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脸的摩尔人奥赛罗是威尼斯城邦雇佣的一个将军,受种族限制而显得地位卑微的他爱上了贵族元老院元老勃罗班修聪明、美丽、大方的女儿苔丝狄蒙娜,明知婚事将不被允许。
2、“青春呈现出的一朵紫罗兰,开得早,谢得快,甜甜的,可不能持久,只供一刹那赏乐的一阵花香,如此而已。”(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特点)。
3、这句话翻译到哈姆雷特里面,就叫: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4、麦克白的悲剧其实很纯粹的就是欲望和道德的两种力量对抗的悲剧。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是有野心的,至少是有欲望的,只是没有足够肥沃的土地滋养,又被道德的紧箍咒束缚着而已。如何破解?一言道之,合适的道德设置,合理的欲望力量!只是所谓合适,所谓合理,又要视具体历史情境而定,所以欲望和道德的力量对抗始终会存在,这似乎是这出悲剧中更深更无法脱解的悲剧。
5、《李尔王》——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而莎士比亚版则是目前世界最著名的故事版本,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6、害得她们争风吃醋,相互残杀,最后次女被毒死,长女谋杀亲夫的阴谋败露后自杀。爱德蒙受到爱德加的挑战,在决斗中被杀。
7、《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
8、(3)《麦克白》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作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所战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这出悲剧深刻地揭示出个人野心对人所起的腐蚀作用,是莎士比亚心理描写的杰作。
9、Nomatterhowlongthenightis,thedaywillcome.
10、“文武之道也,一张一弛”中的“文武”原意是指?
11、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出生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爱好戏剧、诗歌。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20岁赴伦敦谋生。在剧院打过杂差、当过马夫。1590年,他成为雇用演员,开始舞台和戏剧创作生涯。后成为剧团股东,巡回演出。其间结识了一些青年贵族和大学生,受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12、悲剧实质也是一种苦难叙事。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带给人们的是对苦难命运的理性反思和对人生困境的理解。四大悲剧中主人公身份贵重、地位显赫,生活在人人倾慕的宫廷王室之中,但他们依然有着坎坷不堪的人生境遇。他们的痛苦大多来源于主观层面,是人性深处的脆弱,更是一种精神的困境。
13、莎士比亚悲剧的主要内容是写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理想与当时英国丑恶现象之间的矛盾冲突。理想在年轻一代人身上的幻灭,给正直的人带来的悲剧性命运,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精华。悲剧创作之精堪的戏剧艺术,使莎士比亚戏剧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
14、夏洛克见阴谋失败,也只好答应了,并遵依判决,改信基督教。就这样,鲍西娅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生命。同时,鲍西娅及尼丽莎戏弄了他们的丈夫。她们要求用戒指作为替安东尼奥辩护的报酬,然后回到了家中。等她们的丈夫回来时,她们责备他们忽视了结婚戒指的意义,并咬定了一定是他们把它们送给了别的女人。一连发窘的解释后,终于真相大白。每个人都有一个满意的结局,除了那个想害人反害己的夏洛克。
15、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16、破坏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幸福婚姻,成为伊阿古最大的满足。于是他想尽办法利用暗恋苔丝狄蒙娜的小贵族罗德里戈的急迫以及自己的妻子艾米利亚不明就里,苔丝狄蒙娜不贞的“证据”被奥赛罗信以为真。
17、总结一句话就是:老子手持麦克风,骑着哈雷摩托来主持奥运开幕。
18、《奥》剧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旗官伊阿古,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陷台丝狄蒙娜有私情。奥赛罗轻信中计,亲手将妻子掐死,最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交加,拔剑自刎。
19、莎士比亚通过作品和人物揭示了当时的欧洲时代特征和社会面貌,他对人文主义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又赞扬了人文主义价值观,鼓励人们在斗争中不妥协于黑暗反动势力,极大地促进了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
20、《窦娥冤》是关汉卿的名篇,讲的是一个弱小的女子反抗强暴,宁死不屈,最后被诬陷杀人,冤死的故事。这部剧小编最早接触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第一次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心理久久不能平静,而且是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故事,虽然时隔多年可是现在依然记得。
21、D选项的说法正确:转基因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需要的目标转变,将其作为直接食品或食品原料生产的就是转基因食品
22、“除了忧郁,还是忧郁:王子的忧郁、癫狂与复仇”
23、《哈姆雷特》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王子复仇记》。
24、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莎士比亚的每一部悲剧乃至他的喜剧、历史剧以及传奇剧,都不外乎以塑造主人公的性格为最主要的任务。个性成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中心点,当然也就是悲剧因素中的决定因素了。这一切都是由时代决定的。时代影响了莎士比亚,给莎士比亚灌输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使他写出了一部部杰出的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伟大的性格悲剧,成为近代戏剧的前驱。
