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写情节:①祥子在暴雨下拉车;②祥子的车被大兵抢走;③祥子的车钱被孙侦探敲诈走;④祥子卖车安葬虎妞等。
2、《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3、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4、第十三章:天亮了,祥子无处可去,只好又回到人和车厂。见他回来,虎妞很高兴。刘四爷正准备庆寿,就叫祥子帮忙。虎妞偷偷给祥子两块钱,让他去买一份寿桃,还要他勤快一点给四爷好印象。
5、祥子逃走之后,带着骆驼在黑暗里走。文中写道“四外什么也看不见,就好像全世界的黑暗都在等着他似的,由黑暗中迈步,再走入黑暗中;身后跟着那不声不响的骆驼。”这里便为全文埋下了伏笔,祥子在走的过程中是挣扎的,在对黑暗进行反抗,但是由于他的意识是盲目的,所以他的挣扎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最后祥子还是回归于“无”,也就是“再走入黑暗中”。
6、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虎妞。
7、 仔细体味祥子心理活动的变化:小说善于用丰富、多变、细腻的手法描写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而心理描写又是紧紧结合人物的行动与故事情节的。如在系那个字第一次买车时,“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反映了他激动的心情;“我要这辆车,九十六!”表明他憨厚背后的心计。(骆驼祥子主要内容150字)。
8、 《骆驼祥子》的语言独具特色。作者运用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北京口语方言,传神地刻画出北平下层社会人民的言谈举止。作者还用朴实自然的笔触描写了北平的自然风貌和京腔京韵的古都风情,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市井气息。
9、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
10、第一起: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第一落:祥子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第二起:祥子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第二落:祥子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第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第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11、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2、祥子从农村来到北平,他希望能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的上等车夫,在被乱兵抓走失去新买的洋车之后,祥子并不灰心,倔强地从头再来。但他攒下的钱又被侦探洗劫一空。后来,他以与虎妞结婚为代价,又拉上了自己的车,但是虎妞的死使他人财两空。连遭打击,加上失去心爱的小福子让他自甘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13、一天晚上,虎妞突然出现在祥子面前,说自己有了,祥子听后惊呆了。虎妞临走时,还给他30元钱,要他在她父亲生日那天去给刘四爷拜寿,讨老头子喜欢,设法让刘四爷招他为女婿。这天晚上,祥子睡不着觉,他觉得像掉进了陷阱,手脚全被夹子夹住,没法儿跑。
14、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15、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三十七八岁,虎妞是一个流氓资本家的性格鲜明的女儿,她长得虎头虎脑,外表丑陋,小说中说她像一个大黑塔,不讲仁义,粗俗凶悍。她在书中是一个有些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个财主的女儿,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车夫的妻子,待人泼辣,用祥子的话来说,她做哥们儿好,但难把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对外人她不讲理,但是对祥子,她的确是真心爱他的。她想在祥子身上找回被自私父亲剥夺的青春。
