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1945年至1955年期间这一哲学理论十分风靡,它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巴黎的一个街区圣日耳曼代普雷(Saint-Germain-des-Prés)也因此而变得红火起来。
2、让-保罗·萨特萨特的剧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剧本《群蝇》(1943)以奥瑞斯忒斯铲除篡位的暴君并为父报仇的古希腊传说为题材,阐明人要用意志和行动去争取自由,完成生存的使命。
3、简单来说,萨特所谓“自为存在”就是意识的存在,“自在存在”则是独立于意识或者说处于与意识的关系之外的存在。
4、“作家向读者的自由发出召唤,让它来协同产生作品。”
5、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存在主义代表作)。
6、1929年,他在全国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并结识了一同应试、获得第二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同年,萨特在一个气象台里服兵役,为期1年半。
7、当我们说一个人选择他自己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指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他自己。但是由此我们也意指选择他自己的时候,他也为所有的人作选择。因为实际上,在我们选择一个我们所想要做的人的时候,我们所作的种种努力,无非是在创造一个为我们认为当然的人的形象。我们在两者之中作选择时,同时也就是在肯定我们所选择的对象的价值,因为我们不能永远选择没有价值的。我们所选择的常常是较为有价值的,同时没有对我们更有价值的,除非对大家都更有价值。进言之,如果存在先于本质,而当我们存在的时候,我们也在创造我们的形象,则这个形象是适用于所有人类和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的。我们的责任因此较我们想象的更为重大,因为它关涉到人类全体。比如,假使我是一个工人,我可选择一个基督徒的工会,而不加入一个共d的工会。假如由于这个会员的资格,我要表示,为人处世最好是忍让为先,人的国度并不在这世界上,那么我并不是独自一个人归依于这个观点。
8、不过这种社会在萨特看来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而且,萨特在这部论述文艺问题的著作中多次提及他的政治观点。
9、人仅仅是他自己所塑造的。这就是存在首要原则。这也是所谓的主体性,当有人反对我们时,我们可以贴上这样的标签。不过,倘若人并不比一块石头,一张桌子更有尊严,那么我们的意义何在?我们的意义在于,人首先生存着,亦即,人首先是一个投向到未来的存在,他能有意识地将自己想象为面向未来的存在。人一开始就观照自身进行规划,而不是一片苔藓,一块垃圾,或者一个花椰菜,在其规划之前,无物存在。也没有他将要想成为什么。因为“将要”一词意味着我们一般会有一个有意识的决定,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塑造好了我们自己。我或许想加入一个政d,写本书,或者结婚,但唯一显示出来的早先的,也更具自发色彩的选择叫做“意愿”。但如果存在真的先于本质,人就必须为其所是承担责任。这样,存在主义的首要动机就是要每一个人观照其所是,并为他们的存在承担责任。当我们说一个人对自己承担责任,我们不仅是说他对自己的个体承担责任,也要为所有人承认责任。
10、圣日耳曼代普雷(Saint-Germain-des-Prés)是法国巴黎市第六区内的一个区域,位于圣日耳曼代普雷修道院附近一带。该区拥有许多著名的咖啡馆,例如双叟咖啡馆(LesDeuxMagots)和花神咖啡馆(CafédeFlore),也是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从事存在主义运动的中心。
11、http://massimilianobadiali.it/litteratureEXISTENTIALISME.htm
12、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好朋友。
13、第哲理的深刻性。萨特最善于把人学哲理化为具体的戏剧冲突。《禁闭》中的阴曹地府分明是反面人生的深刻揭示,展露出来的人际关系就是人间地狱关系,三个鬼魂就是那种扭曲了的畸形关系中的你、我、他。一部《禁闭》就是那种畸形社会关系的缩影。《禁闭》最初取名“他人”是颇有深义的,说明作者表述的主旨是“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即“我的意识”和“他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两种意识共处于同一境遇中,必然具有两种特征。
14、萨特承认自由选择是“无目的”、“无着落”的,为选择而选择,为行动而行动,“除行动外,别无现实”,存在主义所遵循的格言是“不冒险,无所得。”
15、境遇剧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戏剧体裁上的具化,在境遇剧中,萨特会有目的地为戏剧中的人物设置出一种进退维谷、生死两难的困境,只给人物留下两条出路,或生或死,或冲岀牢笼或永远受罪等,这样人物在选择出路的同时也就作出了自我选择。这种“极限境遇”对人物具有极大的压迫感和威胁感,在这种情形下作出的自我选择不仅对人物的终身命运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暴露了人物的本质。
