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读书诗词)。
2、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3、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4、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读书诗词)。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学者)
6、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7、这些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灵魂。
8、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0、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11、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13、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14、致各位诗友的一封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厚爱。
15、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16、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17、不只为成绩而读书,不只为证书而读书,不只为父母老师的夸赞而读书。世界读书日,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充实自我,为了认识自我,一起来读书!
18、而大思想家朱熹认为是:“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9、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20、——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21、书里的知识就像养分一样,滋养着我们的心,让我们通晓理义。
22、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3、如果你也曾懊恼曾经浪费的时间,也曾遗憾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不如,从今天起,开始成长吧。
24、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25、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26、唐诗三百首不够爽?这里有怪咖金圣叹选批的唐诗六百首
27、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适《答侯少府》
28、由内及外,付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翩然风度,一种迷离气质,超凡脱俗,卓尔不群。
2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0、50: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31、诗的前两句讲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他们不偷懒,不懈怠,用上了全副心血与精力,从少壮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刻苦研读,下足了工夫,所以到老年时在学业上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离开了踏踏实实的潜心追求,离开了青年时代的日积月累的努力,要想得到成功是不可能的。在这里,诗人指出了“少壮工夫”的重要。正如俗语所说:“补漏趁天晴,学习趁年轻。”珍惜青春年华,打好学业基础,以求老来有成,这是古人做学问的一条宝贵经验,它对人们有着普遍的教育意义。
3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33、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34、读书贵在一个“勤”字,要趁早,莫要到老了后悔。
35、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读书,能交朋友,让人淡泊名利,在平淡生活中,寻得趣味。
36、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37、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38、吟咏读书的诗作,在古典文学中每见。但若借助于联想,自然流露真情,去激发读者的想象和美感,给人以启迪和鼓舞,这就需要诗人另辟蹊径。善读书者对书总有缘分,诗的首联就从这里落笔。但诗人写法奇特,他不是借助于铺排和渲染,而是把书卷比作“多情”的故交。“晨昏忧乐每相亲”,一个“每”字,极力写出与书须臾不可离的深厚缘分,朝朝夕夕,寝食起卧,相伴相随,忧乐与共。那怕是:赋诗畅饮,弹琴论政,对床夜话,倾吐真情,总是如此。这里以“多情”与“相亲”,赋予书卷人格化,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笔势活泼而多趣,把诗题具体、形象化了。
3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40、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那如兰的的一缕芬芳,就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痕迹。
41、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4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3、他们花几十年心血,把3000年诗词曲的精华录入这套传世经典!
44、书读多了,一定会有收获。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
45、切忌读死书,要结合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道理。
46、46: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