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课件(可下载)(论语十则ppt)。
2、 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3、(1)我十五岁就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被人力所支配,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意见,到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6、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7、课件:善提取,巧运用——议论文事例论据的定向转述
8、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9、师:好,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把这一章朗读一下,看他能不能朗读好。
10、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
11、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12、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13、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14、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5、义:原指“宜”,即行为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有君子义和小人义之分,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d也,今所谓“哥们义气”也。
16、课件:2022届江苏模考“上止正”漫画作文
17、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18、(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0、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2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3、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24、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25、 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26、(4)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27、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的“有”应该读作“又”,“不逾矩”的“矩”要读第三声。
28、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29、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30、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
31、生:温习的时候能“知新”,就是有新的发现,这样的温习才是让人快乐的,而不只是完成作业。师:那么,你觉得复习的时候,或者在看错题本的时候,我们要处在怎样的一种状态,才有可能获得“知新”呢?
32、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33、师: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小结。孔子认为能带来快乐的温习,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温习呢?
3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课件(可下载)
35、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36、高考精练|诗歌鉴赏一篇多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7、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写的都是生活条件的艰苦,态度方面,一个是“乐亦在其中”,一个是“不改其乐”。这两句话都是在讲要安贫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