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宵听月是梅花——吕素玲诗集《云窗听月》序
2、但这毕竟只是拾前人牙慧,汉朝在诗歌上真正的开拓和创新,是乐府。
3、 我家就有四只小瓷鹅。这四只小瓷鹅是在一个蓝色的盘子里,托盘就像一个蓝色的游泳池,看起来水质十分清澈。四只瓷鹅就是这里的主人,它们有的在池里愉快地游着,有的好像在水里歇息,有的像是在悠闲地整理着什么……(赞美老师的七言绝句自创)。
4、解春胜1980年17出生于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现为达拉特旗书法家协会会员
5、八年级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会考)真题检测4(附答案)
6、 此乃一首通俗易懂、含义隽永的五律诗。
7、B. 在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赞美老师的七言绝句自创)。
8、安全东崔德煌半隐庐抱朴书生宋善岭萧雨涵郎晓梅崔杏花唐颢宇
9、项阳 1982年生。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鄂尔多斯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鄂尔多斯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为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书法美术老师,现为双馨书法绘画培训机构负责人
10、 起句采取烘云托月法,以云、风、雨之天象,烘托师友三人前去赴会的行程,并点明途中的天气情况;此句又是一语双关法与比喻修辞法的自如运用,云,一言祥云,亦为笔者之名,一语双关,含蓄蕴藉;诗中以祥云之美好意象,比喻其恩师之风貌,虽是溢美之辞,然真实地透露出作者对恩师的无比尊重与敬爱之情。
1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1)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从题目中的“送”字可以看出是孟浩然送李白。( )
12、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____李白《行路难三首》
13、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仿写拟人句) 风儿
14、①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15、促织,学名蟋蟀,俗名蛐蛐。《诗经·唐风·蟋蟀》说“蟋蟀在堂,岁聿其莫(暮)”,《豳风·七月》也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都是把蟋蟀作为“岁云暮矣”的物候。养蟋蟀玩蟋蟀的习俗,盛行于唐朝。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每至秋时,宫中妇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后来,发现蟋蟀好斗,又兴起斗蟋蟀之戏,宋代顾文荐《负暄杂录》记载,唐天宝年间,长安人斗蟋蟀成风,“镂象牙为笼而蓄之,以万金为资付之一喙”。宋代,此习愈盛,姜夔《齐天乐·蟋蟀》词序云:“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宋史·贾似道传》记载贾似道在襄阳被围的紧急时刻,竟然“与群妾踞地斗蟋蟀”。贾似道还专门写有咏促织之戏的诗多首。此习影响到民间,连儿童也爱促织之戏,这在张鎡与姜夔同咏蟋蟀的词中就有描写。张鎡《满庭芳·促织》写道:“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画堂试斗,亭台小,笼巧妆金。”姜夔《天天乐·咏促织》云:“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叶绍翁与他们是同一时期的诗人,叶与姜还同属江湖诗派,张、姜捉蟋蟀的的儿时记忆也当然会是叶绍翁的记忆,所以一见“夜深篱落一灯明”,就不假思索地断定:“可知儿童挑促织。”
16、释义:蚕一直吐丝直到死,蜡烛一直烧到成灰才不会流蜡烛油。
17、不知如何表述我与吕素玲老师的不解诗缘,只记得两次应邀担任安丘诗词大赛主评委,一等奖桂冠均被素玲老师摘得,而那时候我们彼此并不熟识。据此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是有幸能够窥见素玲老师心窗一隅、每每被她拨动心弦的一位知音。
18、喉咙 花草
19、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
20、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21、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d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百年风雨兼程,铸就辉煌历程。选自当代建d百年赞诗一首,体现一百年来我们d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艰辛与豪迈,感受中华大地百年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坚定信心跟d走。
