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月挽土豆———————站咧抖六月芥菜————————假有心
2、完成《歇后语》一书后,紧接着撰写《谚语》一书。我对谚语研究不像对歇后语研究那样有基础。一是资料的收集要从头做起,二是观点的提炼需要认真思考。我日以继夜地阅读了一些明清小说和现当代小说,从中收集谚语资料;还阅读了前人撰写的有关谚语的论著,从中吸取理论滋养。也按照《歇后语》一书的体例,分为七章。在第一章“谚语的名称和性质”里,提出“如果广义的谚语相当于俗语,那么,从根本上说,狭义的谚语可以看成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俗语”的论断,指出:“内容上是否具有知识性,是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是谚语区别于其他俗语的关键所在。”
3、检测方法:根据提示的后半部分,说出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如果说不出来,可以查看下方答案。我们的答案用的是白色字体,用手指按住白色部分不放,会出现一个蓝色小框,蓝色小框两边还有一个深蓝色小尾巴,拉住小尾巴可以前后移动,蓝色框中的答案就会显示出来。(如下图所示)
4、我对歇后语比较熟悉,不仅参与《歇后语词典》的编写,还撰写了几篇论文,其中包括《关于“歇后语”的名称问题》(《语文研究》1980年第1辑)《引注语(歇后语)的名称和性质》(《晋阳学刊》1980年第1期)《引注语(歇后语)的来源》(《晋阳学刊》1980年第3期)《试谈引注结构》(《语文研究》1981年第2辑)《歇后语的语义》(《中国语文》1881年第6期)等。我以这些文章的基本观点为立论基础,加上选用《歇后语词典》里的语料,很快完成《歇后语》一书的初稿。全书分为七章,我把第一章“歇后语的名称和性质”、第二章“歇后语的来源”先寄给商务印书馆汉语工具书编辑室审阅。在第一章里,我认为“歇后语”这个名称其实“名不副实”,提出“所谓歇后语,其实并不‘歇后’,也不能都‘歇后’”的论断。第一次给歇后语下了明确的定义:歇后语是汉语中由含有引注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的、结构相对固定的、具有口语特色的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