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文)凡是选拔人的原则,如果不能用圣人,能得到君子也行。与其用小人,还不如得到愚人。
2、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3、治天下苦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4、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
5、(译文)一个人的品德胜过有才能,这样的人是君子;一个人的才能胜过品德,这样的人是小人。也就是说品德是第一位的,才能是第二位的,切莫重才轻德。
6、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7、 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8、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司马光
9、《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学术活跃,雕版印刷盛行,编写的史书,便于刊布流传。科举制的发展,形成庞大的文官群,他们的俸禄优厚,有很好的条件著述。加之统治者重视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学的发达。(司马光名言)。
10、司马懿在空城计中的策略:不求,但求满意;无悔的选择是好的选择;绝不掉入别人准备好的选项里。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司马懿经典名言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11、 司马光究竟凭什么让人见贤思齐呢?首先,他不好色,不贪财,堪称榜样。
12、译文: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饮食穿衣,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事情的艰难,就不会轻易地花费钱财了。每一顿饭吃肉喝酒,可以置办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
13、健康的心理,能使人不断地改造自己,以使自己悟出生活之道。
14、待人不公正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有失体面。——柏拉图
15、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子女教育的成功,人生最大的失败是子女教育的失败。
16、致慈爱之心,立威武之战,以卑其众,练其精锐,砥砺其节,以高其气,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坚其行阵,连其什伍,以禁淫非。垒阵之次,车骑之处,勒兵之势,军之法令,赏罚之数,使士赴火蹈刃,陷陈取将,死不旋踵者,多异於之将者也。
17、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司马迁
18、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19、 “陈立就列,不能者止”,是司马光对待职位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如果你的能力不能胜任你的职位,再美的官也应辞去。司马光屡辞美官,以气节名世。
20、任贤使能,而官有材,而贤者归之矣。故赏在於成民之生,罚在於使人无罪,是以赏罚施民,而天下化矣。
21、夫天下,非常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国,非常一人之国也。莫常有之,惟有道者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