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2、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3、本文围绕“勤俭节约”这个热门话题落脚到“饮食文化”的具体层面,并分别从“让饮食文化简朴俭约起来”、“让饮食文化绿色低碳起来”、“让饮食文化文明健康起来”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整篇文章重点突出、逻辑结构清晰,特别是其中引用的名人名言需要同学们着重进行积累。
4、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靡费财物,提倡节俭。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
5、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现在就让我们重拾倡俭古文诗句,勤俭节约从你我践行!
6、翻译: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处)《尚书·大禹谟》。
8、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因为,我是“光盘”。
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悯农二首》)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10、勤俭节约,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此时从现在做起!
11、让饮食文化绿色低碳起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应成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必须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提倡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戒除滥食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平衡的饮食陋习。
1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3、辛苦得来的果实,不好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14、提高用水效能。使用节水型器具,洗手、刷碗、厕所、洗刷卫生用具、杜绝用水跑冒滴漏现象等;
15、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先秦《左传·昭公十九年》
1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8、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译文: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19、“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请节约每一粒“粮食”,把没用完的餐“打包”带走。
20、译文:节俭,是最大的品德;奢侈,是最大的恶行。
21、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帮。
22、树立节约资源与能源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
23、勤俭节约是干事创业的鲜活教科书,勤俭节约是拒腐防变的无形安全门,勤俭节约是砥砺人生的最好营养剂。
2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两汉诸葛亮《诫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