25、《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收入莎翁四部最重要的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斯》,是我国著名教授孙大雨先生多年潜心于莎士比亚戏剧研究和翻译的重要成果。孙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用诗体翻译莎士比亚诗剧的学者。他的译本以他本人所创建的音组体制的五音组素体韵文移译原文的五音步索体韵文,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26、系统地阅读了四大悲剧,不难发现里面的一些共性和个性。先就共性来谈,第四大悲剧的故事背景都是西欧国家的封建君主王朝,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自然就是国王君主、公爵、大臣、将军、及其夫人们。第四大悲剧都无一例外地是因为剧中人物想谋取王位而展开情节,都无不例外地是因为欲望、贪婪、野心、而采取一切手段追名夺利,都无不例外地是因为内心不尽的罪恶而引发的悲剧。第四大悲剧的结局都是有大量人物角色,特别是主要角色的死亡,用死亡来象征悲剧从而结束这个悲剧。第悲剧中都喜欢安排想谋权夺位的人处心积虑地安排一系列骗局,让当权者受骗,而当权者又是十分容易轻信小人的谎言和蒙骗,从而反害了正直忠义的忠臣。
27、 其实不只在《哈姆雷特》中,在其他三出悲剧中,也仿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左右着人物的命运,他们的悲剧其实在一开始就是注定了的。关于宿命论,《圣经》中的《约伯记》提供了更好的例子。约伯在自己不幸的命运前不免埋怨几句,但终于在神的责问前羞愧难当:“我知道你万事能作,你的旨意不能阻挡。谁用无知的言语使你的旨意隐藏呢?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听我,我要说话,求你指示我。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我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28、莎士比亚在创作《麦克白》的过程中,对《编年史》中的记载作了较大的改动:把年轻的邓肯改为年老仁慈的君主,让国王在毫无提防的睡梦中被杀害,把班柯描写为天性善良、诚实的大将,以突出麦克白的阴险狡诈和残忍,而原书中的班柯是同谋犯。
29、巴萨尼奥欢天喜地到贝尔蒙脱去求亲了,在贝尔蒙脱,他的侍从葛莱西安诺喜欢上了鲍西娅的侍女尼莉莎,两对新人在一个意外事件来临时,匆匆同时结了婚。
30、最后,当他的两个大女儿背叛了他,将他遗弃的时候,他才明白,自高自大,虚荣空虚,致使他犯了多么大的错误。而他的小女儿为了拯救父亲,最后死在他的怀里,成为这场悲剧最痛彻心扉,震撼人心的结尾。
31、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32、如哈姆雷特就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惨痛的变故使他所珍视的理想全部破灭,为父报仇、重整乾坤又使他感到任务艰难,因而忧郁、犹豫,陷入深刻的思索。
33、悲剧往往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古希腊时代的剧作家,如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都以悲剧而扬名。一部《俄底浦斯王》被后人研究了几千年也不能穷尽其中的奥妙,哲学、心理学、宗教观念、人伦观念各种启示层出不穷。莎士比亚的悲剧是继古希腊悲剧以来的又一高峰,他的作品犹如源源不绝的甘泉,总能使读者从中得到知识的济养和生命哲学的启发。
34、《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的故事来源于英国的古代传说,以此为题材的诗歌和散文甚多,莎士比亚在故事蓝本的基础上加入了悲剧结局、李尔王的发疯等原创内容。莎士比亚在创作《李尔王》时,正值他艺术生涯的最高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彻,更关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设计了不少人物对白的悖论,这些悖论背后隐藏了社会的秩序、人物的情感、甚至作者对剧中人物或当时的社会的情感倾向。
35、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36、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狄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
37、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狄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38、在对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进行了全面、深入、实事求是的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准确的结论: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而不是社会悲剧或其他悲剧。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为必须来自于他们自己的意志和内心,也就是说,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应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他们自己负责。此外,他的悲剧也存在于命运所摆布的人物身上,无法逃脱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39、《麦克白》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创作于1606年。《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郁可怕的气氛。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莎士比亚写《麦克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是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向人们展示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和畸形发展必然导致罪恶、导致毁灭。
40、他本来是一个仁爱英明的君主,终于一天天地被权力腐化。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被金钱、权力、名望所累呢?