16、“自为是一种非自立的(unselbstandig)绝对,即是我们所谓非实体的绝对(non-substantialabsolute)。它的实在是有问题的(interrogative)。它之所以能够提出问题,就是因为它本身总是处于问题中。它的存在永远不是给定的,而是被询问着的,因为异存者的虚无性(thenothingnessofotherness)总是把它与它自身分开。自为总是悬而未定的,因为它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延期(aperpetualreprieve)(德里达)。假如自为与它的存在一致,异者就立刻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可能性、认识和世界。这样,认识的存在论问题就通过肯定自在对于自为存在论优先性而得到解决了。”(萨特《存在与虚无》,p(中)7p(英)619)
17、《第一个人》(LePremierHomme)
18、自为存在(thebeingoffor-itself)
19、萨特指出,有两种意义上的“人道主义”,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主张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且具有最高价值。另一种是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其基本内容是这样的:“人始终存在于自身之外,人通过把自己投射到并消失于自身之外而使得自己存在,人通过追求超越的目标才能够存在。由于人是自我超越的,并且唯有通过自我超越才能把握客体,所以人本身就是他的超越性的中心。除了人的宇宙即人的主观性的宇宙以外没有别的宇宙。我们把构成人的超越性(不是指上帝的超越性,而是指人的自我超越)与主观性(不是意指人被封闭在自身之中,而是意指人永远出现在人的宇宙中)的关系称为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20、20世纪,存在主义在欧陆哲学中作为一种哲学潮流,才被赋予了明确的形式。1930年代在德国、俄罗斯和法国先后出现了一些存在主义作家,如海德格尔等,然后在1940年代和50年代的法国,萨特、波伏娃、加缪等作家陆续将存在主义思想发扬光大。
21、这问题之所以复杂,乃是因为存在主义者有两派所致。一派是基督教,其中我将举出雅斯培与马色尔,这两人都自称为天主教徒。另一派则是存在的无神论者,其中我们必须举出海德格尔和法国的存在主义者以及我自己。他们的共同点则是他们都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或者,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说是:主体必须作为一切的起点。我们所意指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呢?
22、战争及战争带来的巨大阴影,突出了“无常”,更让所有的“日常”、“正常”看起来如此苍白无力。人要如何梦想未来,当死亡随时会降临?甚至连思考、安排明年、下个月都会在心中刺激出荒唐之感。
23、小说集《自由之路》三部(LesCheminsdelaliberté)
24、每一个法语学习者也许都多多少少听过萨特和存在主义,印象可能都是:迷茫。其实,它看似高深,实则非常简单和治愈。比如,保护个体的自由、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自己的价值自己创造、尊重变化拒绝标签等等。这些观点都会让我们深受鼓舞。因为当我们真正有了对自己的责任感之后,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好好生活的动力。
25、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
26、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1936);《存在与虚无》(1943);《辩证理性批判》(1960);《论自我的超越性》(1934);《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
27、1939-1980年,是萨特的“相对自由论”时期。1939年二战爆发和他应征入伍的群体生活,使他认识到“绝对自由论”的片面,在标志他哲学体系建立的《存在与虚无》中,他把“自由与责任”作为专节写进去,开始承认了人的“社会性”。为将“绝对”转变为“相对”,他为“自由”添加了一个制约因素,撰写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指出存在主义的人学,绝不是随心所欲,自由选择的同时,必须负有责任,这种责任内涵是一种善良行为的动态意向或道德向度。独幕悲剧《禁闭》通过一个荒诞题材揭示了人与人关系的深刻哲理:“他人即地狱”——如果自己犯罪作恶毒化了与他人的关系,那么他人是自己的地狱;如果依赖他人对自己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自己的地狱;如果不能公正待己,那么自己也是自己的地狱。
28、一是相互依赖性。加尔散要争取另二人对自己的有利判断,伊内丝对艾丝黛尔怀有同性恋的希望,艾丝黛尔追求异性的加尔散,正表现了三方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另两方都是第三方互为存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