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已经取得了胜利,他对胜利的原因却茫然不知,足见其愚昧无知
2、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曹刿论战》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3、(5)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4、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7、面对鲁庄公的询问,曹刿分析、总结把握战机是取胜的原因:反攻时机(彼竭我盈);追击时机(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8、第二段交代了战斗时的哪些情况?曹刿战时之“论”的内容及用意何在。
9、此为省略句。应为: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10、答: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11、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2、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3、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4、(39)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15、“既克”二字,意味着战役的高潮已经过去,气氛顿时缓和下来,该是莫名其妙的鲁庄公问一个究竟的时候了。曹刿的回答可分为两方面。一是论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鲁军按兵不动,养精蓄锐。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士气正旺;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完全衰竭。在此关键时刻,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终于化劣势为优势。二是论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鲁军虽然取得了反攻的初步胜利,但曹刿并未轻敌,“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反映了曹刿随时没有忘记自己是以小敌大,以弱敌强。兵不厌诈,不可不提高警惕。曹刿亲自察看敌情,发现敌军“辙乱”、“旗靡”,确认了齐军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才乘胜追击,终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16、《曹刿论战》是先秦左丘明所作。扩展资料《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17、(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18、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19、答:文章详写曹刿关于战前准备和战机把握以及战后论述取胜的原因的言论,略写战争过程,从而表现了曹刿的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杰出才能,而对表现中心无关的内容,如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规模,军事装备情况,战争的激烈程度,战后的处理等都略而不提。
20、孙绍振在《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一书中指出,全文的目的就是讲曹刿的“战争论”,而这个战争论,又是要以战争的胜利来论证的。因而,与战争胜利有关的思想,都留在文章中;而与战争获得胜利无关的非思想性的感性形象,则一概省略。
21、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语气。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22、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3、第曹刿对庄公回答三件事的点评,只是随口而说,具体说的是什么并不重要,他只是在随意评述,以便引导庄公全面其介绍执政情况。曹刿听取庄公的全面介绍后,得出庄公执政能力及成绩合格的结论,最后才作出“可以一战”的价值判断,以及“战则请从”的个人选择。
24、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shì)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25、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6、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
27、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28、(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9、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鲁庄公。一个不带丝毫巨婴控制思维及情绪的职业经理人及决策者的形象,立刻跃然于纸上。可见,在《曹刿论战》中,肉食者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鄙,其实我们对这篇文章误读已经很久了。
30、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
31、反复朗读,讨论探究,找出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联系现代汉语,在演变与沿革中去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2、可以一战: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33、从作为一个国君能允许一介布衣来参与国事,并听从他的正确指挥的角度来评价
34、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35、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
3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37、(5)他不固执己见,能从谏如流。他提出的迎战条件前两条遭到否定,他不气恼,继续提。打仗时要反攻,要追赶又连遭制止。
38、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
39、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40、生:虽然我们这边人少,但正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我认为这样评价鲁庄公是不公正的。如果他是一个愚昧昏庸的人,就不可能启用一介平民的曹刿,也不可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41、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42、左丘明曾与孔子同朝为官,关系当在师友之间。二人相互敬重,孔子称与丘明同好恶,左丘明也曾鼎力支持孔子从政。
43、败绩:大败。驰:驱车(追赶)。辙(zhé):车轮轧出的痕迹。
44、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重视民情)。
45、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
46、播放课文录音片断,学生自由散读课文,然后齐读课文
47、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8、(7)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49、答:“远谋”一语是“论战”的中心,贯穿全篇。
50、本文的“记言”反映了左丘明的史笔也是诗笔,故而《左传》虽是史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读《左传》,读《史记》,读一切历史著作,当作如是观。
51、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
52、“诗可凿空”则将“想象”或“虚构”视作诗歌的第一要义。诗歌与历史本质各异,文学创作不是历史考证,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读《诗经•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句,不知道“诗可凿空”,认虚成实,用尺寸丈量黄河之可否容得下一条小船,则是大煞风景。而依据文学作品来考证历史事实,把诗中所写的内容当作历史实录,认诗作史,也是捕风捉影。例如,写唐代历史时,就不能根据杜甫的《石壕吏》,说当时真的有那么一位老翁与老妇。
53、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诚实。”
54、(36)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
55、点拨:项羽的残暴和不善用人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