荀子的学说,归纳其在先秦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其中第三部分所依据史料为钱穆佚文,不见于其文集,而又颇具价值,故分析之以窥钱穆荀子研究全貌。
7、荀子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他治理下,兰陵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成为一块文化高地。正是由于他来到兰陵,甚至定居兰陵,著述、讲学于兰陵,一大批青年才俊慕名而来,有些人后来成为左右中国历史命运的人物。刘向《孙卿别录》谓:“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及韩非号韩子,又浮丘伯,皆受业为名儒。”胡元仪《荀卿别传》说:“韩非、李斯、陈嚣、毛亨、浮丘伯、张苍而已。当时其盛也。”韩非、李斯、陈嚣、毛亨、浮丘伯、张苍等等,都是当世之杰,他们不远千里,前来兰陵求教,兰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
8、“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圣贤之学,百世犹传。一个地方的文化水平,固然与这个地方的政治、经济等相关,如今天的北京、上海然,但更与这个地方能否有影响百代的大儒相联。荀子治兰陵,讲学、著书于兰陵,造就兰陵“多善为学”的局面,其流风余韵,影响百代。对一个地方发展,引入“资本”可以带来经济繁荣,引入“智本”可以带来文化繁荣,既有资本,又有智本,可以“富而好礼”,既富且雅,传之百代。
9、 薛奎,年少时勤勉好学,颇有文名,为乡里所推重。26岁举进士及第,走入仕途,先后在地方、中央担任各种官职。他每做一官,尽职尽责,政绩炳然。
10、 一代英明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纪念历史名人,推崇历史文化,学习历史知识,目的就是要学习弘扬历史名人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廉洁奉公的从政理念、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目的就是要留住历史印迹,保护民族瑰宝,汲取文明精华;目的就是要醒悟历史教训,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梦!
11、虞初为西汉河南洛阳人。其事迹多已散佚。据《史记》、《汉志》所载,虞初于武帝时,以方士侍郎,乘马衣黄衣,号黄衣使者。而在《郊祀志》有载:「雒阳虞初等以方词阻匈奴、大宛。」
1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大意是“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意义。
13、公元前259年,荀子七十四岁,赵孝成王议兵。
14、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意思是: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人性恶。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既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造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体现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外铄论代表人。
15、许行是鲁国的农业专家,亦为先秦诸子农家的代表人物,为神农之言者。
16、 李斯所谓“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应该是从任廷尉算起的。
17、荀子认为:一个人眼睛贪图美色,耳朵喜欢好听的音乐,舌头爱好美味。想吃、想玩、好逸恶劳,这都是人的天性,所以人才有七情六欲。这些天赋自然的本能并不是不好,可是如果依人天性顺其发展,必然会引起争夺暴虐,这个世界便成为自私恐怖的世界了。
18、 学生代表迈着沉稳步伐向荀子献花致敬,全体师生以虔诚之心向荀子三鞠躬以表达对荀子的景仰之情。
19、 梁轨不辞辛苦,轻装简从,亲到县境各地探查问访,寻找水源,终于在县城西北方向几十里外的九原山下,发现了水源充沛、泉水清澈的鼓堆泉,可以用来灌田和饮用。梁轨喜笑颜开:老百姓艰苦困难的生活处境有救了!
20、知识的理论,"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人所赖以认知的功能,一部分是"天官",如耳目,另一部分是心,即头脑。
21、 如果廖名春的考察贴近事实的话,荀子孙庄教书的歌谣不是凭空而来的,兰陵附近的孙姓应该是荀子的后人。
22、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人物,他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不管在何时,所发表的任何言论,到了后世都成为了让人所学习的榜样。
23、有些气量狭小的人不免眼红,到处说荀子的坏话。齐王听信谗言后,渐渐和荀子疏远。荀子决定离开齐国。这时,他已是81岁的老翁了,不知往哪儿去,心情沉重万分。听说楚春申君爱好贤士,决定到楚国去。春申君仰慕荀子美名,决定请他担任“兰陵令”。
24、 陶琰为人刚正不阿,不向恶势力低头。明正德年间,太监刘瑾专权,权倾一时,炙手可热。刘瑾同d徐谦,诬告官员李高。担任刑部右侍郎的陶琰,查办此案,弄清真相,为李高申冤。刘瑾闻信,勃然大怒,假传圣旨,把陶琰押禁狱牢两个月;刘谨又假传圣旨,对陶琰罚米一百石。有同僚劝说陶琰:给刘瑾认个错,就可免受处罚。但陶琰坚决不肯。后来刘瑾被杀,陶琰才官复原职,罚米退还。
25、 薛奎在朝廷,遇事敢言,谋议无所避忌。他对皇帝过错,敢于直言劝谏。薛奎爱惜人才,他所举荐的后辈,后来都精明能干,大有作为。
26、稍微注意两汉到魏晋文化研究的人都会发现,此一时期兰陵文化进入了鼎盛时期。“兰陵人多善为学”,由此而形成兰陵“经师群”。如王臧、缪生、褚大、孟卿、孟喜、后仓、疏广、疏受、萧望之、匡衡、毋将隆、毋将永、段嘉、王良、缪袭、缪悦、缪播、王朗、王肃等等,这些经学大师或设帐授徒,毕生致力于中国经籍的传承,或通经致显,以经术论政事,他们在诗学、书学、礼学、春秋学、易学等传承与研究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都是一代名儒。
27、现在看来,东汉人应劭大胆否定司马迁的说法,将年五十改为年完全是为了附和刘向的宣王、威王之说。即便按照威王末年计算,荀子也要活到一百三十四岁。他不得不将年五十改成年十五。但这个修改是不够严谨的,再说,年十五是难有游学资格的。
28、 孟珙的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是岳飞部将。孟珙早年随父孟宗政在枣阳一带抗击金军,协助父亲保卫襄阳。父亲孟宗政亡故后,孟珙接管了父亲的“忠顺军”,担当起抗金大任。
29、 孟珙虽是武将,但勤奋好学,能文善诗;他重视文化教育,在战乱环境中,兴建书院,劝勉学研。孟珙重视人才,他向朝廷举荐的后起之秀,后来都成南宋名将名相。
30、 这个孙庄就是我的姥娘家,它位于兰陵东南五里处,在运女河东岸,与荀子墓隔河相望。这个村子多数人姓孙。童年的时候,我常在孙庄住,听大人说,荀子在兰陵住了二十年。这个“二十年”的说法如果确切的话,那就意味着,荀子离职后又活了两年,即公元前236年。
31、荀子,战国时代的卓越思想家,赵人,约生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早年也曾游学齐国,在齐颇受推崇,有一段时期,荀子也被人称为,孙卿子。荀子言,从道不从君,人生不能无群,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