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稻花要雨.麦花要风”;“浅水插秧,寸水返青”;“高粱开花连天早,坐在家里吃好饭”,等等农业生产斗争的领域,是产生谚语的肥沃的土壤,农业生产的重要经验,就是掌握“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有效联系和配合。
2、 再如我们云南,地理优势造就了基本上什么作物都可以种植,有些地方是四季如春的,有的地方是四季分明的,有些地方是热带雨林的,造就了云南作物高原特色。
3、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4、黄土压上沙,好似孩儿见了妈,黑土掺黄土,增产一石五。
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其聪明的智慧,根据生产劳动中的亲身经验,总结了一套人事方面的口诀、谚语,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行动的指南。谚语是人民大众自己的语言,农业生产是民众的活动,用谚语来反映民众的生产劳动,就显得特别的亲切随意、生动贴切。
6、1冬锄春苗好,春锄杂草少,不锄收成少。头道浅,二道深,三道把土壅到根。
7、六月二十雨垂垂,蒲包帘子盖墙头,大熟年成减半收。(雨水多虫害多)
8、风潮年年做,只怕处暑夹白露(庄稼损失最大)。
9、小麦是北方人食物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料,可以制成面粉,做成馒头等面食。这句谚语意思大概是:如果一年中种植大麦前寒冷的时间太久了,那么小麦就不用种下去了,即使是种下去根也是生不了的。
10、小麦在发芽出苗时,胚芽鞘具有着强大的穿透力,这股力甚至还可以穿过山石缝隙,但是,如果遇到了烂耕烂种或者土块较多等情况,就不利于出苗。
11、立冬农谚: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
12、见草锄草工夫到,才能保证收成好。寸草不生,五谷丰登。
13、地利是农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农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作用。关于地利的谚语在整个谚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内容也极为丰富,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谚语具有广泛性的特征。
14、见草锄草工夫到,才能保证收成好。寸草不生,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