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舒老师告诉我们,《论语》是记录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在我心目中,孔子距离我们很遥远。子舒老师像讲故事一样跟我们讲述其中的道理。一下拉近了古代和现代的距离。其中有许多句子耐人寻味,让我受益匪浅。
2、赏析:礼仪的作用,是以和为珍贵。先王传下的大道,都是以“礼以和”为最好的,做事情无论大小都遵从。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说出了礼是普遍的规范。
3、 不管盲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们的生活绝不会只围绕失明这一件事展开。
4、虽然这本书里的很多文字及意思我还不是很懂,但是通过爸爸妈妈的讲解,我也学会了很多道理。
5、言外之意: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仪,他所学所讲的也就不靠谱了。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他们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也。有了过错,就不要畏惧认错,并改正。论语经典语录摘抄及赏析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6、再次,应当善于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学而不思考,就会受蒙蔽而无收获;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只有学习和思考一起结合,才能体现出学习的效果。
7、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很佩服颜回,不是佩服他能忍受这么艰苦的环境,而是佩服他能乐观的生活。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时,颜回却不改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8、这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现在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盲目的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学到有用的知识的。只有在学习中思考,使知识深化和升华,才能真正掌握到有用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和人类。
9、现代人整天只知道拼命的赚钱,连父母都不管了。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你不尊敬老人,那你养的动物就和你养的老人没什么区别了。
10、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下属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下属也不会服从。
11、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12、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才能委以重任,所委托之事才能顺利发展。
13、《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推荐:1
14、 病毒从何而来?人相对其他动物变得干净:从丛林到稀树草原,病毒减少;火的使用。但狩猎和驯养家畜,却让人类容易感染上来自其他动物的病毒。狩猎:食物链富集,驯养家畜其他动物会感染动物然后传播给人类。(论语摘抄及感悟)。
15、《论语》虽然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一部书,但它的语言也很有特色。这本书的语言简洁,篇幅短小精悍还特别注意用语言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使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论语》还善于用修辞手法来记载孔子的言行,以此宣传孔子的思想和主张。这比单纯的说教更生动形象,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并接受。
16、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1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8、以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搜索更多关于孔子的知识,我会努力学习孔子的优秀品质,我会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学识。论语读后感范文12读论语,感到收获颇多,让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
19、孔子说:“学习了之后,时刻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不是很快乐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正是君子所为吗?”
20、见善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论语·季氏》
21、 当下即道场,其实幸福根本无需等待。那些温暖,不在远处、不在高处,而是在我们内心深处。
22、公伯寮向季孙氏告发和污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将他陈尸于市。”孔子说:“正确的道能够得到推行,不仅要靠人们的努力,还取决于命运;正确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命运。公伯寮又怎能违背命运的力量呢?我们只需要遵循君子之道,结果如何交给老天爷就可以了。杀公伯寮非君子所为,他罪不至死,你不应该这么做啊。”
23、 (评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24、《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生过半,当做点真正喜欢的事,读点真正适合自己的书,结交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根据我的职业和个人成长需求,我把自己今后的求学取向聚焦为围绕“教育”这条主线,扩展些国学和历史方面的内容,通过研读经典、思考揣摩、写作输出,与友人探讨等途径一以贯之。便不负余生!
25、 人类社会流行病传播?群居。高流动性。生化武器,成本低,效果好。在某个无法预测时间,会给人类一个灾难。
26、 c)肥皂。肥皂分子中带点且亲水头被会被水中的钙吸引。泡沫一般不稳定,稳定的泡沫是因为加了活性剂,实际上对清洁没有什么用。
27、《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当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以下是摘抄《论语》五十句,供读者品读
2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论语好句摘抄翻译意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9、 每一个心理学的背后,都是经济学的思考,再背后是哲学。关于幸福的话题,就是这样一个大洋葱。
30、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31、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32、(“不知礼,无以立也”,不适用现代社会,旧的礼制已废)
33、我遇到过一个人,他十分“好学”。借了很多心灵鸡汤的书籍,也穿梭于各大学习场合,诸如插花、烘焙、舞蹈、乐器、书法等等,然而终究觉得行为稍嫌浮躁,言语间底蕴不足。于是,我请教了一位智者,为何如此好学之人却看不到读书的成效?智者说,此人的学习是为了装点门面,掩盖其自身知识的匮乏,以跻身贵圈,实现销售的目的。我恍然开朗,初心如此重要,起点决定了终点的指向。
34、 每个人都被局限在某个低于,某个时代,某个境遇下,我们试图利用自己的意识来超越这个限制的努力,大多都是徒劳的。
35、赏析:孔子曾经对子夏说:“你应当成为君子一样的儒生,而不要做小人式的儒生。”
36、今天,我翻开了《论语为政篇第二》细细的品味着这篇。这篇主要色剂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37、这本书里面的温、良、恭、俭、让,让我学到了做人要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礼让,这样就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进而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38、实际上我的座右铭出自的书——《论语》里面还有很多的名言,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都教育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影响了千万人。举一个事实:我国犯罪率最低的地方就是孔子的故乡。
39、庄子的文辞非常美,可是仔细一想就会知道,这段话,本身就像惠施的批评一样,大而无用。为什么这样说?你看,树可以找得到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其实严格来说,树都很难找到这样的环境——人能吗?谁能离开其他的人独自生活?谁也不能,就像电影《东方不败》说得那样,令狐冲要退出江湖,任我行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能逃到哪里副去?”
