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夜间打车危险,那就放弃打车。步行回家也会遇上强盗,也是不安全的。
2、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不善沟通也会给我们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
3、经过前两步的访谈,已经基本挖掘出员工的痛点,并理清哪些是通过学习手段可以解决的。这里要和对方进行确认,常用的话术有:
4、 (14)都九点钟噜,你啡唔杭身啊?(都九点了,你还不起床吗?)
5、 人的攻击性,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那是无处不在,夸张一点,可以说,精神分析一半的时间都是在研究攻击性以及研究攻击性的表达,帮助个案处理自己被压抑的攻击,或者帮助他处理自己未处理的被攻击。
6、也许很多人都是在生气的情境下,以这样的方式,攻击对方,表达愤怒。
7、 (1)咁暗噜渠啡唔曾转,系讲有惹事?(这么晚了他还没有回来,莫非有什么事?)
8、综观上述研究,反问句的识别与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关于这一点,前人着墨较多。当然,这并无不妥,但是过于笼统。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听话人应该如何结合语境来识别反问句和理解其否定意义?或者说,听话人在具体语境中是凭借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来识别和理解反问句的?并且,如何做到让计算机有效、准确地识别和理解反问句?显然,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9、“在这方面有没有人给他们进行过相应辅导?”
10、现在还没有证书抓住改革前最后一次轻松拿证的机会
11、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时,可通过具体的练习,总结出改变句式的方法:
12、主要是结构不同,反义疑问句在逗号后多 2个词。举例子,2个短句
13、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间号。
14、显性否定,也称明示性否定,即带有明示否定标记的表达方式,如“不”“从不”“几乎不”“没有”“几乎没有”等等。汉语中最常见的否定标记为“不”,英语中为“not”/“n’t”(Dixon2005)。从含义来看,显性否定是一种语法手段的否定形式,是对句子的真值条件进行的否定。这一类型的否定与Horn(1989)所提出的描述性否定相似,即带有直接显性的否定标记、否定句子或从句的编码意义。如下例所示:
15、 (5)你系讲啡惶渠唔还钱畀你?(你难道还怕他不还钱给你?)
16、举例,如果对方说“就是要客户经理提升客户满意度“,其实这里的提升客户满意度是工作目标,而非工作任务,而工作任务是指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需要客户经理做哪些具体的工作。比如:
17、因为表达方式不对,明明想给建议,却变成了下命令。
18、关键词:反问;否定强度;(不)礼貌;实验语用学
19、- 员工销量低是市场竞争的原因还是本身产品的原因?
20、反问句的语法意义普遍被认为是否定(吕叔湘19李宇凤2010)。相关论述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被语用学者广泛关注(徐盛桓1998,1999)。吕叔湘先生(1982:290)曾指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现代汉语中,反问句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假性疑问句式(齐沪杨、丁婵婵2006),在交际中,这种假性疑问句式暗含着否定/不同意他人观点,甚至表达戏谑、讥讽等不礼貌的含义。虽然前人研究已有关于反问句与否定含义的论述,然而,对于依据自然发生语料探究其否定强度及(不)礼貌性却鲜有触及。本文选取计算机辅助交际(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CMC)自然发生的会话为研究语料,收集采用反问句作为答语的数据,分析交际会话中反问句的否定含义强度与显性否定、隐性否定的强度等级差异。同时,通过设计离线语用实验,进一步探究其(不)礼貌性的级差问题。
21、 (21)老隆惹冇得卖?奈使带咁多东西?(老隆什么没有卖,哪用带那么多东西?)
22、在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这篇文章中“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23、 (8)车差唔多开了,你啡唔行□(kiak3)?(车快开了,你还不快点走?)
24、邓晓华(2001)认为反问句是表达一个陈述理性义和情感附加义的结合。刘娅琼(2004a)也认为反问句的意义包括理性义与附加义两部分。但事实上,理性义和附加义似乎是其他句式(包括词)都具有的特点,并不能体现出反问句的特色。而且,刘文所指出的附加义“提醒、评价、强调”更像是反问句的语用功能(见后文1节)。
25、反问句变陈述句:原句-疑问词(怎能;难道)-不-语气词(呢?;吗?)-问号+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