22、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2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再写一句打比方的句子。
24、云,自古便是高远、纯洁、自由、飘逸与神奇的代名词,为历代文人墨客之最爱,也是素玲老师诗集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文人无人不爱云、无日不观云、无志不在云。一提到云,诗人们便才思泉涌、妙笔生花,留下了难以数计的锦词秀句,尤以唐代大诗人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明洪应明《菜根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明陈继儒《小窗幽记》也有辑录)”两句最为著名。云窗,亦作“云牕”、“云窻”,释义华美的窗户,古人常指女子居处,宋周邦彦《齐天乐·秋思》词“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元乔吉杂剧《扬州梦》第二折“柳坞花溪锦绣丛,烟户云窻闺阁中”等名篇多有使用。云窗,释义云雾缭绕的窗户,亦借指深山中僧道或隐者的居室,唐李白《商山四皓》诗“云窗拂青蔼,石壁横翠色”、元周伯琦《学宫纪事绝句》之四“数树青榆延阁东,云窗霞户绮玲珑”皆为此意。此用可谓尊古尚雅,承典有致。在诗词创作中,因动词使用贴切、精妙使全句熠熠生辉继而成为名篇名句者不胜枚举,最著名的要数“苦吟诗人”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之说。素玲老师也是深谙个中三昧的,卷首一个“听月”的“听”字,便极尽动词的“描摹效应”、“点睛效应”、“虚实效应”、“传情效应”,使其诗集内外呼应,气脉流畅,产生一种情境美、意象美、流动美,此用可谓先声夺人,出奇得妙。还有“每借雨琴听石瘦”(吕素玲词《浣溪沙·咏桃花》)、“已听小草叩门声”(吕素玲诗《早春絮语其三》)等佳句,无一不是透过动词“听”字,让我们得以窥见诗人孤高、清寂之心境,也可以品味出诗人聆听檐雨敲石的声音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淡淡喜悦。月亮是阴柔之美的象征,自远古图腾崇拜传承至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丰富、最唯美、最具典型意义的文化符号,凝聚着历代中国人的生命情感、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以月亮象征美丽、美好、美人、美德,以对月抒怀、物我同构的诗词意象寄托相思、乡愁、怀念、离别,已经成为中国诗词文化的永恒定势和不变传统,以至于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发出了“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的感叹。至于云窗听月,诗人在聆听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作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捧出她的诗集,带领我们循着能照亮人心和天地的月光,循着唐音宋韵的引领,去找寻那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神秘府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尽管“月自中天瘦尽,幽幽不教人知(吕素玲词《清平乐·不教人知》)”,不教人知我深知,我依然愿意同她一起听月看花,寻心悟道,参破人间生相与悲欣。
25、 继宋承唐千仞岭,培桃育李第一楼。
26、(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7、国共合作是指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d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d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d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8、 转句乃采取借喻修辞法,作者将自身的衣裳喻为天上的云霓,将暮岁光景喻为绚烂美丽的夕阳,比喻贴切,形象生动;此句亦是无理而妙法的自如运用,衣裳者,身上之物象也,夕阳者,变幻之天象也,衣裳安能秀出夕阳之美?似乎不合事理,然作者从至理实事中领悟,至虚而实,至渺而近,妙语天开,进入一种新奇境界。
29、 沈老师好像有“读心术”,一眼就看出了大家的疑惑。她微笑着告诉我们:所谓的“横”,是平声,要读长;“竖”是仄声,要短读;而“点”读得就要更短了……
30、王国钦 云裳 青石 阿岑 祁连雪 方建飞 朱昌元 赵瑞松
31、 这是一首发挥形象思维、通篇采取比兴手法的七言绝诗,亦是一幅表现作者阳光心态与豪迈情怀的自我画像。
32、(8)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34、综合运用。《绝句》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中属于动态描写的诗句是: , 。
35、作者:高霞(网名再回首)内蒙诗人,文学爱好者。看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只想在素简的日子里独享一份恬淡独享一份清幽。做一个如水般的女人在岁月里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