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教育孩子言语、行为讲究谦虚恭敬。文明礼貌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对孩子的礼貌教育不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更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家庭礼貌教育的内容包括:
2、恭敬之心,一个人要对师长,对社会,甚至对自然,对宇宙有所敬畏,不能够太胆大妄为。一个人天不怕地怕,心中对师长缺少恭敬,对自然缺少敬畏,就会失去约束,不讲规矩秩序,这就是无礼,无礼再推出去就是无法无天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作为家长,从小就要教孩子守规矩,懂礼数,心里有所敬畏。
3、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
4、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5、 适应性差和有逃避性的孩子,要先让孩子接触较安全的陌生环境和态度友善的陌生人,以后逐步接触较复杂的环境和各种态度的人,接触的时间和次数也应逐步增加。(家庭教育内容有哪些)。
6、怎么行!后来我们决定:钥匙再丢得自己跑回来拿备用钥匙。四年级还这样,他自己把车扛回了家。那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呀!但换来的是钥匙再也不丢了。所以,父母们应充分重视品德习惯的养成教育。
7、体则包括良好的身体(早睡、多锻炼、不偏食)和健康的心理(坚强、平常心、不妒忌)。而智可在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小孩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初高中则可以定至少考上某层次学校。家长一定不要过分关注成绩,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或导致到一定阶段孩子不喜欢学习。明确家庭教育最低目标的内涵才能使家长有的放矢,时刻注意引导方向。
8、孟子的人性观,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孟子说人和动物的区别是很小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普通的人丢掉了它,而君子保存了它。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是要培养谦谦君子。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特征常常用“君子”这个词就表达了。与之相对应就是小人。小人,是指行为处世像小孩子一样极为不成熟的人,后来泛指修养德行欠佳的人。我们就称之为小人。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我认为应该是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具有君子人格的高尚的人,这才是重点。
9、《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父里面就包括了母。中国人讲话特别简洁,所以不要在这里去纠缠,以为跟母亲没有关系。实际孩子的教育与母亲关系更大。中国还有句骂人的话:没有教养。这句没教养其实都知道指的是家庭教养。孩子表现不好,我们通常都归因于家教的问题。
10、我们社会总是为不良少年问题困扰,殊不知,不良少年往往是那些不良成人“言传身教而来”的,我们做家长的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理性的心态,不要总是让孩子怎样怎样,首先问问自已做得怎样。家庭教育的成败,离不开家长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11、(3)对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图虚名。
12、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3、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14、勤劳节俭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勤劳的人是没出息的,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勤劳节俭,相辅相成,不勤劳的人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的人往往更勤劳。
15、人与动物的区别很小,人与动物最本质的不同,就在于人有这四端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仁。也就是不忍人之心。孟子举了个例子说,看到有井边有个小孩子,会觉得不忍,想去救他,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是因为人性里有仁的部分。仁的后面经常加一个厚字,组成仁厚。
16、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17、懂礼貌必须从小教会孩子主动在特定情况下说“你好、谢谢和对不起”;责任心就是要让孩子养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和习惯;爱心则包括爱己(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和爱人(宽容、尊重、互助)。能力的目标一般应该包括学习能力、独立能力(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和交往能力。
18、孩子犯了错误,唯一采用的就只有打骂、惩罚。可这样的教育方法是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及后果的。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要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道理,与孩子一起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如果你要批评孩子,不妨先表扬一下他的优点,从肯定孩子的优点着手,孩子会更乐于接受家长的批评。也可以在批评时笑一笑。但目光中却一定要饱含深情,而不要有那种嫌弃和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态度要严肃,但也要对孩子满怀希望。要让孩子体会到家长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在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家长的意见要统不要一个人一个观点,甚至出现一个教一个护的现象。如果这样孩子就不会把家长的教育放在心上。
19、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处世修养(交)等三大方面组成;
20、要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比较。有些家长总爱拿别人的高分与自己孩子的低分比,想以此激励孩子。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客观上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家长应从自己孩子原有的素质水平出发,来看待孩子取得的成绩,鼓励孩子进步。
21、家庭教育,主要是进行道德启蒙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和发展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种。
22、通过看图雨、唱儿歌、听故事,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生活的向往。
23、家庭教育要承担起跟学校教育不同的责任来。我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培养一个人未来安身立命的能力。这是一种软实力。知识是硬实力。而个性、情商、品德,这些却是一个的软实力。学校教育也会渗透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很有限。学校教育能够把学科教学搞好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这部分工作,应该主要由家庭来承担。这也是我们古人早就总结过的。
2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科学探索贵在执着、贵在首创;“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贵在另辟蹊径,贵在“于无声处听惊雷”,也即是善于发现问题。
25、家庭环境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远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重要。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毋庸置疑的长辈。因此孩子对于父母一定是带着尊敬和依赖的。
26、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27、教育目标的开放性即指教育旨在不断开启人的心灵世界和创造潜能,不断提升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拓展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8、小雨内心独白令人深思:"我自己并不知道这个路上有一个洞(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之后),当我走到这里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下去,爸爸妈妈不但不救我,还不断的往洞里扔石子砖头砸我,我拼命的往上爬,可是一次又一次被他们推的更深,我已经精疲力竭。"
29、人类是群居动物,没有人能做到不和他人打交道。人际交往能力差会导致孩子被孤立甚至是一事无成。人总是有排异心理的,不能融入对方自然会排斥和你来往。很多事情是需要合作来完成的,没有朋友寸步难行。
30、(4)配合学校教育,要求孩子遵守学校各种纪律。
31、开发区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大理镇开展洱海保护、禁毒防艾专题知识讲座,引导广大社区群众带动家庭成员争做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
32、孩子不是妈妈的专利,爸爸也应该多陪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五岁的时候,爸爸对孩子的肯定和赞美以及他的榜样力量,可以让男孩子明白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让女孩子明白自己将来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丈夫。
