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节气中有“夏至”与“冬至”的两至,“至”是“极”。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阳光几乎直射北回线。这时的白昼时最长,夜间亦最短。夏至过后,白天的时间慢慢就短了下来,有谚语说:“过了夏至节,一天短一线”和“夏至一过日渐短”的意思相同。
2、霜降风台跑去藏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
3、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4、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5、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6、 D.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大寒
7、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24节气各个节气的谚语)。
8、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9、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10、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11、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12、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后阴转晴。午后下雨,就会到半夜。)
13、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14、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15、十二月初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16、“立秋”是说夏天的路程走完,进入秋天的征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从气象上看,就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下一场雨,凉爽一回。在物象上看,立秋后到了暑处时,很多农作物灌浆,百草开始结籽粒,故有“百草结疙瘩”之说。
17、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8、 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19、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20、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21、4)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22、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谷雨的时候是种植红薯最好的时候,其实不同的地方也稍微有差别的。 而红薯本身是收的比较多的,亩产万斤并不难,可以好点卖出去然后五六毛,然后差点的做粉条加工麻烦但是非常贵,剩下的小的不太好的,我们就喂猪了,所以红薯在农村是好东西;
23、十二月初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24、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25、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26、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27、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二十四节气谚语推荐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28、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29、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30、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31、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32、1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33、翻译:谷雨节气到了,布谷鸟就开始叫了。如果布谷鸟在谷雨节气前三天就开始叫,那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比较少。而如果布谷鸟在谷雨节气到了后三天才开始叫,那后面天气的雨水很足。
34、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水:降雨开始。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小雪:开始降雪。大雪:降雪较大。
35、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36、6)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