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适合当作礼物送人,自己做收藏摆放在书架也是十分养眼。
2、《走到人生边上》(杨绛 著 商务印书馆2007年8月版)
3、2003年4月7日《杨绛作品集》第六版出版;6月24日散文集《我们仨》由三联书店出版。(杨绛作品集)。
4、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
5、在牛津,杨绛与钱钟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6、这本书极大地震撼了我对于爱情、家庭的观念和理解。
7、而我,但愿在人生而立之年,把先生的文字一读再读,让人生之烦恼,逐渐明朗于心。
8、生活的本质应是真实而快意的。但是,如果赤裸裸的生活真实替代了人与人之间应持有的距离,没有了衬托装饰的人际交往和自然景物又将产生多少让人失望的烦恼!窗帘迎合了人内在的心理需求,短短的距离,隐约的想象,迷幻的希冀,惹人遐思展望,令人憧憬向往,平添了无限的生活情趣。真实的生活应该由自己创造,窗帘的出现是人的精神生活更丰富、更饱满的标志。当然,每个人的窗帘都应是简单素洁的,不应有过于耀眼的光芒和色彩,否则,生活的步调便未免错乱、复杂,丧失了应有的真诚和美好。
9、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
10、即便是在人才辈出的民国年代,也鲜少有人,能像先生这样在婚姻,人品,学问,三点上都获得一致的赞誉。
11、杨(绛):不孤独,因为我有很多书,有书就不孤独。当然,我现在是一个人,在热闹的场合会感到孤独,越热闹越孤独,因为我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可是我并不感到孤独,我的亲戚朋友对我都很好,我和阿姨相处得也很好。而且我看很多书,就像到处旅行一样。
12、我成名比钱锺书早,我写的几个剧本被搬上舞台后,他在文化圈里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但我把钱锺书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价值。我赖以成名的几出喜剧,能够和《围城》比吗?所以,他说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我不仅赞成,还很高兴。我要他减少教课钟点,致力写作,为节省开销,我辞掉女佣,做“灶下婢”是心甘情愿的。握笔的手初干粗活免不了伤痕累累,一会儿劈柴木刺扎进了皮肉,一会儿又烫起了泡。不过吃苦中倒也学会了不少本领,使我很自豪。
13、 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洗澡之后》(单行本)正式给《洗澡》做了续写。用杨绛先生的话说:“人物依旧,事情却完全不同。我把故事结束了,谁也别想再写什么续集了。”
14、2011年7月以答问形式发表了《坐在人生边上》。
15、我早已无父无母,姐妹兄弟也都没有了,独在灯下,写完这篇《回忆》,还痴痴地回忆又回忆。杨绛的文章2:(本文选自《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坐在人生的边上
16、2005年出版书籍《一本书和一个世界》。(4)
17、可是,失去的只是一个迷梦。有时也能换到窗帘后面的安静和休息,不论那间屋子多么简陋狭小。
18、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19、著名作家周国平评论:“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20、尽管言辞克制,大学宿舍看到这段泪如雨下。书中诸多故事,道尽沉浮人生,读来百转回肠。
21、后天又把门弄坏了,杨绛认真回应:“不要紧,我回去修。”
22、1965年1月中旬《堂吉诃德》第一部翻译完毕。
23、《春泥集》(文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出版;
24、在百岁之际,捐出稿费,成立“好读书奖学金”,只为了更多贫困家庭的子弟能有书读,有好书读。
25、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富仁把杨绛与季羡林、傅雷、郑敏一起归为学者文学家。他认为,杨绛的《洗澡》是名副其实的“学者小说”。他这样概括学者型作家及其作品:作者长期在学院文化的氛围中生活,在与身边大量学院精英知识分子的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人性和人格特征,他们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这使他们更习惯于理性思考。
26、杨绛自己在小说的前言部分写到说,这部小说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当时泛称“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这些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洗澡”,相当于西洋人所谓“洗脑筋”。写知识分子改造,就得写出他们改造以前的面貌,否则从何改起呢?凭什么要改呢?改了没有呢?我曾见一部木刻的线装书,内有插图,上面许多衣冠济楚的人施着毛茸茸的长尾,杂在人群里。大概肉眼看不见尾巴,所以旁人好像不知不觉。我每想起“脱裤子,割尾巴”运动,就联想到那些插图上好多人掩着的尾巴。假如尾巴只生在知识上或思想上,经过漂洗,该是能够清除的。假如生在人身尾部,那就连着背脊和皮肉呢。洗澡即使用酽酽的碱水,能把尾巴洗掉吗?当众洗澡当然得当众脱衣,尾巴却未必有目共睹。洗掉与否,究竟谁有谁无,都不得而知。
27、我妈妈忠厚老实,绝不敏捷。如果受了欺侮,她往往并无感觉,事后才明白,“哦,她(或他)在笑我”,或“哦,他(或她)在骂我”。但是她从不计较,不久都忘了。她心胸宽大,不念旧恶,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处,一辈子没一个冤家。
28、 《干校六记》为散文集,记述了1970-1972年间钱杨夫妇在河南干校的种种“琐细的旧闻和飘忽的感受”,作者用温婉淡然、近乎白描的手法为那个时代画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