16、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17、 第二十二章:自从在胡同里恶言恶语地顶撞了刘四爷,祥子感到万分痛快。他决心与过去告别,他身上重新有了活力,有了生机。他找到曹先生家,请曹先生给他指点出路。曹先生让他再到他家来拉包月,并答应让小福子也在他家吃住。祥子立即赶到那个大杂院找小福子,却不见了小福子的踪影。祥子上街到处找,找了整整一天,杳无音讯。晚上,他回到车厂,烟酒又成了他的朋友。
18、 第二十三章:祥子在街上失魂落魄地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老头子告诉他,小马儿病死了,他的车也卖掉了,现在就靠卖茶水等度日。他还建议祥子到“白房子”去找小福子。祥子找到“白房子”,得知小福子因为无法忍受屈辱已经上吊自杀,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开始吃、喝、嫖、赌、讹诈,以干坏事为乐趣。
19、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进城来拉车。经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他买到了自己的一辆新车,成了北平城一流的洋车夫。
20、 落——以宪兵和孙侦探为代表的社会黑暗权势的迫害,自身不正常的婚姻。
21、祭灶那天晚上,街上的人都急于回家去祭神。9点,祥子拉着曹先生回家,一个孙姓侦探骑自行车尾随他们。曹先生要祥子把车拉到他朋友左先生家,又叫祥子坐汽车回家把太太少爷送出来。祥子刚到曹宅,便被那侦探抓住,他奉命跟踪得罪了教育当局的曹先生。孙侦探威胁祥子,把他所有的钱都拿走了。祥子第二次买车的希望成了幻景,他很痛苦。
22、一落:出于对钱的欲望,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第一次感到不公、对生活仍是满满的希望、绝不服输。
23、第五章:祥子仍然省吃俭用,但他的思想和为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在杨家拉上“包月”只四天就被折磨得不得不辞掉了。
24、人民艺术家——老舍,生卒年: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25、老舍把堕落的祥子称为“社会病态的产儿”,此话送给虎妞也是再恰当不过的。丑的环境培养了丑的人物。但在家庭内部,虎妞又与刘四有矛盾。自私的刘四为了维护车厂的财产而漠视女儿的幸福,既不让她出嫁,又怕招赘让家产落入他人之手,致使虎妞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26、⑨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7、小福子:一个可爱勤快能干,却又软弱可欺的旧社会女性形象
28、祥子立即赶到那个大杂院找小福子,却不见了小福子的踪影。祥子上街到处找,找了整整一天,杳无音讯。晚上,他回到车厂,烟酒又成了他的朋友。
29、祥子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城里来做工了。生活迫使他当了人力车夫,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赌钱,干了3年,凑足了100块,买了一新车。这使他很激动。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他幻想过几年开车厂子了。
30、二落:曹家遇险,被孙侦探敲诈,被迫与虎妞结婚
31、(2)回到人和车厂,将剩余的三十元寄存到刘四爷手里
32、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33、 第三章:祥子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三十五元钱。
34、“我总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 老马 的感叹。
35、示例:一天晚上,祥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在茶馆里碰见了饿晕倒地的车夫老马。祥子为老车夫买了10个羊肉包子。
36、第十二章:祥子逃离曹家,走投无路。重新回到曹家,遇着高妈。高妈要祥子留下来看家,自己去左家投靠曹先生。祥子担心在曹家不安全,就翻墙到隔壁的王家找车夫老程。在老程的屋里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曹先生是个进步正直的知识分子。他的学生阮明整天忙于社会活动,功课不及格,却要求曹先生让他及格,曹先生没有答应,阮明便到d部诬告曹先生是“乱d”。
37、《骆驼祥子》中的其他人物,大多都生活在社会低层,他们——洋车夫、老妈子、车厂老板、妓女、摆小摊的等——出入大杂院、小茶馆和街边巷口。这样的人文环境及生存模式,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屑一顾的,可在老舍笔下,他们都有了生命,都有了魂灵,并且活色生香!
