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2、记者: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可能是一种需要。
3、记者:也就是说你生活的真实和文学的真实是两方面的。
4、李彦宏: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身处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年代,我们仍然是一家心中有着远大理想的——小公司。
5、史铁生:现在修得已经比较规整了。以前我在那里的时候,那里基本上是一片荒地。门上挂的是“地坛公园”,实际上也不收票,很多人从里面穿行。白天的时候,好像没人。我在那里看书,包括有些东西也是在那里写的。那是刚开始的时候。我在那儿待了十五年。
6、令人失望的是,我的成长速度宛如蜗牛,喜好明确而幼稚。我热爱公主故事很多年。《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还有各种各样的公主故事书我直到小学毕业还在看。四年级时,在家附近大学的跳蚤市场一本五块钱买了精简版的《希腊神话》和《圣经》。结果《希腊神话》翻得书页全掉下来,《圣经》却丢在一边。母亲鼓励我兴趣阅读,但她认为我西方神话读得太多,偏一门不好,遂购入中国古代传统神话若干。后来,又把网上各种宗教类畅销书都买下。结果当然是和佛学相关的最多,说是佛学,那些书更多是作者把自己当做老和尚,把读者当做小和尚写的垃圾,其中还有一本墨绿色封皮的《古兰经》,和一本我校校友陈坤记录自己徒步进藏的公益书《行走的力量》。
7、记者:你的《病隙碎笔》出来之后,在哲学界、思想界引起了震动。
8、“你身在他乡有人在牵挂,你回到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泪,你露出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9、 记得毕淑敏在《你要学着自己强大》中说道: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世界上极少有走不出的困境,却有很多走不出困境的人。史铁生在遭遇人生变故初期,正是如此。好在他走出来了。他接纳现实,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他开始自我复原,并为自己打开另一扇窗。最终他用行动告诉了全世界,我虽然是残疾人,但我不是废人。人之所以变得强大,并不是因为战胜了自己,而是因为接纳了自己。因为,只有当我们勇敢接纳自身的不完美,接受人生的不如意,我们才会迫切地,顽强地进行自我复原。
10、他会用漫画、书法、水墨画和文字去记录琐碎生活中的无限乐趣,《等一朵花开》便是这样的一部书画散文集,看过他作品的人,无不羡慕他能把生活过得如此有趣。
11、记者:那你在地坛的时候,是不是觉得百无聊赖?
12、这段文字曾经让我感动了很久,但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陈希米对史铁生的爱比我们眼前的文字要深厚得多。
13、林帝浣自称小林,这是他从大三起就沿用的称呼。朴实低调的小林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央视为他专门做了50分钟的人物专题纪录片;他连续三年为《中国诗词大会》舞台背景绘画;他寥寥几句的漫画温暖了都市里无数的的寂寞灵魂;他是《中国摄影报》2012年摄影影响力年度人物,举办过无数次摄影展,把爱好玩出了顶级水准。
14、当我快乐的时候,当我幸福的时候,当我成功优越欣喜的时候,我格外地相信自己,相信只有耕耘才有收成。
15、紧接着重复“好好活”,我在“好好”之后略作停顿,稍用力读出“活”字,重心已经向“活”字偏移,暗示对于作者这样的生活状态,能“活着”是最重要的。
16、说起林帝浣,你可能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是谁,但你一定见过他的作品。
17、史铁生当然是优秀的。因为他是个残疾人,所以他的作品中有别的作家所没有的一股静气。史铁生的作品过于关注生死、宗教、信仰等问题,有人对这一点持保留意见,但我觉得他的思想是有深度的。——王蒙评
18、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19、也许他心里依然是苦的,只有死亡才能够让苦真正解脱的苦。只是现在他忘记了或者说适应了这层苦,他想做的,只是让别人对他放心,以前是要让母亲为他放心,现在是要让妻子对他放心。他要让自己有过的生的快乐为她们记住。
20、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21、带上个背包,拿起相机,小林一个人走过了很多地方。
22、在天气暖和、不用打针的下午,我们经常偷偷地跑出医院,到地坛里寻找书本上提到的人和事,想象一下:吹拂过他的同一阵风也吹拂过我们。我们甚至天真地幻想,某一天真的能碰到史铁生,当面问问他:“像我们这样普通的人,如何坚强地面对命运的玩笑。”
23、20世纪美国文学三巨匠,菲茨杰拉德优美、海明威坚硬、福克纳茂密。看菲茨杰拉德时,我总想恋爱。看到海明威时,我总想下跪。看到福克纳,我会想起属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未来。我始终感到马尔克斯心里有革命有雨林却没有爱,而福克纳是有爱的,而且是很古典的那种。伍尔夫和福克纳同属意识流阵营,看伍尔夫,觉得这个女人的心思太缜密,一定过得很辛苦。
24、茅盾文学奖是以著名作家茅盾命名的文学奖,1982年茅盾先生把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给了作协,为得就是能够鼓励长篇小说的创作,于是这个奖,也就便以茅盾命名。
25、毕淑敏: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毕淑敏,《教养的证据》
26、因为读过的英语文学最多,故以此为脉络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