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管如此,他还是认为,这次的情况有些不同。大学评议会的担忧似乎很有说服力。让一个纳粹d徒执掌大权,学校岂不乱上加乱?海德格尔说,袖手旁观,或歌功颂德,无视西方社会的历史处境,当然是一种舒适宜人的选择。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他要阻止野心勃勃的纳粹d徒。怀着这种思想,直到选举日还犹豫不决的海德格尔,终究没有放弃自己的候选资格。
2、(10)《海德格尔全集》的编辑者海尔曼教授在后记中写道,没有发现这份关于席勒的研讨班讲稿,如果发现,将收入《海德格尔全集》第84卷中。参见《海德格尔全集》第66卷,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97年,第436页。
3、(5)(德)海德格尔:《艺术品的起源》,《海德格尔全集》第5卷,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97年。
4、在1922到1926年间开始了这项尝试——这是第一条道路,它通过现实的操作尽可能彻底地使存在问题在格式塔(gestalt)上映入眼帘。这个存在问题虽然在本质上超越了迄今为止的一切追问方式(Fragestellung),但它同时又回溯到与希腊和西方哲学的争执。
5、从1909到1910年的冬季学期开始,我在弗莱堡大学神学院作为神学院学生学习天主教神学。在这里我主要热衷于哲学。具体地说,从一开始就基本上着眼于源头(Quellen)(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波纳文图拉,托马斯·阿奎那)。为了理解超出哲学教科书之外的问题,我在当时教义主义者布拉戈的引导下,开始研究洛采和胡塞尔。神学的工作集中在新约全书的注释和教父学之上。对超越诫命的洞见的努力,驱使我对弗兰茨·欧弗贝克展开了一种批判的研究并使我特别对新教的教义历史研究有了一些了解。对我来说,古恩克、包赛特、温德兰德和莱岑施坦的现代宗教历史研究和阿尔伯特·史怀泽的批判工作进入到我的视野,是关键的。我在第一学期的神学和哲学研究,使我在1911年春天里决定从神学院退出,放弃对神学的学习,因为我不能够接受当时依照明确的要求而提岀的“现代派誓约”(Modernisteneid)。我也因此而变得贫穷,但是我仍然决定,作出这样的尝试,献身于科学的研究之中。到哥廷根去胡塞尔身边的计划,也因为我在本地的大学获得了一份奖学金而落空了,这个奖学金一直资助我到申请教职。
6、莫森说,托特瑙堡山上的小木屋一定会让人睡眠充足,晚上八点半就熄灯了。冬天夜长,所以他们有时间聊天。话题当然不是哲学,而是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主义。海德格尔赞成纳粹思想,这很让莫森吃惊。他说海德格尔并不懂政治,但是他厌恶平庸,纳粹却不平庸,它宣称要做大事,要坚决反对共产主义。海德格尔主张专制,他说只有通过专制,人们才能抵御苏联那种最恶劣的共产主义专制。莫森说,他似乎不关心政治上的细节问题。莫森对海德格尔的评论是,住在托特瑙堡小山上,他衡量事物的尺度真是与众不同。海德格尔的学生也说,老师在课上从不提政治。(海德格尔简介)。
7、海德格尔中学时,就对哲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深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现代哲学家胡塞尔亦对其有重要影响。
8、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我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晚期经院哲学的研究,首先是奥康,其目的在于,在晚期经院哲学的逻辑学的澄清的路径上,为科学地理解新教神学的形成历史以及由此而在德国唯心主义中岀现的核心问题的各种关联获得具体而宽广的基础。对奥康的研究使我迫切地回到邓斯·司各脱,具体讲,在方式上,在邓斯・司各脱那里所存在的关于普遍对象的学说(einerallgemeinenGegenstandslehre)以在现代哲学研究中获得的问题联系(Problemzusammenhang)的解释方式而变得生动和直观。
9、小结的第二部分“Ⅱ.分别来谈”是对上述七个方面内容的具体讨论。每个方面的讨论有详有略,其中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构境式思考是展开的。