38、第二十二章:自从在胡同里恶言恶语地顶撞了刘四爷,祥子感到万分痛快。他决心与过去告别,他身上重新有了活力,有了生机。他找到曹先生家,请曹先生给他指点出路。曹先生让他再到他家来拉包月,并答应让小福子也在他家吃住。祥子立即赶到那个大杂院找小福子,却不见了小福子的踪影。祥子上街到处找,找了整整一天,杳无音讯。晚上,他回到车厂,烟酒又成了他的朋友。
39、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 阮明 。
40、第五章:祥子仍然省吃俭用,但他的思想和为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在杨家拉上“包月”只四天就被折磨得不得不辞掉了。
41、情节:为躲避虎妞,到曹先生家干包月时,被孙侦探勒索,把自己积攒的血汗钱全部给了孙侦探,理想又一次破灭,只好回到人和车厂。
42、 祥子又过起了得过且过的日子,到处借钱、骗钱。由于身体懒了,也就不再拉车,只好从事些零活儿。后来祥子为了六十块钱出卖了阮明的命。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最后人们干脆只称呼他为骆驼,从前的祥子已经消失了。
43、小福子: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是祥子喜欢的人,但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44、 祥子回到了人和车行,刘四爷和虎妞都十分喜欢祥子。有一天,因为祥子被包月的雇主压迫,在心中充满怨气的情况下误中了虎妞的圈套,与她发生了关系。后为躲避虎妞去了曹先生家做包月车夫。
45、第一章: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进城来拉车。经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他买到了自己的一辆新车,成了北平城一流的洋车夫。
46、他又重新找到了曹府,曹先生答应祥子还拉包月,而且愿意把小福子也一并接来。祥子觉得生命又有了希望,他又从死里活了过来。可杂院里再也见不到小福子,祥子又一次心灰意冷,他回到车厂,借烟酒消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47、刘四爷:人和车厂的老板,是个快七十岁的人,土混混出身。他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极端的自私自利,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哪里该松一步儿,有善于调动的天才,但他又讲面子,绝不一面儿黑。平时嘴上挂着奸猾的笑,做事绝不含糊,人老,心可不老实。
48、 第十三章:天亮了,祥子无处可去,只好又回到人和车厂。见他回来,虎妞很高兴。刘四爷正准备庆寿,就叫祥子帮忙。虎妞偷偷给祥子两块钱,让他去买一份寿桃,还要他勤快一点给四爷好印象。
49、故事梗概:《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奋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50、第十三章:天亮了,祥子无处可去,只好又回到人和车厂。见他回来,虎妞很高兴。刘四爷正准备庆寿,就叫祥子帮忙。虎妞偷偷给祥子两块钱,让他去买一份寿桃,还要他勤快一点给四爷好印象。
51、(3)虎妞对祥子的亲热劲,火上心头,当众人面,父女俩吵架
52、(3)示例一:选择图一。图一描述了祥子来到北京城后,怀揣自己的梦想,舍得花自己的力气,努力拉车,喜气洋洋、意气风发的情景。选这幅图作为插图,与祥子堕落、沉沦的悲剧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更具震撼力。
53、第三章:祥子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三十五元钱。
54、祥子开始是老实、健壮、勤劳、坚忍、自尊好强富有理想,而后来变得麻木潦倒、懒惰狡猾、极自私、自暴自弃。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黑暗腐朽的万恶的旧社会制度。
55、第十五章:虎妞让冯先生把祥子带到天顺煤厂去,她在毛家湾一个大杂院里租到两间小北房,准备了结婚的一切物事,定了喜日,给钱让祥子去买了新衣,他们俩就这样结合了。
56、⑥请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57、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58、第三章:祥子带走了逃兵留下的三头骆驼过夜。黎明时分,他来到一个村庄。他把这三只骆驼卖给了一个养骆驼的老人,他得到了35元。
59、 第十五章:虎妞让冯先生把祥子带到天顺煤厂去,她在毛家湾一个大杂院里租到两间小北房,准备了结婚的一切物事,定了喜日,给钱让祥子去买了新衣,他们俩就这样结合了。新婚之夜,祥子才知道原来虎妞的怀孕是假,是专为骗他的。祥子气愤难当,第二天,他真想一走了之,可是走到哪里去呢?最后,他还是回到了虎妞那里。他希望虎妞拿钱给他买车,而虎妞却不要他继续拉车,她让他去向刘四爷陪罪,希望重新回到刘家。
60、 第二十四章:阮明想利用祥子,不料却被祥子以六十元出卖而丢了性命。祥子已经不能拉车,他靠给人送殡来度着残余的时日。“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堕落成为“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61、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62、祥子最大的梦想是 有一辆自己的新车 ,他买的第二辆车因 给虎妞办丧事 而被卖掉。
63、《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64、(2)祥子赶到杂院找小福子,不见小福子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