40、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获得快乐: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不要有畏惧的心理,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难题。就像解答奥数题,总是从最简单的原理入手,耐心地一步一步分析,当你解开难题的时候,快乐的心情就像潮水一般涌上心头,这时学习不也变得快乐了吗?
43、 (论语原文)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4、这一位智慧老人在中国悠久文明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通过历史的镜子照亮了我们论语读后感15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非常有名的国学经典名著,名叫《论语》。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各个名人名家的经典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它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5、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大意是:“那种不得罪人的好好先生,是道德败坏的小人。”
46、 (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7、 茶16世纪传到欧洲,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嫁给英国查理二世,带来了茶叶风;曾经向中国进口,白银外流,但中国自给自足,向中国输入鸦片。后来有了鸦片战争。在印度开辟茶园,资本大于人道。后来在锡兰开辟茶园。成为茶叶出口国,巨额利益。
48、读完《论语》这本书后,我脑里经常浮现一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君子博于文”“君子喻于义”“巧言乱德”等一些仁、义、道、德、信,如:君子说话之前先做到,然后再说,为:先行言而后从之。
49、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50、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51、其中,我最喜欢一节就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它的意思是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教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52、比如:第三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应当要恭敬尊长,做事小心,说话诚信。更要爱众而亲德,做完了这些以后,还要用功读书。”这句话让我受益很深,我知道古人认为孝很重要!百善孝当先!孝表现为爱父母、尊重父母并且顺从父母。但我觉得如我为人处事好、学习好、在父母有错时劝一下,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在外面要尊兄重弟,还可以推广到年长的朋友。谨慎处事、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做到对人与事要诚信,不欺人不侮己。爱众,与人善,和有仁德的人交朋友。
53、《论语 》中有一句令我感触颇深的话,是《为政》篇里的这一段:“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非勇也。”明明不是你的祖先。你去祭拜,就是谄媚。应当站出来担当的事情却畏缩不前,就是没有勇气的懦夫。这样的金刚怒目,正气凛然的表达思想的句子,在孔子的章句里并不多见。用现在的话说,一向温文尔雅的夫子已经出离愤怒,直接开骂了!你们这些认错了祖宗的东西,明摆着不是你家的坟头,里面埋着的也不是你的祖宗,你却非拜不可,非要趴在人家的坟头上哭嚎不可。这样不知羞耻去巴结讨好强势力量的勾当,不是世风堕落到了极点,是没有人能做得出来的。“谄也”二字,就等于骂人是一个“大马屁精”,以孔子那样深厚的修养、儒雅的风度,不是悲愤难抑达到极致,是不会这样说的。
54、(“乐节礼乐”不适用现代社会,只需待人有礼即可)
5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56、用你的公正、光明磊落,耿直的态度面对这一切。
57、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翻译人才,首先就应该对本国的文化十分熟悉,这样才能将正确的信息传达给外国人。“双语人才”是要掌握两种文化,并会熟练应用两种语言的人才。假如连自己本国的古典文化都不知道,又怎能传播我们的悠久历史呢?论语读后感9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儒家的创始人之他所坚持的儒家不仅仅在春秋战国时期广为流传,孔子的言行更是被其弟子们编成一部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流传至今。
58、 我觉得我一直是一个坦荡的人,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评价“情商低”(不会讨人喜欢)。曾经网上有一句名言“所谓的真性情,都是因为不会掩藏自己,所以不得不表达那个真实的自己。”
59、 找到幸福的事情:练习方法:第一步,写出自己所有能做的事情;第二步,从这些中找到我们真正想做的,把圈越画越小;
60、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的吧。”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能理解我呢?我年轻时地位低贱,为了谋生,从事过很多不同的工作,所以掌握了许多普通人的技艺。君子会一味追求掌握很多种工作技能吗?不会啊。君子只需要顺应天命,在什么位置,就努力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啊。”
61、《论语》还说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
