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尔基有互相冲突的两种人格;一是对现实社会造成人异化的现实的悲剧性体验和失望的痛苦;一是对人、对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理想主义的认识。
2、-------------------------------------
3、她答道:“从上面,从尼日尼即下诺夫戈罗德(高尔基市的简称,俄语中尼日尼即是“下面的”的意思。)来的,不是走来的,是坐船来的,水上是不能走的,小鬼!”
4、因为他的身边不乏温暖与光明。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给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5、《我的大学》13 《我的大学》14 《我的大学》15 (高尔基自传三部曲)。
6、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7、这让我觉得很冤,谁也没有为我操心啊,尤其是他。
8、在高尔基看来,人有权力,也有力量创造与人相称的生活,怜悯与恩赐是贬低人,有辱人的尊严。作家深信,人民的愚昧落后是历史造成的,并非是天生的。
9、有一次,一位太太抖着脚,蜷缩着身子说:“哎呀,你挠得我好痒啊……”
10、小绘本,大世界|“魔方书店”暑期书店打卡接力活动|等你来
11、为争夺财产甚至为一些小事常常争吵斗殴。外祖父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凶狠地毒打祖母,把阿廖沙也打得失去知觉。
12、老板常常溜进柜台后面的小房间里,同时把萨沙也叫过去,留下管家跟女顾客面对面周旋。一次,他摸了一把一位棕红色头发的女顾客的脚,然后把大拇指、中指、食指握成一撮吻了一下。
13、我一边讲,他一边摇晃着满是灰白头发的脑袋一边不留情面地说:“就是捡破烂吧,这个比叫花子还糟糕,比小偷还差劲。”
14、可是现在,她好像全身都浮肿起来,蓬头垢面、衣衫不整,令人很不舒服,衣服也全撕烂了;头发本来梳理得很整齐,像一顶闪着亮光的大帽子,现在披散在裸露的肩头上,落到脸上,编成辫子的那一半头发晃动着,触到了熟睡的父亲的脸。
15、母亲让我很压抑,她的眼泪和号啕大哭都让我的心里产生新的不安,我还是头一次看见她这样子,她一向严厉,很少说话;她总是浑身收拾得干净利索,她个子高大,像一匹马;她有一副坚硬的身板和一双劲头大得出奇的手。
16、《在人间》01《在人间》02《在人间》03
17、书魔方&中国新闻书店|“绘本故事开讲啦!”
18、我又难过又寂寞,我已经习惯独自一人过日子,从早到晚待在库纳维诺的沙土街道上,待在浑浊的奥卡河畔,待在田野和森林里。这里没有外婆,没有小伙伴,没有可以说话的人,而生活又在向我展示着它那丑陋、虚伪的内幕,让我感到愤懑。
19、主人公的阿廖沙(“我”的名字)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别好坏。在这方面,周围的人给他很大的影响。在他的一些朋友帮助下,阿廖沙了解到人间还存在着“真、善、美”,这些东西就在他身边。另外,他还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倔强的精神。现实生活的压力把阿廖沙锻炼成长为了一个坚强、正直、勇敢、自信的人。
20、女顾客常常啥都没有买就走了,这时,他们三个就感觉自己受了侮辱,面子挂不住了。老板把甜甜的微笑一收,命令道:“卡西林,收货!”
21、“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22、当外公把我领到老板面前,要萨沙照应我、教我时,萨沙傲慢地皱起眉头,警告道:“那他得听我的!”
23、《在人间》28《在人间》29《在人间》30
24、《在人间》浓缩积淀了沙俄时期一个少年的生活史,蕴含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成长引起的小资产阶段手工业的瓦解过程,是俄国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真实生活写照。
25、“我说了,别做怪相。”他声音更低地训道,厚嘴唇几乎一动不动。“别挠手,”他那干瘪的耳语传了过来,“你可记好了,你是在城里大街上顶级店里干活!学徒要像一尊塑像一样站在门外……”
26、《在人间》04《在人间》05《在人间》06
27、《童年》09 《童年》10 《童年》11《童年》12
28、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文中的名字)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
29、高尔基是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1898年出版《随笔和短篇小说集》,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1901年创作了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的散文诗《海燕之歌》。1906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母亲》,这部作品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高尔基写了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和特写《列宁》,完成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1934年,他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高尔基的作品和文学理论曾对中国革命文艺的成长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30、作者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也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31、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