10、相反,农民的记忆有其朴素明确永志不忘的忠实性。前些时候,那里的一位农妇快要去世了,她平日很爱和我聊天,告诉我许多村子里的古老传说。她的质朴无文的谈吐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她还在使用村里许多年轻人不再熟悉很快就会漂没的不少古字和习语。去年,我独自在小屋里接连住过几个星期。那阵子,这位农妇经常不顾83岁高龄,爬上山坡来看我。照她自己说,她一次次来,不过是想看看我是否还在这里,或者,是否有人突然把我的小屋洗劫一空。整个弥留之夜,她都在跟家人谈话。就在生命最后一刻前一个半钟头,她还要人向那个“教授”致意。这样的记忆,胜过任何国际性报刊对据说是我的哲学思想的聪明的报道。
11、(2)依我的最新研究心得,我发现面对神学、学术和政治三种大他者,海德格尔的文本可依自己保蔵的本真思想与专为不同层面他性观看所制作的“学术逻辑建构”,区分为被迫臣服式的表演性(vorführen)文本、争执式的表现性(Ausdrücklich)文本、垂直在场的现身性(Gegenwart)文本和隐匿性的神秘(Geheimnis)文本。参见拙文:《海德格尔学术思想文本中的“怎样”(Wie)》,《哲学研究》2011年第7期。
12、本书是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之一。海德格尔在本书中把“存在的问题”当作形而上学的基本主题来进行追问,认为形而上学应该追问的是“在”,而不是“在者”。为此,他追溯了“在”的语法和语源,并从历史的角度对各种哲学流派进行了研讨。
13、海德格尔最后告诫我们,他留下的文本不是供对象化解释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条仍在行进的思想道路。人们只有在与海德格尔一同踏上思想之途时,才有可能打开和复建他的思想构境。并且,通过我们上述的讨论,这显然不是一条在途中的路,而是一座复杂的思想立交桥。所以,在他没有来得及完成的全集的前言笔记的第一个片断文本中,他用了道路场域(Wegfeld)这样的表述:“这部全集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一个在对多重含义的存在问题的自身变化着的追问之道路场域(Wegfeld)中的途中(Unterwegs)。”这是让我们回到了他的思想开始处,即那篇令他开悟的弗朗茨·布伦塔诺的论文《论亚里士多德存在概念的多重含义》,这一开境之思,成为海德格尔一生存在之问的自身变化和不断重构深化的思想构境过程。海德格尔说,他的这部全集的接受方式为:
14、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海德格尔
15、 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海德格尔
16、争议,并不是因为他的哲学主张,而是他二战前对希特勒和德国纳粹的支持态度。
17、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18、 唯有词语才让一物作为它所是的物显现出来,并所以让它在场。
19、(1)参见《海德格尔全集》第16卷,美因河畔法兰克福,2000年,第32页,第37页,第247页,第350页,第41-45页。
20、大量的卷数仅仅证明了存在问题持久的可追问性(Fragwürdigkeit),并提供了用于自我检查的多样性的动因(Anlaß)。在这个版本中集中起来的努力,在它那方面,只是自身不断向远处逃避的开端的微弱回声(einschwachesEcho):无蔽的自身保持着的抑制(ansichhaltendeVerhaltenheit)。从某种方式上说,它是显而易见的,它始终被经历着;然而它所特有的东西(Eigentümliches)却一直在开端之中必然没有被思考,它的事态(Sachverhalt)让所有以后的思想担负起一个特有的克制(Zurückhaltung)o现在想要把最初的熟知(Bekannte)改造为一个真知(Erkannte),是盲目的。
21、海德格尔全集并不是历史-批判版,而是由海德格尔自己手定的版本。这就意味着,其卷目顺序是由海德格尔自己确定的,并不包含索引。尽管海德格尔的评论和一些改写得到注明,但其文本史(Textgeschichte)不是系统地基于手稿和不同版本而得到澄清的。特别是对有关纳粹和犹太人的某些文本的处理,致使全集遭受广泛的批评。一方面,这些文本被海德格尔自己所篡改,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海德格尔的家人和编者在这些文本上也存在着伪造的嫌疑。