41、《麦克白》的故事,大体上是根据古英格兰史学家拉斐尔·霍林献特的《苏格兰编年史》中的古老故事改编而成。《麦克白》讲述了利欲熏心的国王和王后对权力的贪婪,最后被推翻的过程。
42、使全国血流成河,置社会于混乱,陷人民于水火,可谓与理查三世是同样的暴君。这样的暴君,其痛苦与覆亡乃罪有应得。
43、这时候,我自然而然的想起来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中的那经典的台词: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44、▣ 对命运的无可奈何(命运是神秘的是强大的是不可逆转的,每一个动人心魄的悲剧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命运所左右);
45、我们下一次的读书分享会将会在5月2日,五一假期期间,也就是本周六下午的两点钟进行。这是文澜读书岛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策划活动,邀请到的是来自镇海的工人作家邹元辉,分享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大家对《平凡的世界》肯定不陌生,看过小说,也看过改编的影视作品。很多作品当你重读的时候,一定会有和你当时当年第一次阅读时不一样的心境。我们会通过读书岛的钉钉群视频直播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有更多的书友加入到我们的线上读书分享会当中。
46、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什么?
47、选择某一部戏剧中的某一人物,谈谈他悲剧命运的宿命性。(500字以上)
48、《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的终结。这部作品以抒情的笔调,浪漫喜剧的形式,再次讴歌了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好理想,表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几百年之后,《第十二夜》的巨大艺术魅力依然不减,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愉悦。
49、麦克白本来是一个屡建奇功的英雄,却因为潜伏于胸的野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50、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作《哈姆雷特》深刻地寄托了作家本人对各种人生困境的理解。哈姆雷特的痛苦来源于主观层面,是他犹豫懦弱的性格造成的。在这场合情合理的复仇计划中,哈姆雷特虽有坚定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追求, 却在现实行动中思虑过多、不够果敢,也因此错失复仇良机,直接导致了情人父亲的死和间接导致情人和母亲的死,最后更是把自己的命也搭上了才完成复仇。
51、其次,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善于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性格更丰满深刻。如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富有哲理性。麦克白杀人后精神崩溃的过程更是刻画得细腻真切。此外,作者还善于渲染气氛,营造悲剧性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
52、刚刚的开场曲目来自林俊杰,《莎士比亚的天分》。这是林俊杰的第3张创作专辑。据说在创作这张专辑的时候,他特地飞到洛杉矶参与后期制作,而且他也向来是一手包办所有的歌曲。这一次的这首歌曲是他第一次作词。《莎士比亚的天分》,写的是一个暗恋的故事。林俊杰说,他要献给所有暗恋中的男孩子,要勇于承认自己是胆小的。当林俊杰放弃追求自己心爱的女生的那一晚,他竟然失眠了,所以就提笔写下了这首《莎士比亚的天分》。
53、他敏锐又聪慧,他自由又独立,这是他超越常人的优点。但是,面对考验时,它也像一个普通人,在痛苦和挣扎难以看清前进的道路。这就是不完美的哈姆雷特,他在丹麦的城堡里,离我们很远,又似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近得仿佛能在我们自己身上看到他的一点影子。
54、内容梗概: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是其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55、莎士比亚尊重了现实,又歌颂了理想。哈姆雷特终于得报大仇,但是也倒在了毒剑下。
56、《仲夏夜之梦》是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后一部也是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