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 。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2、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有着丰富古典文人性格的龚自珍,他难道自始至终就是这么一副爱国主义的脸谱化面貌吗?
3、他认为,要想真正解决边疆战乱,不安定的问题,就要将边疆划定为省份,有中央直接管理。再将一部分中原人迁移到边境,增加边境人口,就可以从根源解决边疆问题。不得不说,龚自珍的确有治国之能,他的真知灼见至今仍有有时代意义。
4、起句“绝域从军计惘然”,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从军疆场的壮志,现在看来是无法实现,这怎能不让人悲伤?所以我非常的惆怅,每天都悲痛万分,可是没有人能够懂我。到了第二句“东南幽恨满词笺”,则又是表现得很忧愁,只能把对于东南形势的忧虑,全部寄托在诗歌中,从而来诉说内心的愤懑。这两句结合得很完美,也体现出诗人远大的志向,还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5、15:张培亮主编走进界首市新联会读书会诗歌讲座
6、有一次,龚自珍让儿子帖括,类似于现在的默写填空。题目是来自《论语》里的话“子绝四”,意思是君子应该杜绝的四种毛病。结果,龚橙不但不填,反用几句诗嬉笑调侃。说完,还哈哈大笑。当时儒家经典是官方权威,龚橙其实是在用这种态度挑战权威。
7、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宋代:梁栋《金陵三迁有感》
8、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9、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10、后两句“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直抒胸臆。诗人在《己亥杂诗》中曾有“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的愤慨,正可作这两句的注脚。立志革新的诗人,本想以“剑”与“箫”这一武一文来实现改革社会的愿望,而今写了一些满纸幽恨的词章,丝毫无助于补偏救弊,岂不是徒具狂名!最后这两句写得很狂,同时又有着一种淡淡忧伤。
11、道光十二年(1832年),龚自珍用1700文钱买了本字帖,估计是想没事练练字。他在《跋某帖后》里,还后悔说,早在13岁时,先生就让我练这个字帖,可惜我没听话。就因为书法不好,“不得志于今之宦海”。
12、18:第十一届安徽中秋诗会在合肥成功举行,《青年诗人》协办
13、联系方式:xiaozhoukan@xiaoheiban.cn
14、“风雷”比喻革命风暴。一个“恃”字展现了龚自珍的高远见解。在众人还沉浸在清朝王国的美梦中时,龚自珍已经清晰地嗅到了国家危亡的信号。而且他认为,要想挽救危亡,振兴国家,只能变革,别无他法,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精神。
15、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16、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17、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18、——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19、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20、校园委员会:方姣 叶子闻 言风 熊奎懿 赵玉磊
21、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22、总体上看,这是一首充满强烈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该诗抒发了忧心国事,尤其是对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列强侵凌的深重忧患,表达了不畏宵小之徒的嘲笑,愿以文才武略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诗歌的大意是:从军疆场的壮志难酬令人怅惘,东南形势的忧虑情怀注满诗行。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十五年来完全辜负了“狂士”声名。
23、不失古典之心,寻当世之治。龚自珍认为,制策又有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人材任之,统治者应仿效尧帝任用皋、夔、稷、契勖臣等。他又指出后之人不如前人的原因在于整日专注于无用之学,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争,而不是礼乐修身,古者学而入政,后世皆学于政。龚自珍认为这些制度消磨了知识分子的心志,使他们受到诸多钳制,从而国家逐渐无可用之人才。
24、1841年9月26日,清朝诗人龚自珍去世。他在江苏云阳书院暴死,享年49岁。
25、古典文学与诗词《100句爱国诗词,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
26、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27、宋诗派的形成与主要倾向 郑珍诗的艺术开拓 桐城派的新趋向 姚门弟子梅曾亮的散文 曾国藩的湘乡派与曾门弟子的海外游记 新体散文的萌芽 周济与常州词派 传统词坛名家蒋春霖 邓廷楨等人的爱国词作
28、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9、龚自珍晚年创作的组诗《已亥杂诗》,一共有315首,每一首都是写得极为有个性,而且也是诞生了很多的名句,譬如:“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那都是经典名句,每一句都足以令人震撼,这也正是他作品最为独特,也最具有魅力的一个地方。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龚自珍这首别具风格的好诗《漫感》:
30、接连4次遗憾落第,龚自珍将近20年的光景都奔波在科考的路上。
31、注: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32、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33、译文: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34、这首诗是毛泽东最著名的代表作之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
35、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父亲。
3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宋代:于谦《石灰吟》
37、龚自珍的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十九岁以前,他在家中学习经学、文学。龚自珍出身于一个典型的世代官宦之家,祖父、父亲都是科举入仕,在朝廷或者地方为官,且都有文集或学术著作。母亲段驯,是著名的文字学家段玉裁之女,善写诗,亦有诗集传世。龚自珍童年即在母亲的指点下诵习诗文;十二岁,跟外祖父段玉裁学《说文解字》;十六岁时,读《四库提要》。在家庭良好的学习氛围熏陶下,龚自珍少年时期就显现出了可喜的创作才华。十九岁到二十七岁,是龚自珍思想的发展期。龚自珍曾两度参与乡试,均告落第,直到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他二十七岁始中举。这一段经历使他逐步加深了对社会、人生真实面的认识,并从自己的科场失意中体验到政治的黑暗与制度的腐败。从二十八岁到五十岁去世是龚自珍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也是他思想的成熟期。他在此期间创作出了诸多文章,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如《西域置行省议》、《东南罢番舶议》、《阮尚书年谱第一序》、《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等,从不同方面表明他对现实政治日益深刻的认识。
38、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39、原来龚自珍经常出入王府。后来,顾太清成了寡妇,龚自珍和她关系仍很密切。再加上这诗,被人怀疑有私情。此事虽无定论,却传得沸沸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