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毅,坚强),任(担子,担当的东西)重而道远。仁以为(把……作为)己任(责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
2、②“可以观”,《诗经》诞生于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能真实地反映其所处的时代社会特征。因此通过《诗经》我们可以感知前人的社会生活,这样的积累有助于我们以古证今,提高现实观察力,提高洞察人情世态、分辨是非的能力。
3、(3)提问:本章是颜渊和孔子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到颜渊怎样的品质?
4、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yù)祭,如不祭。”
5、➡其实我们从父母那里接受的教育也是这样的,虽然父母可能没有学习过论语,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6、B.孔子认为如果君子能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可称为好学之人。
7、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俗》)(论语十二章君子食无求饱)。
8、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nìng)俭;丧(sāng),与其易也,宁(nìng)戚。”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0、(1)答案:根据”敏于事而慎于言“可知,君子应当勤奋敏捷地工作,谨慎地说话。
11、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但愿意按照您的话去实践。”
12、试译:孔子说:“夏礼,我能够讲一讲,只是杞国的不足以验证;殷礼,我能够说一说,只是宋国的不足以验证。原因是典籍和贤人不够。典籍够、贤人够,我就可以验证它们。”
13、即使你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刚,如果不学习,一样会产生弊端。
14、3子曰:“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5、在《十二章》中,“ , ”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6、①“可以兴”,《诗经》饱含感情,读者能通过学习它使自己的感情受到熏陶;
17、B.“文质”,“文”指道德品质,“质”指外在表现,后来也指语言风格的华美和质朴。
18、试译:子张想学习如何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告诉他:“多听,没把握的先存疑,以为有把握的,说话还是要慎重,就会少出错;多看,没把握的先放下,有把握的,做起来还是要谨慎,就会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办事少后悔,官禄就在其中了。”
19、 百年长河浩荡,而今漫漫征途。一次又一次的逆流而上,一次又一次的振翅高飞,远古的呼唤始终回荡在华夏大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烈用血铺成的路把远方叫做归途,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遥望长征路。如今万世开太平,篝火在赓续,时代在呼唤,路远迢迢,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我们,应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有“任以为己任”的理想,有“死而后已”的决心,在困难与磨砺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克己复礼”作为个人行动的准绳,将“仁”的春种带向大地,遍地开花。
20、《十二章》中,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
21、 高尚的人言谈举止中都彰显着他的品德,不人云亦云,不跟风诋毁,不以偏概全,都是一个优秀的人应当具有的。不要以尚未知全貌的事情来随意评价一个人,是成为君子的必修。
2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去学习别人的优点,才会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也就会更快乐。你想想,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得有多少,你不去学习了解,你又怎么能知道别人优秀在什么地方,而自己的不足又在哪里呢。
23、 启发:向有德行的人去学习,多和有德行的人相处,看见有缺点的人就思考自己身上是否有这个人的缺点,是可谓君子心态。而且君子要文采和仁德兼备,弘毅而有道远。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5、食无求饱一一食,饭。无求,没有要求。饱,不饿。意思就是饭没有什么要求,也就是没有什么好孬,能吃饱不饿就行。
26、试译:孔子说:“君子心量广大,不跟人攀比;小人跟人攀比,心量狭窄。”
2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①,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②,就有道而正焉③——可谓好学也已④。”
28、④“可以怨”,怨就是不满。不满要表达出来,不能闷在心里,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而诗歌就是其中一种健康而有效的表达方式。有注家说怨是“刺上政”的意思,即是对社会政治以及上级统治者的不满。
29、(9) 子曰:“知(同“智”,智慧)者不惑(疑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30、(1)提问:这一句中孔子认为君子的言行标准是什么?体现在哪几句中?
31、18子张学干(gān)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32、②追求进步。她看到部队出发,就非跟着部队走不可,还深一脚浅一脚跟跑过来。
33、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34、1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5、“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3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37、《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 ?”
38、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用“食”“饱”“居”“安”此类口语,但语言酣畅,似行云流
39、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图奢糜,居住不贪图安逸,在做事时机敏还在说话时谨慎,靠近道德规范就使自身正派了——可以称得上是喜好学习的人。”
40、试译:有子说,“一个人能够孝顺爹娘,敬重兄长,却喜好违犯上司,那是少有的;不喜欢违犯上司,却醉心于捣乱,这样的人从来不会有。君子抓根本,根本扎稳了,一切为人处世之道自然生发出来。孝敬父母,尊敬哥哥姐姐,这就是仁的根本吧!”
41、③勇敢无畏。在战火纷飞、军情紧急的情况下,汪可逾席地而坐,从容演奏,表现了她的勇敢无畏。
42、如:《无衣》篇“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地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种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精神与气势,读来让人热血沸腾。
43、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他是好学的了"
44、翻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5、 漫漫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心怀大志如丘壑,“勇者不惧”前路难。如辛弃疾所言“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少年郎儿弘毅不止,振扬山河长响不停。
46、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47、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48、“知之者不如好知者,…”阐述了读书求学的态度,以求学为乐。
49、“三人行,…”讲学习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50、 要践行“仁”,就必须要对自己的品性进行纠正和克制,调动自身能动性,以完善和发展自身为目的,以礼仪规范为准则。要有“止,吾止也”“进,吾往也”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使最终没有成功也将责任归咎于自己的担当,在生活中也应该谋求自身发展的自主性。还要“克己”以及以礼行事。克制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注意礼仪规范才能在生活中践行“仁”。见贤思齐,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德意义上的君子。
51、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2、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5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54、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 。
55、孔子很肯定,他二次都说好学的人“今也则亡”,在他众多的学生中,除了颜渊,他没有再发现第二个好学的人了。然而他又特别的自信,毫不掩饰向人诉说他自己的好学。《公治长篇第五二七》,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
56、(1)君子“好学”的标准有三条:一是在物质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二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即“敏于事而慎于言”;三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即“就有道而正焉”。
57、而:连词,表示修饰。此句为定语后置句,“可以终身行之者”作“一言”的定语置于其后。
58、试译:孔子说:“温习旧学问而触发新感悟,就可以做老师了。”
59、第鼓励人人通过好学,成为君子。《学而篇第一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孔子希望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真学问,并在学问的增长积累过程中体验追求的快乐。
60、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61、那怎样算好学呢?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第十九五》),子夏说:“每天知道自己所未知的,每月不要忘记自己所已知的,这样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大家清楚了吗?每天学习一点新的东西,反复实践已经掌握的东西,那就是好学。
62、 我们要做一个有仁义的君子,修身养性,这样我们就没什么可忧虑的了。做仁义君子,我们要克己复礼,知道什么是合乎礼仪的,不做无礼之事;做仁义君子,我们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将自己所不想做的施加给别人;做仁义君子,我们要善待他人,乐于助人,不做害人害己之事。
63、为什么孔子认为真的君子是不求吃饱穿暖的呢?
64、8子曰:“君子不重(zhòng),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65、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66、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67、试译:鲁哀公向宰我请教“尊社稷神该栽什么树”的道理。宰我回答说:“夏后氏栽松树,殷朝人栽柏树,周朝人栽栗树,说:‘让人战栗。’”孔子听后说:“既成事实就不多说了,事已至此就不劝阻了,过去的事就不追究了。”
68、《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69、试译: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定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老师主动打听的,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才得以了解的。老师了解国情的办法,也许跟别人的办法不同吧?”
70、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
71、爱护生命,拒绝极限运动。挑战极限不能视生命如儿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挑战极限。
72、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