33、家长如果过于重视满足孩子表面需求,很容易忽视其心理需要。比如:玩耍是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跑跑闹闹中难免可能受伤,此时,父母如果因为怕孩子受伤而阻止其跑动、玩耍,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体弱多病,同样心智发展也会受影响。所以,家长不能过度保护,干预孩子的正常生活。
34、 ②自我规划。引导孩子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发现、筛选和确立适合自己的年龄、兴趣和性格的种种目标。例如,父母可以让孩子独立规划以下的事情:怎样安排每天的时间,自己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怎样听课,怎样预习、复习功课;参加什么课外活动;做点什么家务;做什么运动、玩什么游戏以及在家里、在学校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长大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等。
35、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成绩,这是每一位学生家长需正确看待的问题。为了让孩子们成为有知识人,那么首先要让其成为有能力学知识的人,那么如何培养孩子成为有能力的孩子呢?以下几种能力是必须的:思考的能力、阅读的能力、倾听的能力、语言的理解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等。
36、 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义是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简称为“3M”。即:
37、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子女进行教育。
38、(2)鼓励表扬关心集体的良好行为,培养集体责任感。
39、假如我们从幼儿园算起,到大学毕业,我们要在学校呆19年。如果算上读研究生,或者复读之类的特殊情况,有些人要在学校呆23年甚至更多。可见,我们接受学校校教育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学校教育的主要责任是什么呢?当然是传播知识。我们不得不承认,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场所,人类的优秀文化知识需要靠学校教育才能得以传播。人才的选拔也需要学校教育的体系才以完成。这是我们应该要承认的事实。我们现在对学校教育的批评很多。有的时候言词也很过激。我觉得适当批评还有有价值的,可以促进学校去反思的提高。但是有一点,我们做家长的也要承认:我们不能对学校过于求全责备。学校能够承载的东西也是有限的,不要把你的孩子的教育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身上。
40、批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41、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42、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即教育要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宽,从课堂教育向实践教育、信息网络化教育延伸,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社会教育拓展;
43、指对他人的需要、欲求和愿望的理解,对他人的困难或不幸的同情和怜悯。它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它可限制利己动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家长要通过具体事例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44、帮助孩子了解社会、懂得生活、丰富孩子的经验系统,奠定独立生活的基础。具体包括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养成劳动习惯、了解和遵守社会基本规范、懂得爱、积极地接纳爱和主动地付出爱等。
45、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46、鉴于此,现代教育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并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青睐与关注。
47、教导其珍爱生命,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能力。
48、我们注意到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东西,自我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49、家长要在幼儿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这是实施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
50、实际锻炼: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51、现代教育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以点拨、启发、引导、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为基本目标。它主张以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手段和优美的教育教学艺术来营造教育教学环境,以充分挖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
52、家庭教育的背景是家庭,而教育者是家长,受教育者是子女。
53、自然物的生长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样也需要宽松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滋润。
54、家庭教育课程有哪些内容,每个孩子都是不可替代的,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都会感到烦恼,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下面为大家分享家庭教育课程有哪些内容。家庭教育课程有哪些内容文明礼貌教育
55、孟子说,每个人天生就有这四心之端,只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好比一个种子。每个人心中都有仁义礼智这些善的种子,但是能不能发展成长,最后开花结果,就要看后面的存养充扩了。而这个存养充扩的方法,就是教育。
56、过于严格的管教孩子,不是一个明智的方法,反而适得其反。家长需要做的恰恰是相信孩子,给孩子一个任其适度发展的空间,让他感受到具有约束力的自由,更能发挥孩子的创造力。
57、 “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品质(学)、综合素养(素)、自主专长(特)等三大方面组成。
58、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为人父母者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她。女儿上初中了,我和她谈过一次关于男女生交往的问题,也算是防止早恋吧。我告诉孩子:随着你逐渐长大,如果你对班里的某个男同学有好感,愿意和他交往,这十分正常,说明你身体和心理发育都是正常的。你完全可以和男生多一些交往,当然最好是限制在集体场合,但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也可以让你的同学包括男同学到家里来玩,我一定会很客气很友好的对待你的同学。在和男同学的关系上,我希望你珍视和他们的友谊,但你也应该掌握一个界限,那就是在初高中阶段,和男同学的交往只能是友谊而不能是早恋。
59、所以,现代教育倡导“和谐教育”,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性”教育环境建构,力求在整体上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出人才成长的最佳生态区,促进人才的健康和谐发展。
60、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现在宏观上,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表现在微观上,它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
61、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条件和环境,激发阅读的兴趣。
62、相对于社会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更具有专一性。孩子出生,成长,父母可谓无时无刻不相伴左右,同父母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处的时间也最长,因此只有父母能够全方位地“读懂”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孩子因为信任父母,在父母面前更能毫无保留地表达个性,这也帮助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
63、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要读书学习,不能整天抱着手机不放。
64、家庭教育需要受到一定形态的政治经济所制约,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65、为此,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
66、幼儿的可塑性很大,及早给予良好的教育,可使孩子受益终身,反之则会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困难。
67、创造美的能力,如美化生活环境,在音乐、绘画、舞蹈、文学等方面创造美的能力。
68、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公认的观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坚韧的性格,助他日后走向社会成为一个有规矩的人。这些性格品质是生存、为人处世、赢得机遇的基石。
69、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乐)、安全适应(安)等三大方面组成;
70、在品德教育方面,陈先生指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71、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