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沙疙瘩村,位于冀州城西北25公里处。今属官道李镇。明朝末期,刘氏由域内南刘家庄迁此建村,因地处滹沱河支流西岸,且有大沙丘,故名沙疙瘩。后为区别村东同名村,称西沙疙瘩。歇后语“西沙疙瘩村的吃食—-牙碜”,是说该村地质很沙,即便有小微风,也到处是沙土,所以,吃食难免被沙土污染,必然牙碜。该村的曾任d支部书记郁洛善,于抗日战争时期办起冀县(今冀州市)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1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曾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并于1952年随中国农业代表团赴苏联参观,受到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接见并与之合影留念。
2、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关于黄河的歇后语)。
3、内容提要:本书对黄河三角洲方言进行了分区,介绍了语音对应规律,方言特殊读音,还有天文、地理、时令、饮食、红白喜事、日常生活等语言词汇,研究了方言词法和谚语、歌谣、歇后语等语料。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
5、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6、内容提要:本书包括黄河三角洲民间饮食文化概述、黄河三角洲民间饮食文化的流变与特点、黄河三角洲地域饮食器具的发现和演变、黄河三角洲民间特色饮食、黄河三角洲民俗饮食、黄河三角洲民间酒文化等。
7、(举例造句):鲤鱼跳龙门,一个接一个;木船上险滩,一波盖一波。★梁上泉《水运图》
8、ISBN号:978-7-5333-2813-9
9、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10、(出处):《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11、龇(zi露)牙咧嘴的大虫(老虎)——笑面虎
12、黄河的水,长江的浪——源远流长 黄河决了口——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13、(拼音):wèndǐngzhōngyuán
14、(海宴河清)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15、(举例造句):真所谓“俟河之清”呢!★叶圣陶《桥上》?
16、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7、孔村,位于冀州城南偏西20公里处。今属北漳淮乡。该村建于明朝以前。由孔氏立村,定名孔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黄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仍用原村名。歇后语“圣人立庄—-孔村”,是说村名用的是孔子的姓,所以,就认为是孔圣人建立的村庄。
18、黄河里的水——难请(清) 泥娃娃跳黄河——洗不清;洗不净
1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0、2)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21、五分村,位于冀州城西南40多公里处。今属西王庄镇。该村建于明朝以前,原名五镇村。因天灾兵祸村民剧减,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南、闫等姓,村名仍用五镇村。当时交纳钱粮,按村庄大小和耕地多少分为十等,该村属中等,正好五分,五分便成为村名。歇后语“五分村的买卖—-小本意”,是说做买卖,仅有“五分”的本钱,当然是小本生意了。
22、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23、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
24、思品课上老师带领孩子们探寻黄河文化的源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半坡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又给后人带来了什么,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共同去感受他们的智慧与创造,领略黄河文化的魅力。
25、(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26、内容提要:本书以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处的滨州市、东营市及邻近地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这一区域考古发现的古文化遗存的研究,从一个方面来阐明黄河三角洲地域的古代历史文化面貌。
27、您想欣赏到一个个陶泥作品的变幻之美吗;您想领略到《杯子歌》和《将进酒》相结合的韵律之美吗,您想重温到黄河半坡文化的历史之美吗;您会想到“碱蓬草”的神秘之美……
28、(出处):宋·苏洵《上欧阳内翰书》:“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29、内容提要:本书以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及其文化为研究主题,着眼于当前民间舞蹈研究的前沿热点,梳理了山东民间舞蹈尤其是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的研究成果,结合调研的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从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的种类、源流、组织形式、表演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立足于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的具体表现形式,整体把握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研究黄河三角洲民间舞蹈的现状和发展瓶颈,从政府、高校、社会三个层面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30、(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31、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
32、龇(zi露)牙咧嘴的大虫(老虎)——笑面虎
33、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34、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创造、保存、传播文化的基本工具,它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品的质量。这篇歇后语专题:歇后语的由来,希望可以加强你的基础。
35、内容提要:本书精选诗歌300余篇,按县区录选的多少为序,每县一卷,分邹平、无棣、惠民、利津、阳信、滨城、沾化、博兴、广饶、高青10卷,每卷有卷首语、各卷目录、诗歌及疏解。本书从黄河三角洲古代风物诗作为切入点,依地域为卷,每卷之前有一篇介绍该地域风土人情与人文物产的文字,每首诗之下,有详细而准确的注释,然后是一篇情文并茂的导读文字,引领读者沿着诗歌提供的线索历于名山大川之中,令游客面对美景,身心俱泰。
36、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