62、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论语》中直接了当的阐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孔子在对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的品质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提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提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义小人于利,他从人的追求以及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小人怀惠”和“小人比而不周”并不是说喜欢和擅长与人交际就是小人,而是说在做任何事都要把道德和法度放在第一位,不能只关乎财富和利益。这也论证了当下的中国将法治放在第一位,严厉打击扰乱社会治安的一切事物,体现了《论语》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影响。论语读后感4寒假的时候,陈老师陪着我们一起读了《论语》这本书,它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
63、 3非常推荐,震撼到三观
64、贫穷的人羡慕富豪,因为他有让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而富豪却羡慕那些平凡的人,因为他们很快活,不会整天杞人忧天地担心钱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
65、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表面的花言巧语的人,缺乏真诚的内心,的确,大道真理是以相反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表面看起来荣华,内心可能无比空虚,看起来沉默,但内可以心充实自在丰富,而日常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一些人,就是典型的巧言令色,善于做表面文章,我们要抛弃巧言令色。
66、 以上是些粗略的笔记方法,更多的需要自己慢慢读,慢慢总结体会,边学边记录,边记录边思考,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67、 f)墨水与钢笔。很长时间,人们找不到控制墨水流动的方法,不能单纯的把墨囊做得很小,否则因为气压墨水出不来。直到1884年,路易斯发明了金属笔尖,墨水因重力和毛细作用沿凹槽流动,而空气进入墨囊。但是墨水会腐蚀金属笔记,而且会卡,容易弄脏衣物。
68、作为青少年,读了这本书,对我的学习以及以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多启发。它的教育思想和做人做事的主张也都很符合当代的社会生活。《论语》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阅读和学习。论语读后感14在寒假期间,我看了《论语》这本书,看完后,我有许多感想,还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69、眼看时局纷乱,孔子有心出仕济助世人,但他却绝不肯违背道义和原则,绝不委屈求官。虽然屡屡受到只求洁身自好的隐者嘲讽,他毅然不消极,仍抱持积极进取的精神态度,努力推行正道。
70、人生之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论语读后感9学习好需要养成三个好习惯——不懂就要问;勤奋;其次就是有一个能使自己努力,有带动性的座右铭。
71、在社会上我们要做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的人。论语读后感2赐,是子贡的名。往,是已曾说过的。来,是未曾言及的。孔子因子贡引《诗》证学,遂称许之说:“《诗》有三百篇之多,其言词微婉,意味深长,非有颖悟之资者,不足以语此也。如赐也才可与言诗也已矣。”盖处贫处富的道理,是我所已言的,切磋琢磨的意思,是我所未言的。今因我已言的道理,就知我未言的意思,这等样聪明的人,与之论诗,必能触类旁通,而不至于以词害意矣!岂不可与言《诗》矣乎。然子贡悟性虽高,而学力未至,犹不得闻性与天道之妙,此可见美质之难恃,而学问之当勉也……论语读后感3孔子还要求统治者的行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
72、赏析:我自己拥有车马,和华美的裘衣,愿意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即便是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
7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4、 宫老师碾转经历过三所乡镇中学,从只有纯粹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懵懂的教育理念的幼稚状态下,开始了跌跌撞撞的摸索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之路。90年代末,全区掀起了学说课的热潮,她手头上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资料,通过上网搜索,将所有与初中生物学、甚至高中生物学有关的资料通通下载打印,订了厚厚的一大本,细细地揣摩每一节课的说课程序、教学方法、课后反思,并在旁边用红笔标注学习心得和收获,通过这种方式,她获得了大量的教育理念,并反馈于课堂教学。
75、你可知道“茴”字有几种写法?--鲁迅《孔乙己》
76、《新论语》把孔子评价弟子的所有言论都集中在一起,便于初学者阅读和理解,最吸引我的就是孔子对颜渊、子路、子贡三位弟子的评价。
7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78、从小到大,父母告诉我们要努力读书,考上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在校,老师教育我们努力学习,上名牌大学。
7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80、论语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大家都知道《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论论语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论语好词好句好段摘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1、在日常生活中,孔子态度谦恭而温和,言行平实而得宜,待人亲切而有情,对物也取之有节。也正是孔子的这些优秀品质,使他深得弟子们的推崇和敬仰。从中让我看出来孔子的梗概,让我获得很大启示,也丰富修养了我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