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东西)(东方)(东风)(山东)(东北)
2、另外还有一首被人们熟知的诗,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乾隆作品。就是在《宰相刘罗锅》中出现的数字诗。
3、郑板桥卖画,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索性大大方方的。他制定《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5、据说诗中还藏有一种算法:第一句“一只又一只”加起来就是2只。第二句“三四”是12只,“五六”是30只,“七八”是56只。所以这诗的开头两句,全部加起来(2+12+30+56=100)正好就是百鸟。当然这是后人有趣的附会。这首诗中,作者以鸟来暗指没有才学但却身居高位的人,用凤凰来比喻真才实学的人才或贤人。“凤凰何少鸟何多”是作者感叹那时的官场有真才实学的人很少,无能之辈却非常多,而这些无能之辈占据着重要岗位,“啄尽人间千万石”他们把粮食都吃完了。
6、清代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咏雪》,全诗原文如下:
7、不过,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无题也无名,其实是体现了教材更严谨的态度。这首诗其实有很多版本,而每种版本,传说中的作者还都不一样。比如:
8、春:春天春风春雨春季春节春燕春回大地春暖花开
9、故事原由是一次诗会,当时参加诗会的有胡适,梁启超。闻一多,徐志摩等人,可能是聚会之宴上有猪肉,胡适突然说到,中国很多诗人都吃猪肉,却很少有人用“猪”字入诗的。这时候梁启超接过话说:那也不见得,乾隆就写过“夕阳芳草见游猪”。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10、《咏雪》来历: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了深厚友谊。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正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他们见郑板桥身着粗布衣,以为他不懂作诗,便故意为难。哪知郑板桥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地吟出了这首诗《咏雪》。
11、此诗也是将“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组合成一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令人耳目一新。由于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连成一诗,特别适合幼儿学习,所以被称为“蒙学诗”。这首诗曾以《山村咏怀》为诗名,多次被收入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
12、月:(月儿)(月牙)(月亮)(明月)(月光)(十月)
13、据说这是清乾隆帝与纪昀合作的咏雪诗(乾隆作前三句,纪昀作末句)这里的一片等指雪花,是白色的,而草丛是绿色的,不可能”都不见”,改为”飞入芦花都不见”更好,因为芦花是白色的。
14、和平和 | 上中国际 | 明珠小学 | 上海实验2019 | 上海实验2018 | 民办排行榜 | 平和冬令营 | 平和
15、以画竹而闻名的郑板桥,也喜欢用数字入诗,除了这首《咏雪》外,他的数字诗《咏竹》也可谓别出心裁:“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写尽了竹子的风姿神韵。
16、传说,乾隆有一次和臣子微服私访到了杭州西湖,看着西湖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就在这时,天空中竟然飘起了大雪。乾隆见景生情,随口吟诵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吟到最后一句时,却一时语塞。随行纪昀看到乾隆帝陷入了尴尬,立即补救道:“飞入芦花都不见。”这首清新独特的小诗才得以完成。人们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为了贬帝(乾隆)扬臣(纪昀)。
17、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18、那乾隆的诗词水平到底如何呢?小编认为,纵然很多如王国维等大家对乾隆的诗不以为然,但作为一个写过数万首诗的人来说,文字功底相较我等决然不差。对比也要看和谁比,如果和如今大部分的现代诗词作者来说,小编觉得乾隆的水平还是能名列前茅的。
19、与此诗类似的,还有传说是宋代王安石讽刺朝廷贪官的《麻雀》:
20、在不同的民间传说中,作者还可能是清代的刘墉、沈德潜等。
21、桌:桌子 书桌 课桌 桌椅 纸:白纸 报纸 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