22、有趣的是,海德格尔在他的思想道路的小结开头详细列出内容的演讲(2)和专题研究讲座却在具体讨论时没有受到像上述讲座那样的深入评点,廖廖几句就被打发了。演讲属于“它自身的进程”;研究讲座的“练习的札记”被说成并非“总能看到真实的过程”,至多在一些方面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23、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
24、海德格尔还专门交代,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他的全部道路“始终伴随着与基督教信仰的隐秘争执(verschwiegendieAuseinandersetzung)”,对他而言,这从来不是一个被内省的问题,真正存在的,是“对本己来源——家庭,故乡和青春(desElternhauses,derHeimatundderJugend)——的葆真(WahrungdereigenstenHerkunft)和在一(einem)之中与之痛苦的脱离”。这是一段很重要的表述。其海德格尔想表明,他从来没有与基督教(天主教)之间有过痛苦的挣脱和争执,他真正的痛苦,来自无法摆脱的此在被抛情境和原初来源的家庭、故乡和青春,这是因为,他们一家终生都是天主教徒(海德格尔自己最后也躺在他们中间);他的家乡,那个美丽的梅斯基希镇,就是一个以天主圣马丁教堂为中心的家园;而他自己全部青春(从中学到大学)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教会资助的“被给予”情境之中。他并不喜欢天主教,但天主教却是他的家和来源。他后来在写给雅斯贝尔斯的信中,曾经提到自己一生中有两根肉中刺,一是与天主教的纠结,二是当了纳粹的校长。其可能是另一个更隐秘的方面,海德格尔的故乡又是他自然本土性和质朴性的真正基础,所以在这个方面,这一切又是海德格尔需要葆真的本有之缘起。其他不信那个作为大写的“一”的偶像化的上帝,但他有自己对诸神的理解;他要摆脱“一”,又要居有神性,这才是真正的难处。海德格尔说,在马堡的时光中,他悟到:“所有的东西都应该从根本上被克服(überwundern),而不是必须被摧毁(zerstört)”,对象化了的上帝和形而上学都必须在根本上被克服,而不是被简单地否定。
25、海德格尔说,只有那些“一再经历伟大瞬间(die GroßenAugenblick)——即遭遇到存有的隐匿作为其现身的瞬间——的人”,只有对批判和意志拥有勇气的人,才有可能在真正的批判性道路上“把本质性的步骤揭示出来并加以展开”。能够从伟大的瞬间中批判性地重构思想之境,这样的人,现在不多,以后也不会真的多起来。
26、 这个诗句引自荷尔德林后期一首以独特方式流传下来的诗歌。这首诗的开头曰:“教堂的金属尖顶,在可爱的蓝色中闪烁……”(斯图加特第二版,第一卷,第372页以下;海林格拉特版,第六卷,第24页以下)。为了得体地倾听“……人诗意地栖居……”这个诗句,我们就必须审慎地将它回复到这首诗歌中。因此,我们要思量这个诗句。我们要澄清此诗句即刻就会唤起的种种疑虑。因为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有开放的期备姿态,去追踪这个诗句从而应答这个诗句。
27、马丁·海德格尔一度热烈拥抱纳粹主义,因而在后现代性的政治文化中留下不和谐的轨迹。作为一名哲学家,他提出了一种旨在“克服”西方哲学的异乎寻常的思想。他的著作作为后现代时代中诸种反哲学、反本质解构运动的主要源泉,对福柯、拉康、德里达、德勒兹和鲍德里亚等思想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批评者看来,这些思想家的作品中存在某些任和判断上的危险疏漏,他们对海德格尔的颂扬似乎极大地表明了这一点。
28、 诗行的基调回响于“诗意的”一词上。此词在两个方面得到了强调,即:它前面的词句和它后面的词句。
29、这又是一个重要的思想界划,即两种不同性质问题的分野:一是整个形而上学的主导性问题,即纠缠于“什么是存在者”这样的思想构境层;二是海德格尔自己克服形而上学的基础性追问,即真正思考“存有的真理如何本质性地呈现”建构起来的本真性的思想构境层。在第二个构境层中,才有可能摆脱任何基督教化和经院哲学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也才能区别于新旧人本主义的观点,真正透视作为全部西方哲学“第一个开端的第一个终结”中的亚里士多德。
30、(3)按德国学者的研究,海德格尔在这里对最后两个讲座课名称的报道有误,出现错置,应被纠正为:“1921/1922年冬季学期:《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阐释》,每周两课时;1922年夏季学期:《对亚里士多德存在学和逻辑学选文的现象学阐释》,续讲,每周四课时。”相关考证请参见《海德格尔全集》第62卷《对亚里士多德存在学和逻辑学选文的现象学阐释》的“编后记”(GA62,S.421-422)。——译注
31、我开设的训练课有:针对研究胡塞尔的初学者的《逻辑研究》之第第四和第二研究;洛采的《逻辑学》;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Deanima);笛卡尔的《沉思录》,一次两课时。针对进阶学生:那托普的《普通心理学》;柏格森的《物质与记忆》;狄尔泰的《描述的与分析的心理学的观念》,两课时。
32、凭借关于邓斯·司各脱的范畴与意义学说的论文,我在1915年7月在本地大学的哲学系申请了哲学专业的教职。在那之后不久我又被征召了,暂时服役于卫戍部队,这也只允许我在有限的范围内来做讲座。
33、关于讲座我们刚才已经专门指认过,海德格尔没有列出讲座的内容,但是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他提示道:“从《存在与时间》以来对于问题阐明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从1930年至1931年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17)到尼采专题讲座1933年夏季学期(19)的讲座因为校长职务的影响而并不充分。”
34、《海德格尔》在简要回顾海德格尔生平的基础上,着重从时间是存在的本质、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显现、语言是存在之家、技术是真理在事物中的显现四个角度,对海德格尔的主要思想进行了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了解其深邃的哲学体系以及富有启发性的真知灼见。
35、我对哲学的基本理解如下:哲学作为现象学的研究必须在最紧密的工作关联中源始地适合于那些历史学意义上的精神科学;哲学作为理论必须较少地在世界观和教化概观的明确传授上发挥作用,而应更多地在那种明确的、严格的并且始终被具体实行了的对科学意识的唤醒和造就上发挥作用;这种科学意识不是通过关于科学危机的谈话和平装书就变得活生生的,这些东西在青年人那里只会产生疲倦,而是通过今天学术上的青年人从过多的反思和谈话中回撤到实事性的工作——在可被科学的哲学呈送出来的具体关联上下功夫——而变成活生生的。
36、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Q3OCvFPIepQSu5Cf5QWMQ提取码:tmqd书名:形而上学导论
37、在这期间战争爆发了;我在本地的步兵团申请作为志愿兵应征,但是在四周之后就因为心脏疾病而被遣返。在我痊愈之后又重新开始了研究邓斯·司各脱的工作。
38、 因为人在经受维度之际存在,所以人之本质始终必须得到测度。为此就需要一个尺度,它同时一体地关涉整个维度。洞察这一尺度,把它当作尺度来加以测定并且把它当作尺度来加以采取,这对诗人来说就意味着:作诗。作诗就是这种“采取尺度”,而且是为人之栖居而“采取尺度”。所以,紧接着“神本是人的尺度”一句,在诗中有了这样几行:“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39、(2)(4)《〈明镜〉杂志对马丁•海德格尔的采访》,《回答——海德格尔说话了》,陈春文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第73页。
40、 世界并不是世上诸多可见的存在者的总和,人也并不是世界的唯一组成部分;世界与人之间并不是客体与主体的二元对立关系。
41、邓斯·司各脱(约1265-1308),苏格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温和实在论者
42、在这里,我们看到青年海德格尔的这一步与狄尔泰显然相关。他说自己在1912年就开始“了解狄尔泰的精神历史著作”,并且,自己的这一新的想法在“原初上接近历史的精神科学的最密切的劳作关联与境(Arbeitszusammenhang)”。这个Zusammenhang是狄尔泰历史哲学中最重要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